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换油专用工装及换油工具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573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换油工装,该工装包括漏斗以及可拆卸地连接于漏斗底部的专用接头,漏斗底部固定设置有一连接件,连接件内部形成进油通道,连接件插入连接孔内实现漏斗与专用接头间的对接,机油依次通过漏斗、连接件及专用接头进入发动机油箱内,保证加油时机油不外漏,提高操作工加注新机油时的效率,从而让机油加注更简便、专业。每个换油工具箱内设置多个不同尺寸型号的专用接头,而各个专用接头是在众多发动机的机油盖基础上进行整合、重新设计而得出的,从而使得每个接头都覆盖了多款发动机及对应车型,提高专用接头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换油专用工装及换油工具箱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换油工装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换油工装及换油工具箱。
技术介绍
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被誉为汽车的“血液”。机油中含有多种添加剂,能有效保护发动机重要的移动部件,保证发动机正常运作,机油在作用过程中,添加剂被逐渐消耗,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与机油混合产生油泥沉积,时间一长,这些污垢不但会加速发动机磨损,还会导致发动机锈化腐蚀、散热不畅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时更换机油是对发动机最好的保护。目前,汽车行业车辆保养时由于缺乏专用换油工具,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均是直接提着机油桶对着机油口加注,这就存在以下问题:1、机油容易漏到外面,当发动车辆时漏出的机油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出浓浓汽油味,在行驶中更是会被吸入驾驶室,容易造成车主不适。2、手工操作效率低,而且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发动机内部都采用了挡板,很多车辆的机油加注口面积很小,手工操作不仅缓慢还增加了员工漏油的概率。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发动机换油专用工装,保证机油不外漏,提高操作工加注新机油时的效率,从而让机油加注更简便、专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换油工装,通过将该工装与发动机油口对接,保证加油时机油不外漏,提高操作工加注新机油时的效率,从而让机油加注更简便、专业。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换油专用工装,包括漏斗以及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漏斗底部的专用接头,所述专用接头包括与漏斗连通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与发动机油口对接的第二连接端,所述专用接头中部成型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通专用接头,所述漏斗底部固定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部形成进油通道,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连接孔内实现漏斗与专用接头间的对接,机油依次通过漏斗、连接件及专用接头进入发动机油箱内。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两端形成分别与漏斗及专用接头连接的连接部,中部成型有一限位部,连接件与专用接头连接固定后,所述限位部抵持在所述专用接头的端面上。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两端的连接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为一体成型于连接件上的阶梯凸台。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二连接端的外径尺寸。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周上设置有防滑结构。优选的,所述油口内圈上成型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上成型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换油时,所述专用接头旋接固定于所述油口处。一种发动机换油工具箱,包括箱体以及所述的发动机换油专用工装,所述箱体内部成型有放置漏斗的漏斗槽与用于放置专用接头的接头槽,所述接头槽具有一个或尺寸不等的多个,漏斗及其上的连接件安置于所述漏斗槽内,多个所述接头槽内安放外形尺寸不同的专用接头,多个专用接头的连接孔孔径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发动机换油工装的优点是:该工装包括漏斗以及可拆卸地连接于漏斗底部的专用接头,漏斗底部固定设置有一连接件,连接件内部形成进油通道,连接件插入连接孔内实现漏斗与专用接头间的对接,机油依次通过漏斗、连接件及专用接头进入发动机油箱内,保证加油时机油不外漏,提高操作工加注新机油时的效率,从而让机油加注更简便、专业。通过采用螺纹旋接的方式将专用接头与油口连接,安装上去之后,专用接头底部与油口内的挡板有一定距离,从而加注新机油时不受挡板限制。且每个换油工具箱内设置多个不同尺寸型号的专用接头,而各个专用接头是在众多发动机的机油盖基础上进行整合、重新设计而得出的,从而使得每个接头都覆盖了多款发动机及对应车型,提高专用接头的适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专用接头的主视图。图2为专用接头的剖视图。图3为漏斗的主视图。