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保暖的棉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115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温保暖的棉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混纺比为30/70的木棉/棉混纺纱,利用木棉/棉混纺纱获得木棉/棉混纺织物;对获得的木棉/棉混纺织物进行相变整理后获得相变木棉/棉混纺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和材料,不仅提高了织物的保暖性,还具备调温、恒温的功能,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穿着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保暖的棉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恒温保暖的棉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棉纤维因其具有柔软、吸湿性好、穿着舒适、环保性好等优良特性,使其在纺织品中经久不衰,深受人们喜爱。然而,棉纤维产品在穿着、洗涤过程中存在保暖性不高、不抗菌、易损坏、抗皱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高性能纤维品种层出不穷的今天显得越来越突出,困扰着棉纺产业的发展,大大抑制了其消费市场。木棉纤维是木棉树的果实纤维,是天然的纤维素纤维,具有绿色生态、中空度高、轻质保暖、天然抗菌、吸湿导湿等优良特性。但是由于木棉纤维的强力低、细度细、长度短、表面光滑、抱合力差,难以单独纺纱,因此目前还仅限于做枕头和被子的填充料,很少被纺织利用。木棉纤维作为一种质轻薄壁高中空度的纤维,高中空结构含有静止空气形成了保温层,所以木棉纤维是理想的高保温纤维材料。研究发现,将木棉与棉纤维混纺后的纱线所织成的织物,其保暖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同时具有棉纤维的柔软、透气、穿着舒适以及木棉纤维的抗菌环保等优点。例如,申请号为201510762291.2的中国专利申请,将棉纤维和木棉纤维混纺,经纱JC/K14.6tex(75/25)经整经、浆纱、穿筘与纬纱JC/K14.6tex按4/1缎纹组织生产混纺缎纹织物,该棉木棉混纺缎纹织物是一种舒适保暖的功能性面料。然而,现有的棉木棉混纺纱产品,由于没有经过特殊的处理,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保暖性能下降很快,无法做到恒温保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恒温保暖的棉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保暖的棉纤维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获得混纺比为30/70的木棉/棉混纺纱,具体为:步骤101,利用人工对木棉纤维进行开松、除杂,利用机器对棉纤维进行开松、除杂;步骤102,将和毛油与水按照1∶9的质量百分比混合后均匀喷洒在开松、除杂后的木棉纤维上,闷24小时;步骤103,将和毛油处理过的木棉纤维与棉纤维按照30/70的比例混合均匀,铺层喂入梳棉机获得木棉纤维与棉纤维生条;步骤104,将步骤103获得的木棉纤维与棉纤维生条进行并条处理获得木棉纤维与棉纤维熟条;步骤105,将步骤104获得的木棉纤维与棉纤维熟条混纺为粗纱;步骤106,将步骤105获得的粗纱混纺为细纱从而纺制混纺比为30/70的木棉/棉混纺纱;步骤20,利用步骤10获得的木棉/棉混纺纱获得木棉/棉混纺织物;步骤30,对步骤20获得的木棉/棉混纺织物进行相变整理后获得相变木棉/棉混纺织物,具体为:步骤301,制备石蜡乳液,具体为:以Span60和Tween80为乳化剂,乳化剂用量为20%、乳化温度为60℃、乳化时间为45分钟、搅拌速度为1600转/分钟、水蜡比为6.5∶1;步骤302,获得相变微胶囊,具体为:将步骤301获得的石蜡乳液迅速冷却到室温,边搅拌边加入预先制备好的壁材溶液中,待石蜡乳液和壁材溶液