流量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141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8:44
一种用于车辆换热系统的流量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至少包括壳体、阀芯组件以及控制部件,所述壳体的进口管路、第一出口管路以及第二出口管路与分配主体相对固定,进口管路、第一出口管路、第二出口管路与所述分配主体之间密封设置,第二阀片底侧与壳体内的限位凸部相对设置,且该第二阀片底侧与第一阀片相密封接触;所述进口管路、第一出口管路以及第二出口管路可分开设置,根据需要调整进口及出口管路内径尺寸比较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量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领域的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中包含冷却液循环系统,其由热转换器、功率电子、驱动电机、车载充电器、储水壶、电动水泵、换向阀、散热水箱高温区、高压PTC、空调散热器组成,换向装置通过管路循环连接,可用于切换冷却液的流向;比如混合动力汽车也通常增加PTC加热装置来弥补发动机余热的不足,此时可能需要将冷却液切换通向PTC加热装置,在切换PTC加热装置的过程中,也需要使用换向阀来切换冷却液流向。目前冷却液换向装置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行业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比如电机驱动活塞阀,所述活塞阀通过在其阀体中安装阀芯组件,该阀芯组件通过阀芯轴与齿轮减速机构连接,齿轮减速机构在电机驱动下带动阀芯组件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改变密封位置。然而活塞阀所采用的密封圈由橡胶材料制成,在活动阀芯的挤压下容易过分变形或损坏,因此长期使用之后,冷却液流道的密封性能极易下降,可能会形成内漏,需更换新的密封圈才能继续使用,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流量比例分配且可改善内部密封性能的流量控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流量控制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量控制装置,至少包括壳体、阀芯组件以及控制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分配主体、盖体、第一管路、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分配主体相连接,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所述分配主体之间密封设置,其中所述分配主体形成有安装腔、位于安装腔底侧的至少一个开口,该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中一个为进口管路、另一个为出口管路,其中出口管路与所述壳体的开口连接贯通;所述阀芯组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腔,所述阀芯组件包括第一阀片、第二阀片以及传动部分,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安装腔底侧的限位凸部,所述安装腔包括位于限位凸部一侧的收容凹部,所述第一阀片位于该收容凹部,该第一阀片与所述限位凸部大致互补设置,从而第一阀片相对于限位凸部相对固定定位,所述第二阀片的下侧面与所述限位凸部相对设置,且该第二阀片的下侧面与第一阀片相直接接触;所述第一阀片具有至少一个流通阀口,该至少一个流通阀口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阀片与所述传动部分相对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部分带动下所述第二阀片打开、关闭所述第一阀片的流通阀口,或调节所述流通阀口的开度大小。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流量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注塑成型形成的分配主体、盖体,该分配主体与盖体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或者通过焊接连接方式或者通过铆钉连接方式进行组装,该分配主体一体形成有进口管路、至少一个出口管路,或者所述分配主体一体形成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再提供注塑成型形成的进口管路、至少一个出口管路,所述分配主体的第一连接管与进口管路密封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出口管路密封设置;提供阀芯组件,包括塑料注塑而成的传动部分、通过陶瓷或金属制造而成的第一阀片、第二阀片,所述第一阀片与所述分配主体一体形成的限位凸部通过组装而固定,所述第二阀片与传动部分通过组装而固定;提供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通过设置外壳体与所述壳体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或者通过焊接连接方式或者通过铆钉连接方式进行组装,所述控制部件一体形成有外接固定架,该外接固定架包括固定孔、卡持在固定孔内的防震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上制造方法所提供的流量控制装置,通过设置第二阀片相对于第一阀片动作可实现流量比例调节,进一步进口管路、第一出口管路与分配主体之间密封性能良好,且第一、第二阀片之间也密封设置,可提升产品内部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流量控制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流量控制装置的立体局部剖视图,并示意地显示出流量控制装置的阀体部件及壳体的组合关系;图3是图1所示流量控制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并示意地显示出流量控制装置的壳体与控制部件的组合关系;图4是图2所示流量控制装置的分配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分配主体的立体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2所示流量控制装置的阀体部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阀体部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阀体部件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图4所示分配主体与第一、第二阀片相组合的立体俯视图;图10是图9所示分配主体与第一、第二阀片相组合的另一角度的立体俯视图;图11是图6所示阀体部件与控制部件相组合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组合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3是另一实施方式流量控制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流量控制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5是图14所示流量控制装置的第一连接管与进口管路、第一出口管路的剖视分解图;图16是图14所示第一连接管与进口管路的剖视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可应用于换热系统,比如车用空调系统或者家用空调系统等,具体地所述流量控制装置所控制的流通介质可为水、水与其他液体的混合液体或者其他具有导热能力的冷却液体,所述流量控制装置控制流通介质的分配并使流通介质与换热系统的其他工作介质进行热交换,再通过调节分配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的介质出口流量来控制换热系统流路的流通介质,能够提升优化该换热系统流路的控制性能。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能够用于新能源汽车空调如暖通空调、电池冷却或者电池加热系统用,通过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多通结构的设置,该流量控制装置将来自同一进口的工作介质按照比例分配到不同出口,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可位于两个或多个换热系统回路,能够配合所述换热系统进行流路切换,且能够实现换热系统不同流路的工作介质流量比例分配。