图4为换油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换油工具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漏斗2、专用接头3、连接件4、箱体5、漏斗槽6、接头槽21、第一连接端22、第二连接端23、连接孔31、连接部32、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汽车行业车辆保养时由于缺乏专用换油工具,存在机油容易外漏,机油添加效率低等问题。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换油工装,通过将该工装与发动机油口对接,保证加油时机油不外漏,提高操作工加注新机油时的效率,从而让机油加注更简便、专业。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4,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换油专用工装,包括漏斗1以及可拆卸地连接于漏斗1底部的专用接头2。专用接头2包括与漏斗1连通的第一连接端21以及与发动机油口对接的第二连接端22,专用接头中部成型有一连接孔23,连接孔23贯通专用接头。漏斗1底部固定设置有一连接件3,连接件3内部形成进油通道,连接件3插入连接孔23内实现漏斗1与专用接头2间的对接,倒油时,机油依次通过漏斗、连接件及专用接头进入发动机油箱内。保证加油时机油不外漏,提高操作工加注新机油时的效率,从而让机油加注更简便、专业。优选的,连接件3两端形成分别与漏斗1及专用接头2连接的连接部31,中部成型有一限位部32,连接件3与专用接头2连接固定后,限位部32抵持在专用接头2的端面上。本实施例中,优选限位部为一体成型于连接件3上的阶梯凸台。为了方便连接,限位部外周上还可设置防滑结构。通过设置限位部以定位连接件插入专用接头内的距离。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不设置限位部,仅仅靠连接件外壁与连接孔间的摩擦力实现限位,具体方式不做限制。第一连接端21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二连接端22的外径尺寸。第二连接端用于与油口对接,而第一连接端外露在外,第二连接端尺寸与油口相匹配,通过将第一连接端尺寸相对做大以起到与油口对接时的限位,第一连接端的外周上同样设置有防滑结构,以便与专用接头与连接件的装配。连接件3上与漏斗1及专用接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以保证连接间隙处的密封。油口内圈上成型有内螺纹,第二连接端上成型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换油时,专用接头旋接固定于油口处。通过采用螺纹旋接的方式将专用接头与油口连接,安装上去之后,专用接头底部与油口内的挡板有一定距离,从而加注新机油时不受挡板限制。此外,换油最复杂的地方在于国内车企众多,使用的发动机型号更是多样,因而接头的适用性成为最大难点,因此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换油工具箱,包括箱体4以及发动机换油专用工装,箱体4内部成型有放置漏斗1的漏斗槽5与用于放置专用接头2的接头槽6,接头槽6具有一个或尺寸不等的多个,漏斗1及其上的连接件3安置于漏斗槽5内,多个接头槽5内安放外形尺寸不同的专用接头2,多个专用接头的连接孔孔径一致。使用本技术的专用工装加注机油时,操作工可以根据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发动机换油专用工装及换油工具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换油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以及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漏斗底部的专用接头,所述专用接头包括与漏斗连通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与发动机油口对接的第二连接端,所述专用接头中部成型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通专用接头,所述漏斗底部固定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部形成进油通道,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连接孔内实现漏斗与专用接头间的对接,机油依次通过漏斗、连接件及专用接头进入发动机油箱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换油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以及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漏斗底部的专用接头,所述专用接头包括与漏斗连通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与发动机油口对接的第二连接端,所述专用接头中部成型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通专用接头,所述漏斗底部固定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部形成进油通道,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连接孔内实现漏斗与专用接头间的对接,机油依次通过漏斗、连接件及专用接头进入发动机油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换油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两端形成分别与漏斗及专用接头连接的连接部,中部成型有一限位部,连接件与专用接头连接固定后,所述限位部抵持在所述专用接头的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换油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两端的连接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换油专用工装,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鸣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