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快速循环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1005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快速循环降温装置,它包括降温柜和气体循环泵,降温柜的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嘴,降温柜的右侧面的下部设置有进气嘴,出气嘴与进气嘴之间通过气流管道连接,降温器的上表面的左部设置有进液嘴,上表面的右部设置有出液管,进气嘴与出气嘴之间通过液体循环管路连接,气流管道套装在液体循环管路的内部,气流管道的外壁与液体循环管路的内壁相距一段距离;液体循环管路的右边设置有冷却水储存室,冷却水储存室与进液嘴之间设置有液体循环泵,液体循环泵的出口与进液嘴连接,出液管的一端与液体循环管路连接,另一端位于冷却水储存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制造成本低、能量消耗低、降温速度快、降温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快速循环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快速循环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氮气压缩机的工作压力范围为液体300Mpa,气体90Mpa,按轴的型式分为单轴多级式,双轴四级式。现有的氮气压缩机系统在生产高压氮气时,由于其自身内部组件密集,加压工作时各个组件之间经常因为做功而使气体产生高温。这样的高温气体通常并不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一般需要对其进行降温处理,这就涉及到温度降温装置的使用。目前,关于温度降温装置已经出现了一批专利技术,这些专利技术虽然都具备降温的能力,但是很多专利技术都需要使用电气能源来辅助进行降温,能量消耗大,同时还有一些温度降温装置的结构复杂,制造困难;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温度降温装置的降温速度比较慢,效率比较低、降温效果差,因此对温度降温装置的设计和制造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能量消耗低、降温速度快、降温效果好的温度降温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体快速循环降温装置,它包括降温柜和气体循环泵,所述的降温柜的外形为长方体,降温柜的正表面分隔为左边区域和右边区域,左边区域为透明区域,右边区域内设置有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体快速循环降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快速循环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降温柜(1)和气体循环泵(2),所述的降温柜(1)的外形为长方体,降温柜(1)的正表面分隔为左边区域和右边区域,左边区域为透明区域,右边区域内设置有控制台(9),降温柜(1)的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嘴(3),降温柜(1)的右侧面的下部设置有进气嘴(4),出气嘴(3)与进气嘴(4)之间通过气流管道(17)连接,降温柜(1)的上表面的左部设置有进液嘴(5),上表面的右部设置有出液管(8),进气嘴(4)与出气嘴(3)之间通过液体循环管路(16)连接,液体循环管路(16)为蛇型多循环管路,气流管道(17)套装在液体循环管路(16)的内部,气流管道(17)的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快速循环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降温柜(1)和气体循环泵(2),所述的降温柜(1)的外形为长方体,降温柜(1)的正表面分隔为左边区域和右边区域,左边区域为透明区域,右边区域内设置有控制台(9),降温柜(1)的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嘴(3),降温柜(1)的右侧面的下部设置有进气嘴(4),出气嘴(3)与进气嘴(4)之间通过气流管道(17)连接,降温柜(1)的上表面的左部设置有进液嘴(5),上表面的右部设置有出液管(8),进气嘴(4)与出气嘴(3)之间通过液体循环管路(16)连接,液体循环管路(16)为蛇型多循环管路,气流管道(17)套装在液体循环管路(16)的内部,气流管道(17)的布局方式与液体循环管路(16)相同,气流管道(17)的外壁与液体循环管路(16)的内壁相距一段距离;液体循环管路(16)的右边设置有冷却水储存室(15),冷却水储存室(15)与进液嘴(5)之间设置有液体循环泵(6),液体循环泵(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渭刘猛黄帮权孙传林徐世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瑞晟石油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