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镂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1153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镂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该镂空织物由可溶性纱线与不可溶性纱线形成,通过溶解去除可溶性纱线获得若干个镂空区域,每个镂空区域包括2~4个矩形镂空,且前记镂空区域的面积为0.01~1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镂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镂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经加工溶解掉可溶性纱线后形成的镂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常规的夏季服装相对而言吸湿性比较差,出汗后汗液不易挥发,穿着时常常会感觉到闷热感。而镂空织物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特有的透气性,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有的镂空织物通常是通过采用空筘加工的方式获得,但这种加工方法效率低下,而且空筘处的松紧程度难于控制,镂空部位的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布面品质差。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改善镂空部位的稳定性与美观性,中国专利文献CN201310643699.9中公开了一种镂空梭织面料,使用棉等普通的纱线和水溶性维纶在经纬向进行配列交织,然后将坯布中的维纶溶解掉后形成镂空,加工方法简单;但由于镂空区域为单个镂空,考虑到透气性,镂空不能太小,这样一来织物的撕裂强力和勾丝性等物理性能就难以保证了,而且镂空的尺寸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透气性优良,而且撕裂强力和勾丝性等物理性能也没有问题,同时镂空尺寸稳定、美观的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镂空织物,由可溶性纱线与不可溶性纱线形成,通过溶解去除可溶性纱线获得的若干个镂空区域,每个镂空区域包括2~4个矩形镂空,且前记镂空区域的面积为0.01~1mm2,其经向长度与纬向长度之间的比值为0.6~1.5。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镂空区域划分为数个矩形镂空,不但镂空的尺寸稳定性、撕裂强力以及勾丝性等得到了保证,而且未影响到透气性,通气量可达到20cc/cm2*sec以上,汗液蒸发快,穿着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镂空织物中镂空区域包括2个矩形镂空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镂空织物中镂空区域包括4个矩形镂空的示意图。图3为比较例2镂空织物的镂空区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镂空织物,由可溶性纱线与不可溶性纱线形成,通过溶解去除可溶性纱线获得若干个镂空区域,与空筘织造的方式相比,镂空的尺寸稳定性要好。本专利技术的每个镂空区域被不可溶性纱线划分为2~4个矩形镂空,不可溶性纱线在镂空区域中可以起到支架作用,提高镂空的稳定性,改善织物的撕破强力、缝目牢度(接缝)、勾丝等;镂空区域中的不可溶性纱线只覆盖镂空区域的极少部分,因此,对织物的通气性影响不大。本专利技术中所指的镂空区域的面积为0.01~1mm2,其经向长度与纬向长度之间的比值为0.6~1.5。镂空区域面积过大的话容易变形,而且勾丝、撕裂强力等物性不良;镂空区域面积过小的话镂空部分模糊,透气效果不佳。考虑到可溶性纱线被溶解后形成镂空,如果镂空区域没有纱线支撑的话,镂空区域周围的纱线存在向镂空区域滑移的趋势,为了提高镂空的美观同时避免镂空周围纱线的滑移,因此,镂空周围的经纱和纬纱使用交织点频率高的组织,通过增加这些纱线间的摩擦,抑制纱线的移动,因此镂空周围经纱、纬纱的连续浮长优选不超过3根。即,与可溶性纱线相邻的不可溶性纱线的连续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个数均不超过3个。优选,本专利技术的镂空区域的面积占织物整体面积的0.5%~8%。镂空区域的面积小于0.5%的话,有可能会影响到织物透气性;而镂空面积超过8%的话,使用时有可能出现如强度、勾丝等性能不良的问题。优选,可溶性纱线的纤度为不可溶性纱线纤度的50%~100%。两者纤度越接近,强伸度差越小,整经、织造工艺就越接近,生产工序更加简单易行。可溶性纱线的纤度越细,用纱量越大,成本也就越高,而且溶出也越困难,对不可溶性纱线的损伤也越大。另外,与不可溶性纱线相比,可溶性纱线纤度过低的话,打纬时容易与不可溶性纱线发生滑移,导致密度不均匀,而且可溶性纱线溶出后不可溶性纱线发生滑移会破坏镂空区域。本专利技术的镂空织物,优选通气量为20cc/cm2*sec以上100cc/cm2*sec以下。