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091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控温装置,属于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动控温装置,包括制热器、制冷器、控制线、控制杆、限位调节玻璃管、储气玻璃瓶;所述的储气玻璃瓶导热性良好且设有进排气调节器,所述的限位调节玻璃管下方与储气玻璃瓶连通,所述的控制线、控制杆一端连接密封配重器,所述的密封配重器在限位调节玻璃管内部且二者密封配合,所述的控制线一端连接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所述的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连接制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自然界空气对流,进行升降温的调节、减少电能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控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温装置,属于节能、低碳、环保型的气动调节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为了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使环境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从1972年开始起步,至今仍是社会热点问题,所以环保产品和服务越来越重要,且是一个永不枯竭的话题,而控温装置目前均是通过消耗其他能量来达到给空气进行升温和降温的目的,环保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动控温装置,利用自然界空气对流,进行升降温的调节,减少电能的消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动控温装置,包括制热器、制冷器、控制线、控制杆、限位调节玻璃管、储气玻璃瓶;所述的储气玻璃瓶导热性良好且设有进排气调节器,所述的限位调节玻璃管下方与储气玻璃瓶连通,所述的控制线、控制杆一端连接密封配重器,所述的密封配重器在限位调节玻璃管内部且二者密封配合,所述的控制线一端连接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所述的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连接制热器,所述的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连接制热通风装置,所述的控制杆一端连接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所述的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连接制冷器,所述的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连接制冷通风装置,所述的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上方设置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所述的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上方设置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所述的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下方设置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所述的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下方设置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进一步的,所述的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位于限位调节玻璃管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位于限位调节玻璃管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的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设置在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调节玻璃管为两端不密封的中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排气调节器设置在储气玻璃瓶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利用储气玻璃瓶内外气体热胀冷缩、大气压强、物体比热容传导的原理,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T为温度;R为比例系数)、等压公式V1/T1=V2/T2(T1为初始温度;V1为初始体积;T2为变化后温度;V2为变化后体积),设计了一种新型气动控温装置,该装置相对传统控温装置,无需控制器、探测器、指示灯等附加耗电组件,从而达到既物美价廉省电、又节能环保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类汽车轮胎充放气的进排气调节器,实现了对储气玻璃瓶在不同环境下的初始气体密度的调节从而控制密封配重器的初始高度。(3)本技术通过制热复位开关控制线、制冷复位开关控制杆与密封配重器的联动设计;制冷与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制冷与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可移动调节的设计,实现了控制室内温度及温度调节范围。(4)本技术通过通风装置、制冷与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的调节,实现了当自然界温度大于本装置设置的最低温度,且室内温度接近装置设置的最低温度时,触发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闭合;当自然界温度小于本装置设置的最高温度,且室内温度接近装置设置的最高温度时,触发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闭合,从而利用自然界空气对流,进行升降温的调节、减少电能的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限位调节玻璃管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制热器,2、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3、制冷器,4、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5、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6、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7、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8、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9、制冷通风装置,10、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11、控制线,12、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13、控制杆,14、密封配重器,15、限位调节玻璃管,16、储气玻璃瓶,17、进排气调节器,18、制热通风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气动控温装置,包括制热器1、制冷器3、控制线11、控制杆13、限位调节玻璃管15、储气玻璃瓶16;所述的储气玻璃瓶16导热性良好且设有进排气调节器17,所述的限位调节玻璃管15下方与储气玻璃瓶16连通,所述的控制线11、控制杆13一端连接密封配重器14,所述的密封配重器14在限位调节玻璃管15内部且二者密封配合,所述的控制线11一端连接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2、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4,所述的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2连接制热器1,所述的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4连接制热通风装置18,所述的控制杆13一端连接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7、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8,所述的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7连接制冷器3,所述的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8连接制冷通风装置9,所述的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2上方设置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5,所述的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4上方设置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6,所述的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7下方设置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10,所述的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8下方设置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12。所述的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2、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4位于限位调节玻璃管15的同一侧。所述的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7、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8位于限位调节玻璃管15的同一侧。所述的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2设置在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4的上方。所述的限位调节玻璃管15为两端不密封的中空结构。所述的进排气调节器17设置在储气玻璃瓶16右下方。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5、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6、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10、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12均为机械固定结构,比如螺栓、螺母,可手动调节其位置。本技术将该气动控温装置置于室内,进排气调节器17控制其初始气体体积,限位调节玻璃管15下端与储气玻璃瓶16连通,密封配重器14与限位调节玻璃管15为密封配合可上下移动且其重量配置可通过控制线11来触发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2、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4的闭合;密封配重器14的重量配置还可通过控制杆13来触发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7、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8的闭合,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10调节制冷器3触发工作时的温度,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12调节制冷通风装置9触发工作时的温度(制冷通风装置9与制热通风装置18控制室内与自然界的连通和独立状态)。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5调节制热器1触发工作时的温度。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6调节制热通风装置18触发工作时的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动控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器(1)、制冷器(3)、控制线(11)、控制杆(13)、限位调节玻璃管(15)、储气玻璃瓶(16);所述的储气玻璃瓶(16)设有进排气调节器(17),所述的限位调节玻璃管(15)下方与储气玻璃瓶(16)连通,所述的控制线(11)、控制杆(13)一端连接密封配重器(14),所述的密封配重器(14)在限位调节玻璃管(15)内部上下移动且二者密封配合,所述的控制线(11)一端连接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2)、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4),所述的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2)连接制热器(1),所述的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4)连接制热通风装置(18),所述的控制杆(13)一端连接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7)、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8),所述的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7)连接制冷器(3),所述的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8)连接制冷通风装置(9),所述的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2)上方设置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5),所述的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4)上方设置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6),所述的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7)下方设置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10),所述的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8)下方设置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器(1)、制冷器(3)、控制线(11)、控制杆(13)、限位调节玻璃管(15)、储气玻璃瓶(16);所述的储气玻璃瓶(16)设有进排气调节器(17),所述的限位调节玻璃管(15)下方与储气玻璃瓶(16)连通,所述的控制线(11)、控制杆(13)一端连接密封配重器(14),所述的密封配重器(14)在限位调节玻璃管(15)内部上下移动且二者密封配合,所述的控制线(11)一端连接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2)、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4),所述的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2)连接制热器(1),所述的制热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4)连接制热通风装置(18),所述的控制杆(13)一端连接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7)、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8),所述的制冷器微动复位开关(7)连接制冷器(3),所述的制冷通风装置微动复位开关(8)连接制冷通风装置(9),所述的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2)上方设置制热器微动复位开关触发调节器(5),所述的制热通风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松葛平淑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