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杆清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5463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杆清蜡器,属于采油辅助工具领域。该抽油杆清蜡器包括外筒体,外筒体包括半圆弧形的第一侧筒体和第二侧筒体,第一侧筒体与第二侧筒体可拆卸连接。刀具,包括两个半圆弧形的刀架,分别设置在第一侧筒体和第二侧筒体的弧形内壁中,且刀架的弧形内壁上设置有凸起的螺旋形刀片。通过第一侧筒体和第二侧筒体将抽油杆抱住,并通过两个侧筒体形成的外筒体为两个刀架提供容纳空间。通过刀架上的螺旋形刀片,对抽油杆外壁的保护蜡进行更彻底的清除,使清蜡过程更方便快捷,提高清蜡效率。该抽油杆清蜡器能够对新抽油杆表面的保护蜡进行快速清除、且使用方便,适于规模化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油杆清蜡器
本技术涉及采油辅助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油杆清蜡器。
技术介绍
抽油杆是抽油机上的重要部件,它上接光杆,下接抽油泵,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新制备的抽油杆表面涂有一层保护蜡,以避免抽油杆在运输过程出现磨损。但抽油杆在使用时,需要预先除去表面的保护蜡,否则抽油杆与其他部件长期刮擦后,其表面的保护蜡就会脱落到抽油泵的泵筒内,降低抽油泵的泵效,缩短检泵周期,甚至导致抽油泵卡死。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除去抽油杆表面保护蜡的清蜡装置是十分必要的。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采用刀片对抽油杆的表面进行人工刮擦,以将抽油杆表面的保护蜡除去,保证抽油泵的正常工作。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采用刀片对抽油杆表面的保护蜡进行人工刮擦,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新抽油杆表面的保护蜡进行快速清除、且使用方便的抽油杆清蜡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油杆清蜡器,所述抽油杆清蜡器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包括两个相对的半圆弧形的第一侧筒体和第二侧筒体,所述第一侧筒体与所述第二侧筒体可拆卸连接;刀具,包括两个半圆弧形的刀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筒体和所述第二侧筒体的弧形内壁中,且所述刀架的弧形内壁上设置有凸起的螺旋形刀片。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筒体左右两个纵向侧边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中设置有第一纵向通孔。所述第二侧筒体左右两个纵向侧边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中设置有第二纵向通孔。将第一连接销轴同时插入所述第一纵向通孔和所述第二纵向通孔,使所述第一侧筒体与所述第二侧筒体相连接。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筒体左右两个纵向侧边上设置有凸出的榫头,所述第二侧筒体左右两个纵向侧边上设置有凹进的榫槽,使所述第一侧筒体与所述第二侧筒体榫卯连接。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刀具在所述外筒体内可沿径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侧筒体和所述第二侧筒体的顶部和底部均沿径向向内延伸有限位台阶,用于对所述刀具限位。所述第一侧筒体和所述第二侧筒体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外筒体内腔连通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内设置有调整螺栓。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筒体和所述第二侧筒体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内螺纹孔。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内螺纹孔中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住所述刀架的侧壁,另一端与所述调整螺栓的底部连接。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形刀片的纵截面为矩形。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抽油杆清蜡器还包括拉杆;所述第一侧筒体上设置有拉杆连接耳,通过第二连接销轴使所述拉杆连接耳与所述拉杆销轴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杆清蜡器,使用时,将两个刀架分别放置在第一侧筒体和第二侧筒体的弧形内壁中,使两个刀架同时抱住抽油杆,使第一侧筒体与第二侧筒体固定连接并围成外筒体。操作人员使抽油杆清蜡器沿抽油杆的外壁上下滑动,即可通过刀具内壁上的螺旋形刀片对抽油杆外壁上的保护蜡进行刮擦,从而清除抽油杆外壁上的保护蜡。该抽油杆清蜡器,通过第一侧筒体和第二侧筒体将抽油杆抱住,并通过两个侧筒体形成的外筒体为两个刀架提供容纳空间,以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拉动外筒体而带动刀架及螺旋形刀片在抽油杆外壁上的滑动,清除抽油杆外壁上的保护蜡。通过刀架上的螺旋形刀片,可以对抽油杆的外壁进行多角度的刮削,同时,刮下的蜡屑也可以沿螺旋形刀片之间的凹槽排出两个刀架形成的内腔,保证刀具的连续工作,使清蜡过程更加简捷、高效。