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48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锁具,包括门体、锁体和传感体。门体与门框连接,锁体位于门体内部,传感体位于门体外部。传感体与锁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性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锁具的防盗、防破坏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锁具。
技术介绍
门是安全的象征,一般住宅的门的安全性象征着财产的安全级别,国家保密室的门关系着国家机要文件和秘密的泄密的系数。门上的锁具一般分为机械锁和智能锁。机械锁较容易打开,安全系数低。智能锁逐渐出现推广应用的趋势。但是,目前智能锁的非正常开启可通过电磁干扰锁结构、密码暴力破解和物理损坏锁结构方式。智能锁的安全性有待提高。基于上述情况,现需要一种可以抵抗暴力密码破解和锁具物理破坏的智能锁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锁具,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智能锁具,包括门体、锁体和传感体。所述门体与门框连接,所述锁体位于门体内部,所述传感体位于门体外部。所述传感体与锁体连接。所述门体为常用的安全门。所述锁体为电子锁具。所述传感体包括壳体、连接头、控制单元、弧形板、距离传感器、驱动电机、指示灯和指纹采集模块。所述壳体靠近门体内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头,所述控制单元固定于壳体内部,所述弧形板设于壳体远离门体的一侧,所述弧形板上连接有距离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与弧形板传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壳体内。所述指示灯位于壳体远离门体的一侧,所述指纹采集模块与壳体固定并位于指示灯的下方。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内中空。所述壳体安装于门体。所述壳体后侧设有安装耳,上方两个,下方两个。所述壳体通过四个安装耳与门体内部固定。所述壳体靠外的一面内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板设于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板与壳体的弧形槽为间隙配合。所述壳体靠外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五对指示灯、指纹采集模块。指示灯位于指纹采集模块上方。所述连接头通过数据线将控制单元与电子锁具的单片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收集数据,进而判断开锁、锁死报警,并将信息通过连接头传输至电子锁具。由电子锁具执行操作。所述控制单元与指示灯、指纹采集模块、连接头、距离传感器连接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内置指纹分析模块。所述控制单元内置数据传输模块。所述弧形板为弧形,弧形板外表面固定有五个距离传感器,五个距离传感器呈一字型等间距排列。所述弧形板两端设有轮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弧形板的轮齿为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驱动电机正转(反转),进而实现弧形板的开(关)。所述驱动电机为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性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锁具的防盗、防破坏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传感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指纹采集模块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头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传感体剖视图。图例说明:1、门体;3、传感体;301、壳体;302、连接头;304、弧形板;305、距离传感器;306、指示灯;307、指纹采集模块;301a、弧形槽;301b、凹槽;301c、安装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图1至图5,一种智能锁具,包括门体1、锁体和传感体3。门体1与门框连接,锁体位于门体1内部,传感体3位于门体1外部。传感体3与锁体连接。门体1为常用的安全门。门体1安装于机要室、密室、档案室等保密要求等级高的场合。门体1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门体1与特制铝合金门属于同一个档次,制造价格适中。不锈钢门体1坚固耐用,安全性更强,基本上都是银白色。所述锁体为电子锁具。电子锁具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配以相应硬件电路,按照编订的程序对驱动电磁执行器驱动并检测其驱动电流值、接收传感体3传送的数据。单片机接收代码,并与存贮在EEPROM中的密码进行比较,如果密码正确,则驱动电磁执行器开锁;如果密码不正确,则锁死并通过电子锁具内置的通讯模块报警。单片机将每次开锁操作和此时电磁执行器的驱动电流值作为状态信息发送给电子锁具内的智能监控器,同时将接收来自传感体3的信息也发送给智能监控器,作为智能化分析的依据。