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包括壳体1、阀芯组件2与控制部件3,其中壳体包括分配主体11、盖体12,其中所述分配主体具有安装腔101,该安装腔101一端为安装开口,具体地可定义安装开口为分配主体上端口,所述阀芯组件2自所述安装开口置入该安装腔101,且至少部分收容于该安装腔,进一步所述分配主体11与所述盖体12相组装,具体地该分配主体11与所述盖体12分别设置有螺钉安装孔,可通过螺钉元件4将两者组装而实现相对固定设置,所述壳体1与控制部件3也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进行组装固定。所述壳体1具有至少一个进口、至少一个出口,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具有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其中第一管路为进口管路102,第二管路为第一出口管路103,第三管路作为第二出口管路104,从而所述壳体1具有进口1201、第一出口1301以及第二出口1401,形成一进两出的三通结构;具体地所述分配主体11与盖体12相配合而形成所述安装腔101,所述进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能够与所在换热系统回路的连接管路相配合,具体地所述壳体的进口管路102、第一出口管路103以及第二出口管路104与该分配主体可以是一体连接结构。请结合图6到图8所示,所述阀芯组件2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腔101,所述阀芯组件2包括第一阀片21、第二阀片22以及传动部分23,所述壳体1具有位于所述安装腔底侧的限位凸部13、收容部1011,具体地限位凸部、收容部1011均具有扇形外轮廓,该收容部与所述限位凸部在壳体内互补设置,此处定义“互补设置”是针对壳体的底部区域而言,所述收容部占据该底部区域的一部分、且限位凸部占据该底部区域的另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流量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量控制装置,至少包括壳体、阀芯组件以及控制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分配主体、盖体、第一管路、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分配主体相连接,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所述分配主体之间密封设置,其中所述分配主体形成有安装腔、位于安装腔底侧的至少一个开口,该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中一个为进口管路、另一个为出口管路,其中出口管路与所述壳体的开口连接贯通;所述阀芯组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腔,所述阀芯组件包括第一阀片、第二阀片以及传动部分,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安装腔底侧的限位凸部,所述安装腔包括位于限位凸部一侧的收容凹部,所述第一阀片位于该收容凹部,该第一阀片与所述限位凸部大致互补设置,从而第一阀片相对于限位凸部相对固定定位,所述第二阀片的下侧面与所述限位凸部相对设置,且该第二阀片的下侧面与第一阀片相直接接触;所述第一阀片具有至少一个流通阀口,该至少一个流通阀口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阀片与所述传动部分相对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部分带动下所述第二阀片打开、关闭所述第一阀片的流通阀口,或调节所述流通阀口的开度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控制装置,至少包括壳体、阀芯组件以及控制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分配主体、盖体、第一管路、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分配主体相连接,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所述分配主体之间密封设置,其中所述分配主体形成有安装腔、位于安装腔底侧的至少一个开口,该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中一个为进口管路、另一个为出口管路,其中出口管路与所述壳体的开口连接贯通;所述阀芯组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腔,所述阀芯组件包括第一阀片、第二阀片以及传动部分,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安装腔底侧的限位凸部,所述安装腔包括位于限位凸部一侧的收容凹部,所述第一阀片位于该收容凹部,该第一阀片与所述限位凸部大致互补设置,从而第一阀片相对于限位凸部相对固定定位,所述第二阀片的下侧面与所述限位凸部相对设置,且该第二阀片的下侧面与第一阀片相直接接触;所述第一阀片具有至少一个流通阀口,该至少一个流通阀口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阀片与所述传动部分相对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部分带动下所述第二阀片打开、关闭所述第一阀片的流通阀口,或调节所述流通阀口的开度大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第一管路与所述分配主体一体连接设置,或者,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所述分配主体相组装连接,该分配主体具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一连接管相组装且密封设置,所述第二管路与第二连接管相组装且密封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所述分配主体分开设置,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一连接管焊接连接而密封设置,所述第二管路与第二连接管焊接连接而密封设置;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至少包括第一、第二密封元件,该第一密封元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一连接管,该第二密封元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与第二连接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所述分配主体分开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一连接管焊接连接而密封设置,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一连接管中的一个具有焊接凸部,另一个具有焊接凹部,该焊接凸部插入该焊接凹部且焊接固定,所述第二管路与第二连接管焊接连接而密封设置,所述第二管路与第二连接管中的一个具有焊接凸部,另一个具有焊接凹部,该焊接凸部插入该焊接凹部且焊接固定。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片具有扇形主体部、隔离部,其中该隔离部一体形成于扇形主体部内侧,所述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形成于所述隔离部两侧,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具有流通通道,该流通通道能够连通所述进口管路与出口管路;所述传动部分与第二阀片中的一个设有至少两个固定爪部、另一个设置有分别与该固定凸部相配合的固定凹部,所述至少两个固定爪部呈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爪部带动下,所述第二阀片相对于第一阀片作周向回转运动,所述传动部分还包括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下侧卡持在所述固定爪部的径向外侧,该弹性元件上侧与第二传动部相抵接。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与分配主体一体形成或组装密封固定或者焊接固定的第三管路,该第三管路作为另一出口管路;所述进口管路、第一出口管路和/或第二出口管路为直管构造或者弯管构造;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