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加入柠檬酸将混合溶液的PH调整为4获得微胶囊溶液,将微胶囊溶液通过真空抽滤后再分别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溶液洗涤获得微胶囊滤饼,将所述微胶囊滤饼烘干获得相变微胶囊;步骤303,获得相变木棉/棉混纺织物,具体为:制备整理液,其中交联剂为APF-101,交联剂质量浓度为43g/L,相变微胶囊质量浓度为55g/L,浴比为25∶1;二浸二轧,其中轧余率为85%;75℃烘燥60秒;120℃焙烘90秒,从而获得相变木棉/棉混纺织物。优选的,在步骤103中,木棉纤维保持11%-13%的回潮率。优选的,步骤302中的壁材溶液为质量分数为25%的硅酸钠溶液,硅酸钠的质量是石蜡质量的1.5倍。优选的,夏季用木棉/棉混纺织物选择缎纹组织;对于冬季用木棉/棉混纺织物,选择平纹组织。优选的,对步骤20获得的木棉/棉混纺织物进行定型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洗涤11分钟、漂洗5分钟、脱水1分钟、漂洗3分钟、脱水1分钟、漂洗2分钟、脱水6分钟,将经过上述定型处理后的木棉/棉混纺织物平铺晾干。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恒温保暖的棉纤维材料,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所述棉纤维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保暖棉纤维材料,采用木棉/棉纤维进行混纺,充分利用了木棉纤维优秀的保暖性能以及棉纤维舒适透气等功能,通过实验获得精湛的混纺工艺、精准的混纺比、以及适应性的纺织组织结构;此外,利用相变整理技术,通过实验获得性能、配方、工艺优良的乳化剂、相变微胶囊、相变木棉/棉混纺织物,不仅提高了织物的保暖性,还具备调温、恒温的功能,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穿着体验。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针对木棉/棉混纺纱的特点,纺制木棉/棉混纺比分别为0/100、10/90、20/80、30/70、40/60、50/50的混纺纱线,纺制木棉/棉混纺纱线工艺流程为:开清棉、加和毛油、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开清棉步骤:由于木棉纤维很松散、强力低,在开清棉时纤维容易损伤而断裂,并且其质量轻、易飞花、纤维损伤和流失严重/污染空气,所以利用人工对木棉纤维进行开松、除杂,利用机器对棉纤维进行开松、除杂。加和毛油步骤:由于木棉纤维本身很轻而短、较蓬松,纤维之间很松散,为提高其可纺性,用一定量的和毛油对木棉纤维进行处理,使木棉纤维具有一定的回潮率,增重,减少飞花和静电,增加木棉纤维的抱合力和韧性,提高其可纺性。用和毛油与水混合(配比为1/9),均匀喷洒在木棉纤维上,闷24小时,渗透均匀。梳棉步骤:将和毛油处理过的木棉纤维与棉纤维按预设比例混合均匀,按比例铺层喂入梳棉机。需要注意的是,木棉纤维应保持11%-13%回潮率,否则,飞花过多,木棉纤维易损失,反之,若湿度过大,则不利于梳理;原料要铺放均匀,棉层不宜过厚;采用低速运转,减少木棉纤维的损失,木棉强力低,较脆,速度高易损伤纤维,也使棉网棉粒增加,降低梳理效果。并条步骤:木棉纤维与棉纤维混合生条,混比分别为0/100、10/90、20/80、30/70、40/60、50/50。需要注意的是,加工环境保证70%以上的湿度,条子强力较低,且较松散,互相易发生粘连,条子定量不能太轻,易断条;木棉纤维长度短,并合道数不宜过多,易引起条干恶化;出条重量不能太轻,易断条;木棉纤维长度较短,在与比其长度长的纤维混纺时,需要考虑罗拉握持隔距,提高对木棉纤维的控制。粗纱步骤:木棉纤维与棉纤维混合熟条,混比分别为0/100、10/90、20/80、30/70、40/60、50/50。需要注意的是,粗纱工序减少棉条与喂入机构的摩擦,防止断条;低速运转,张力偏小掌握,减少粗纱断头;适当加大粗纱捻系数,保证粗纱成形。细纱步骤:木棉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粗纱,混比分别为0/100、10/90、20/80、30/70、40/60、50/50。