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管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633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管道泵,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立式管道泵,包括泵体,泵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入流管道和出流管道,所述入流管道上设有贯通的排液槽,所述排液槽上设有按压塞,按压塞包括与入流管道外壁形成卡接的外帽沿、与外帽沿连接的滑动轴、与入流管道内壁形成卡接且连接滑动轴的内帽沿,外帽沿与内帽沿的间距大于入流管道的壁厚;按压塞上设有与外帽沿以及滑动轴侧壁相通的检测槽,按压塞被按压时,检测槽连通入流管道内壁,所述外帽沿上设有用于推动外帽沿驱使检测槽与入流管道形成封闭结构的弹性件。按压塞实现了较好的检测效果,对于操作人员而言使用方便,不会造成液体介质的意外喷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管道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泵体,特别涉及一种立式管道泵。
技术介绍
立式管道泵为立式结构,进出口口径相同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可像阀门一样安装于管路之中。目前,市场上的公告号为CN2046774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泵,包括泵体、叶轮、泵盖、驱动机构。其中泵体上设有排液阀,排液阀将介质流通腔室与泵体的外部连通。泵体内是否有介质流动不易判断,因此在泵体上设置排液阀,如果介质流动腔室内有介质流动时,打开排液阀,介质将会从排液阀流出,由此判断是否有介质在流动。现有的立式管道泵与上述方案的结构类似,在查看介质流动腔室内是否有介质流动时需要通过排液阀的开闭进行查看,开启排液阀时,液体可能压力较大而喷出,液体溅洒在操作人员身上,对于操作人员的使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管道泵,其优点是检测介质流通情况时避免液体介质直接喷出的情况。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式管道泵,包括泵体,泵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入流管道和出流管道,所述入流管道上设有贯通的排液槽,所述排液槽上设有按压塞,按压塞包括与入流管道外壁形成卡接的外帽沿、与外帽沿连接的滑动轴、与入流管道内壁形成卡接且连接滑动轴的内帽沿,外帽沿与内帽沿的间距大于入流管道的壁厚;按压塞上设有与外帽沿以及滑动轴侧壁相通的检测槽,按压塞被按压时,检测槽连通入流管道内壁,所述外帽沿上设有用于推动外帽沿驱使检测槽与入流管道形成封闭结构的弹性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泵体内,液体介质流经入流管道和出流管道,需要检查入流管道的液体介质流通情况时,只需通过外帽沿按压按压塞,按压塞被推动后,滑动轴沿着入流管道的壁厚方向移动,移动到一定位置后,滑动轴上的检测槽与入流管道的内腔相通,同时检测槽与外帽沿相通,因此使用者按压该按钮塞时,可将手指按压在检测槽上,推动后,若手指感受到液体介质的压力即代表当前状态下,液体介质处于流通状态,此时液体介质并不会向外溅洒,从而对操作人员的影响较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帽沿与滑动轴螺纹连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且套接于滑动轴外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时,将滑动轴套上弹簧后插入排液槽,之后滑动轴上的螺纹结构与内帽沿实现连接;该连接方式便于拆装,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帽沿远离入流管道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斜坡面,外帽沿远离入流管道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斜坡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介质冲击第一斜坡面时,液体介质在第一斜坡面上形成的分力促使外帽沿推动滑动轴外移,由此该排液槽保持较好的密封性,而操作人员在外部操作时,第二斜坡面的外缘过渡平滑,按压时手感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槽包括相连接的轴向延伸槽和径向延伸槽,所述径向延伸槽沿轴向延伸槽的外周均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径向延伸槽保持多角度、多方位的分布,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液体介质在检测槽内的流通流畅度,避免单个径向延伸槽堵塞而检查不准确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轴在径向延伸槽和外帽沿之间设有密封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圈提高了滑动轴的外缘水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帽沿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按压槽,且该按压槽覆盖检测槽的出口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按压槽向内凹陷,因此便于使用者将手掌