电子锁具内置电流监视模块,为了防止通信线路的人为破坏和电磁执行器因某种原因造成流过电磁线圈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线圈。电流监视模块采用MAXIM公司生产的电流/电压转换芯片MAX471。该芯片能将被测电流I转化成对地输出电压U,且有测量范围大、精度高、输出电压U和被测电流I成正比等特点。电流监视器输出电压送A/D转换器,单片机通过读取A/D转换结果,获知线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发出报警信号。传感体3包括壳体301、连接头302、控制单元、弧形板304、距离传感器305、驱动电机、指示灯306和指纹采集模块307。壳体301靠近门体1内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头302,控制单元固定于壳体301内部,弧形板304设于壳体301远离门体1的一侧,弧形板304上连接有距离传感器305,驱动电机与弧形板304传动,驱动电机固定于壳体301内。指示灯306位于壳体301远离门体1的一侧,指纹采集模块307与壳体301固定并位于指示灯306的下方。壳体301为长方体,内中空。壳体301安装于门体1。壳体301后侧设有安装耳301c,上方两个,下方两个。壳体301通过四个安装耳301c与门体1内部固定。壳体301为不锈钢材质。壳体301靠外的一侧材质为加厚不锈钢。降低被从外侧破坏的风险。壳体301靠外的一面内置有弧形槽301a,弧形板304设于弧形槽301a内。弧形板304与壳体301的弧形槽301a为间隙配合。壳体301靠外的一侧设有凹槽301b,凹槽301b内设有五对指示灯306、指纹采集模块307。指示灯306位于指纹采集模块307上方。指纹采集模块307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指纹采集模块307与其上方的指示灯306为一组,控制单元可控制指示灯306发出不同的颜色。当使用者获得授权(纸质登记授权、手机短信授权)开锁时,会获得指纹授权并接收到授权颜色,使用者按照授权颜色,在对应颜色的指纹采集模块307上按下指纹。控制单元在同一时间段内在至少两个的指纹采集模块307上采集到数据,则控制单元进入紧闭状态,将锁体锁死。当闯入者试探破坏时,会对每一个指纹采集模块307进行数据的试输入,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将有效的将锁具锁死,闯入者无法继续输入破解数据。同时,由于传入者在撬开弧形板304后,无法获得授权颜色,不能找到对应的指纹采集模块307输入,无法通过盗用指纹的方式开门。所述连接头302通过数据线将控制单元与电子锁具的单片机连接。控制单元通过收集数据,进而判断开锁、锁死报警,并将信息通过连接头302传输至电子锁具。由电子锁具执行操作。连接头302与电子锁具的单片机连接并进行数据通讯,通讯协议为加密通讯协议。控制单元与指示灯306、指纹采集模块307、连接头302、距离传感器305连接和驱动电机连接。控制单元内置指纹分析模块。控制单元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锁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锁具,包括门体(1)、锁体和传感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位于门体(1)内部,所述传感体(3)位于门体(1)外部,所述传感体(3)与锁体连接,所述传感体(3)包括壳体(301)、连接头(302)、控制单元、弧形板(304)、距离传感器(305)、驱动电机、指示灯(306)和指纹采集模块(307),所述壳体(301)靠近门体(1)内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头(302),所述控制单元固定于壳体(301)内部,所述弧形板(304)设于壳体(301)远离门体(1)的一侧,所述弧形板(304)上连接有距离传感器(305),所述驱动电机与弧形板(304)传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壳体(301)内,所述指示灯(306)位于壳体(301)远离门体(1)的一侧,所述指纹采集模块(307)与壳体(301)固定并位于指示灯(306)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具,包括门体(1)、锁体和传感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位于门体(1)内部,所述传感体(3)位于门体(1)外部,所述传感体(3)与锁体连接,所述传感体(3)包括壳体(301)、连接头(302)、控制单元、弧形板(304)、距离传感器(305)、驱动电机、指示灯(306)和指纹采集模块(307),所述壳体(301)靠近门体(1)内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头(302),所述控制单元固定于壳体(301)内部,所述弧形板(304)设于壳体(301)远离门体(1)的一侧,所述弧形板(304)上连接有距离传感器(305),所述驱动电机与弧形板(304)传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壳体(301)内,所述指示灯(306)位于壳体(301)远离门体(1)的一侧,所述指纹采集模块(307)与壳体(301)固定并位于指示灯(306)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1)为长方体,内中空,所述壳体(301)后侧设有安装耳(301c),所述壳体(301)通过四个安装耳(301c)与门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向君欧阳智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