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低速、小牵伸、大加捻的工艺原则,以增大细纱强力,减少断头。利用上述步骤获得木棉/棉混纺比分别为0/100、10/90、20/80、30/70、40/60、50/50的混纺纱线之后,采用所述纱线通过实验测试断裂强力、断裂增长率、纱线条干、纱线毛羽;利用所述纱线分别采用平纹、2/2右斜纹、8枚5飞缎纹获得织物,通过实验测试木棉/棉不同混纺比织物的透气量、保暖率、耐磨次数、经向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保暖的棉纤维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获得混纺比为30/70的木棉/棉混纺纱,具体为:步骤101,利用人工对木棉纤维进行开松、除杂,利用机器对棉纤维进行开松、除杂;步骤102,将和毛油与水按照1∶9的质量百分比混合后均匀喷洒在开松、除杂后的木棉纤维上,闷24小时;步骤103,将和毛油处理过的木棉纤维与棉纤维按照30/70的比例混合均匀,铺层喂入梳棉机获得木棉纤维与棉纤维生条;步骤104,将步骤103获得的木棉纤维与棉纤维生条进行并条处理获得木棉纤维与棉纤维熟条;步骤105,将步骤104获得的木棉纤维与棉纤维熟条混纺为粗纱;步骤106,将步骤105获得的粗纱混纺为细纱从而纺制混纺比为30/70的木棉/棉混纺纱;步骤20,利用步骤10获得的木棉/棉混纺纱获得木棉/棉混纺织物;步骤30,对步骤20获得的木棉/棉混纺织物进行相变整理后获得相变木棉/棉混纺织物,具体为:步骤301,制备石蜡乳液,具体为:以Span60和Tween80为乳化剂,乳化剂用量为20%、乳化温度为60℃、乳化时间为45分钟、搅拌速度为1600转/分钟、水蜡比为6.5∶1;步骤302,获得相变微胶囊,具体为:将步骤301获得的石蜡乳液迅速冷却到室温,边搅拌边加入预先制备好的壁材溶液中,待石蜡乳液和壁材溶液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加入柠檬酸将混合溶液的PH调整为4获得微胶囊溶液,将微胶囊溶液通过真空抽滤后再分别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溶液洗涤获得微胶囊滤饼,将所述微胶囊滤饼烘干获得相变微胶囊;步骤303,获得相变木棉/棉混纺织物,具体为:制备整理液,其中交联剂为APF‑101,交联剂质量浓度为43g/L,相变微胶囊质量浓度为55g/L,浴比为25∶1;二浸二轧,其中轧余率为85%;75℃烘燥60秒;120℃焙烘90秒,从而获得相变木棉/棉混纺织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保暖的棉纤维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获得混纺比为30/70的木棉/棉混纺纱,具体为:步骤101,利用人工对木棉纤维进行开松、除杂,利用机器对棉纤维进行开松、除杂;步骤102,将和毛油与水按照1∶9的质量百分比混合后均匀喷洒在开松、除杂后的木棉纤维上,闷24小时;步骤103,将和毛油处理过的木棉纤维与棉纤维按照30/70的比例混合均匀,铺层喂入梳棉机获得木棉纤维与棉纤维生条;步骤104,将步骤103获得的木棉纤维与棉纤维生条进行并条处理获得木棉纤维与棉纤维熟条;步骤105,将步骤104获得的木棉纤维与棉纤维熟条混纺为粗纱;步骤106,将步骤105获得的粗纱混纺为细纱从而纺制混纺比为30/70的木棉/棉混纺纱;步骤20,利用步骤10获得的木棉/棉混纺纱获得木棉/棉混纺织物;步骤30,对步骤20获得的木棉/棉混纺织物进行相变整理后获得相变木棉/棉混纺织物,具体为:步骤301,制备石蜡乳液,具体为:以Span60和Tween80为乳化剂,乳化剂用量为20%、乳化温度为60℃、乳化时间为45分钟、搅拌速度为1600转/分钟、水蜡比为6.5∶1;步骤302,获得相变微胶囊,具体为:将步骤301获得的石蜡乳液迅速冷却到室温,边搅拌边加入预先制备好的壁材溶液中,待石蜡乳液和壁材溶液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加入柠檬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利民祁小秋周建璋
申请(专利权)人:青田起步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