的掌心部位置于按压槽中,通过按压槽的密封实现检测槽的密封,操作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帽沿的内侧设有供弹簧容置的环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槽使得弹簧安装时具有初步定位的效果,避免了弹簧径向来回偏移产生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入流管道于泵体间设有若干支撑板,支撑板与入流管道和泵体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连接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入流管道上的若干支撑板通过弧形连接边承接各个连接位置,弧形连接边的结构相对稳定,不易产生裂纹。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按压塞实现了较好的检测效果,对于操作人员而言使用方便,不会造成液体介质的意外喷洒;2、按压塞的组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按压塞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泵体;2、入流管道;201、排液槽;202、支撑板;203、弧形连接边;3、出流管道;4、按压塞;5、外帽沿;501、第二斜坡面;502、按压槽;503、环槽;6、滑动轴;7、内帽沿;701、第一斜坡面;8、检测槽;801、轴向延伸槽;802、径向延伸槽;9、弹簧;10、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立式管道泵,包括泵体1,其中泵体1包括入流管道2和出流管道3,入流管道2与泵体1间设有若干支撑板202,且支撑板202与入流管道2和泵体1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连接边203,通过弧形连接边203增加连接结构的强度。参考图2和图3,入流管道2的壁面上设有贯通的排液槽201,排液槽201上设有按压塞4,按压塞4包括外帽沿5、滑动轴6和内帽沿7,内帽沿7与滑动轴6螺接。其中外帽沿5位于入流管道2的外壁,内帽沿7的上端面形成第一斜坡面701,内帽沿7的上端中部向内凹陷形成按压槽502,下端面与入流管道2之间设有弹簧9,同时弹簧9卡入外帽沿5内侧的环槽503中,通过弹簧9的作用力可保持按压塞4向外复位的趋势;滑动轴6与排液槽201滑动连接,且滑动轴6外套设有密封圈10,密封圈10与排液槽201的内壁形成挤压抵触,提高密封性,内帽沿7位于入流管道2的内壁,防止按压塞4脱离泵体1,同时内帽沿7的第二斜坡面702使得液体流至流通时的分励能够推动按压塞4向外移动,提高密封效果。请参阅图3,此时按压塞4处于被按压的状态,按压塞4内设有检测槽8,该检测槽8包括轴向延伸槽801和径向延伸槽802,轴向延伸槽801的入口端与按压槽502相通,径向延伸槽802沿轴向延伸槽801的外周向均布,径向延伸槽802的出口端连通至滑动轴6的侧壁,因此检测槽8实现了泵体1内外液体介质的导通。操作人员按压按压塞4时,滑动轴6沿着入流管道2的壁厚方向移动,移动到图3所示的位置时,液体介质可通过检测槽8向外流动,若手指感受到检测槽8中的液体介质压力,则代表入流管道2内的液体介质处于流通的状态,此时液体介质因受操作人员的阻挡而不会向外溅洒,逐步减少手指的按压力度即可通过弹簧9使得按压塞4复位。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式管道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管道泵,包括泵体(1),泵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入流管道(2)和出流管道(3),所述入流管道(2)上设有贯通的排液槽(201),其特征是:所述排液槽(201)上设有按压塞(4),按压塞(4)包括与入流管道(2)外壁形成卡接的外帽沿(5)、与外帽沿(5)连接的滑动轴(6)、与入流管道(2)内壁形成卡接且连接滑动轴(6)的内帽沿(7),外帽沿(5)与内帽沿(7)的间距大于入流管道(2)的壁厚;按压塞(4)上设有与外帽沿(5)以及滑动轴(6)侧壁相通的检测槽(8),按压塞(4)被按压时,检测槽(8)连通入流管道(2)内壁,所述外帽沿(5)上设有用于推动外帽沿(5)驱使检测槽(8)与入流管道(2)形成封闭结构的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管道泵,包括泵体(1),泵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入流管道(2)和出流管道(3),所述入流管道(2)上设有贯通的排液槽(201),其特征是:所述排液槽(201)上设有按压塞(4),按压塞(4)包括与入流管道(2)外壁形成卡接的外帽沿(5)、与外帽沿(5)连接的滑动轴(6)、与入流管道(2)内壁形成卡接且连接滑动轴(6)的内帽沿(7),外帽沿(5)与内帽沿(7)的间距大于入流管道(2)的壁厚;按压塞(4)上设有与外帽沿(5)以及滑动轴(6)侧壁相通的检测槽(8),按压塞(4)被按压时,检测槽(8)连通入流管道(2)内壁,所述外帽沿(5)上设有用于推动外帽沿(5)驱使检测槽(8)与入流管道(2)形成封闭结构的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管道泵,其特征是:所述内帽沿(7)与滑动轴(6)螺纹连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9)且套接于滑动轴(6)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管道泵,其特征是:所述内帽沿(7)远离入流管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永嘉县金鼎泰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