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检测静电材料耐开裂性能的滚筒式自动跌落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14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检测静电材料耐开裂性能的滚筒式自动跌落试验机,包括底部导板、导槽和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导槽滑动连接,还包括第一电机和至少三个支撑结构,第二支撑板为圆形板,圆球位于滑动圆槽内,第一支撑架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连有滚筒箱,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相连。通过设置底部导板模拟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前进运动;第一电机带动圆形的第二支撑板转动,模拟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转弯的运动;第二电机带动滚筒箱的转动,模拟产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颠簸的状态,对静电材料的耐开裂性能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检测静电材料耐开裂性能的滚筒式自动跌落试验机
本技术涉及检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检测静电材料耐开裂性能的滚筒式自动跌落试验机。
技术介绍
各类工业产品尤其是静电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尤其在运输等不同环境中都容易受到跌落冲击等情况的影响,为了保证后续销售和使用以及在运输途中不受到破坏进而发生开裂的情况。这就需要提前检测出产品受跌落冲击影响后的状态,再根据检测出的状态在生产时提高产品的要求,保证在后续的运输过程中产品不会受到破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检验设备,产品在该检验设备中受到的冲击力与实际运输过程中相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检测静电材料耐开裂性能的滚筒式自动跌落试验机,能给产品提供与实际使用及运输过程中类似的环境,得到最接近实际运输中产品的最终状态。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应用于检测静电材料耐开裂性能的滚筒式自动跌落试验机,包括底部导板,所述底部导板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导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电机和至少三个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圆形板,所述第一电机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圆心重合,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环状柱体和圆球,所述环状柱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所述环状柱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圆球相连,所述圆球远离所述环状柱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滑动圆槽,所述圆球位于所述滑动圆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连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连有滚筒箱,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滚筒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所述第二电机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共线。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架和两个第一气缸,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缸筒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板相连。作为优选,所述滚筒箱包括中部框体和连于所述中部框体两端的端部框体,所述中部框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端部框体上设有斜板、连接板和顶板,所述斜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斜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中部框体相连,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斜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相连。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气缸、连接杆和半球块,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顶板相连,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有所述半球块,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顶板,所述半球块位于所述滚筒箱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滚筒箱内设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底部导板模拟产品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的前进运动;第一电机带动圆形的第二支撑板转动,模拟产品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转弯的运动;第二电机带动滚筒箱的转动,模拟产品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颠簸的状态,产品在上述试验机中受到的冲击力与实际运输过程中相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试验机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滚筒箱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部导板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部导板的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气缸、连接杆和半球块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底部导板;101、导槽;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301、第一电机;302、滑动圆槽;4、支撑结构;401、环状柱体;402、圆球;5、第一支撑架;501、第二电机;6、滚筒箱;601、中部框体;602、端部框体;6021、斜板;6022、连接板;6023、顶板;603、第二气缸;604、连接杆;605、半球块;7、第三支撑板;701、第一气缸;8、第二支撑架;801、第二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6所示的应用于检测静电材料耐开裂性能的滚筒式自动跌落试验机,包括底部导板1,底部导板1上设有导槽101,导槽101内设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与导槽101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板2的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之间设有第一电机301和至少三个支撑结构4,支撑结构4位于同一圆周上,第一电机301的输出端与第二支撑板3相连,第一电机301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2相连,第二支撑板3为圆形板,第一电机301的轴线与第二支撑板3的圆心重合,支撑结构4包括环状柱体401和圆球402,环状柱体401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2相连,环状柱体401远离第一支撑板2的一端与圆球402相连,圆球402远离环状柱体401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板3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板3靠近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设有滑动圆槽302,圆球402位于滑动圆槽302内,第二支撑板3远离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连有第一支撑架5,第一支撑架5远离第二支撑板3的一端连有滚筒箱6,第一支撑架5上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电机501,第一支撑架5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与滚筒箱6固定连接,第二电机501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相连,第二电机501的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共线。具体地,将待测的产品放在滚筒箱6,通过设置底部导板1模拟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前进运动;第一电机301带动圆形的第二支撑板3转动,模拟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转弯的运动;第二电机501带动滚筒箱6的转动,模拟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颠簸的状态,产品在上述试验机中受到的冲击力与实际运输过程中相似。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3与第一支撑架5之间设有第三支撑板7,第三支撑板7与第二支撑板3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架8和两个第一气缸701,两个第一气缸701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架8的两侧,第二支撑架8与第三支撑板7之间设有第二转轴801,第二支撑架8与第二转轴801转动连接,第三支撑板7与第二转轴801转动连接,第一气缸701的缸筒与第二支撑板3相连,第一气缸701的活塞杆与第三支撑板7相连。具体地,第二支撑板3的上方设置一个第三支撑板7,第二支撑架8用于支撑第三支撑板7,通过调整第二支撑架8两侧的第一气缸701,可将第三支撑板7调整到预设的斜度,模拟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在倾斜的路面时产品的受冲击情况。于本实施例中,滚筒箱6包括中部框体601和连于中部框体601两端的端部框体602,中部框体601的横截面为矩形,端部框体602上设有斜板6021、连接板6022和顶板6023,斜板6021的一端与连接板6022相连,斜板6021远离连接板6022的一端与中部框体601相连,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应用于检测静电材料耐开裂性能的滚筒式自动跌落试验机

【技术保护点】
应用于检测静电材料耐开裂性能的滚筒式自动跌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导板,所述底部导板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导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电机和至少三个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圆形板,所述第一电机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圆心重合,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环状柱体和圆球,所述环状柱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所述环状柱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圆球相连,所述圆球远离所述环状柱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滑动圆槽,所述圆球位于所述滑动圆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连有滚筒箱,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滚筒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所述第二电机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共线。...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检测静电材料耐开裂性能的滚筒式自动跌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导板,所述底部导板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导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电机和至少三个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圆形板,所述第一电机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圆心重合,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环状柱体和圆球,所述环状柱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所述环状柱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圆球相连,所述圆球远离所述环状柱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滑动圆槽,所述圆球位于所述滑动圆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连有滚筒箱,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滚筒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所述第二电机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共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作万吴亮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