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杆清蜡器,能够对新抽油杆表面的保护蜡进行快速清除、且使用方便,适于规模化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杆清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杆清蜡器的局部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侧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侧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拉杆的抽油杆清蜡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外筒体,101第一侧筒体,1011第一连接耳,1012拉杆连接耳,102第二侧筒体,1021第二连接耳,103内螺纹孔,2刀具,201刀架,202螺旋形刀片,3第一连接销轴,4调整螺栓,5弹簧,6拉杆,601侧筒体连接耳,7第二连接销轴,8开口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油杆清蜡器,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该抽油杆清蜡器包括外筒体1,外筒体1包括半圆弧形的第一侧筒体101和第二侧筒体102,第一侧筒体101与第二侧筒体102可拆卸连接;刀具2,包括两个半圆弧形的刀架201,分别设置在第一侧筒体101和第二侧筒体102的弧形内壁中,且刀架201的弧形内壁上均设置有凸起的螺旋形刀片20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杆清蜡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将两个刀架201分别放置在第一侧筒体101和第二侧筒体102的弧形内壁中,使两个刀架201同时抱住抽油杆,使第一侧筒体101与第二侧筒体102固定连接并围成外筒体1。操作人员使抽油杆清蜡器沿抽油杆的外壁上下滑动,即可通过刀架201内壁上的螺旋形刀片202对抽油杆外壁上的保护蜡进行刮擦,从而清除抽油杆外壁上的保护蜡。清蜡作业结束后,将抽油杆清蜡器从抽油杆的一端取下,清蜡后的抽油杆即可进行正常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杆清蜡器,通过第一侧筒体101和第二侧筒体102将抽油杆抱住,并通过两个侧筒体形成的外筒体1为两个刀架201提供容纳空间,以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拉动外筒体1而带动刀架201及螺旋形刀片202在抽油杆外壁上的滑动,清除抽油杆外壁上的保护蜡。通过刀架201上的螺旋形刀片202,可以对抽油杆的外壁进行多角度的刮削,同时,刮下的蜡屑也可以沿螺旋形刀片202之间的凹槽排出两个刀架201形成的内腔,保证刀具2的连续工作,使清蜡过程更加简捷、高效。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杆清蜡器,能够对新抽油杆表面的保护蜡进行快速清除、且使用方便,适于规模化推广应用。第一侧筒体101与第二侧筒体102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刀具2的安装和清理,也便于清蜡器与抽油杆之间的装卸。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第一侧筒体101左右两个纵向侧边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耳1011,即第一侧筒体101上共设置有四个第一连接耳1011,第一连接耳1011中设置有第一纵向通孔。第二侧筒体102左右两个纵向侧边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耳1021,即第二侧筒体102上共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耳1021,第二连接耳1021中设置有第二纵向通孔。将第一连接销轴3同时插入第一纵向通孔和第二纵向通孔,使第一侧筒体101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抽油杆清蜡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油杆清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杆清蜡器包括外筒体(1),所述外筒体(1)包括两个相对的半圆弧形的第一侧筒体(101)和第二侧筒体(102),所述第一侧筒体(101)与所述第二侧筒体(102)可拆卸连接;刀具(2),包括两个半圆弧形的刀架(20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筒体(101)和所述第二侧筒体(102)的弧形内壁中,且所述刀架(201)的弧形内壁上设置有凸起的螺旋形刀片(2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杆清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杆清蜡器包括外筒体(1),所述外筒体(1)包括两个相对的半圆弧形的第一侧筒体(101)和第二侧筒体(102),所述第一侧筒体(101)与所述第二侧筒体(102)可拆卸连接;刀具(2),包括两个半圆弧形的刀架(20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筒体(101)和所述第二侧筒体(102)的弧形内壁中,且所述刀架(201)的弧形内壁上设置有凸起的螺旋形刀片(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清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筒体(101)左右两个纵向侧边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耳(1011),所述第一连接耳(1011)中设置有第一纵向通孔;所述第二侧筒体(102)左右两个纵向侧边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耳(1021),所述第二连接耳(1021)中设置有第二纵向通孔;将第一连接销轴(3)同时插入所述第一纵向通孔和所述第二纵向通孔,使所述第一侧筒体(101)与所述第二侧筒体(10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清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筒体(101)左右两个纵向侧边上设置有凸出的榫头,所述第二侧筒体(102)左右两个纵向侧边上设置有凹进的榫槽,使所述第一侧筒体(101)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银路彦森高琳志闫东志李富强陈柯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