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不可溶性纱线和可溶性纱线的纤维原料没有限定,考虑到织造的便利性以及织物的布面品质,优选同种纤维原料,比如不可溶性纱线选用普通聚酯纱线(普通PET)、可溶性纱线选用可溶性聚酯纱线(CO-PET)或者维纶。本专利技术的镂空织物,可通过如下方法获得:织造→坯布缝头→精练→干燥→中间定型→(可选:减量)→染色→后干燥→树脂加工→后整理定型。织造:选用可溶性纱线、不可溶性纱线作为经纬纱原料,可溶性纱线的整经速度、上浆速度为不可溶性纱线的70%~100%。经纱和/或纬纱按照10~20:1~4:1~2:1~4的配比排列,最终产品中镂空区域可以划分为多个矩形镂空。穿综时将可溶性纱线单独穿入前面的综丝,且不超过6页。这样可以降低可溶性纱线所承受的张力、以及其与综丝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因经纱起毛断纱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引纬时不可溶性纱线和可溶性纱线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引纬,两者之间的比值在2~20之间,以确保织物的强度以及透气性等。精练:去除浆料和油剂,布速40~60m/min。如果采用维纶的话,在此工程中就可以溶解掉,减量温度90℃以上、NaOH浓度为2%以下。中间定型:防止染皱,同时定型后对于镂空周围不可溶性纱线的移动有抑制作用,温度170~200℃,布速30~50m/min。后道减量:此步骤的目的在于将可溶性纱线完全溶解掉,同时要保证不可溶性纱线的减量率不能太高,否则可能造成织物的强度、缝目等物性不合格。减量温度90℃以上、NaOH浓度为3%以下。温度90℃以上120℃以下。树脂加工:可选条件。如采用柔软剂,一方面可以改善织物的手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因减量可能产生的强力不足的问题。根据织物用途也可使用吸水剂或防水剂加工。本专利技术的镂空织物可用于运动服、休闲服、夏季衬衫、春秋轻薄外套等的制作。实施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相关参数的测试方法如下:(1)镂空区域的面积在距离布边30cm以上、且具有镂空区域的位置进行取样,样布3块大小10cm*10cm,使用KEYENCE(基恩士)VHX-2000C显微镜进行观察。利用数码显微镜将每块样布扩大50倍,使用仪器自带的测量标尺分别测定每块样布上单个矩形镂空的长和宽,计算得到单个矩形镂空的面积,再乘以镂空个数,得到每块样布上镂空区域的面积,最后计算平均值得到本专利技术所指的镂空区域的面积。(2)镂空区域的面积占织物的百分率。(3)通气量按照JISL1096A-2010法。(4)勾丝按照GB/T11047-2008法。(5)镂空外观评价在距离布边30cm以上、且具有镂空区域的位置进行取样,使用KEYENCE(基恩士)VHX-2000C显微镜对镂空区域进行观察。具体判定基准如下,优:镂空周围的纱线没有任何滑移;良:纱线有很小的滑移,覆盖镂空区域的面积小于50%;差:纱线有较大的滑移,覆盖镂空区域的面积大于等于50%。(6)布面品质优:疵点个数少于3个/匹;良:疵点个数3-5个/匹;合格:疵点个数6-8个/匹;不合格:疵点个数超过8个/匹。实施例1选用55dtex的普通PETDTY和55dtex的CO-PETFDY,作为经纬纱进行织造得到坯布,再将坯布经过坯布缝头→精练→干燥→中间定型→减量→染色→后干燥→树脂加工→后整理定型,制得本专利技术的镂空织物。各参数见表1。其中织造时,经纱方向上普通PETDTY与CO-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镂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镂空织物,由可溶性纱线与不可溶性纱线形成,其特征是:该镂空织物包括通过溶解去除可溶性纱线获得的若干个镂空区域,每个镂空区域包括2~4个矩形镂空,且所述镂空区域的面积为0.01~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镂空织物,由可溶性纱线与不可溶性纱线形成,其特征是:该镂空织物包括通过溶解去除可溶性纱线获得的若干个镂空区域,每个镂空区域包括2~4个矩形镂空,且所述镂空区域的面积为0.01~1mm2,其经向长度与纬向长度之间的比值为0.6~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镂空织物,其特征是:与所述可溶性纱线相邻的不可溶性纱线的连续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个数均不超过3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镂空织物,其特征是:所述镂空区域的面积占织物整体的0.5%~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镂空织物,其特征是:该镂空织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鹏蔡东照楚正兵庄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