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抗冲击力的堤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333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抗冲击力的堤坝,包括前边坡、后边坡,所述前边坡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锥台,所述锥台的顶端设置有弧形台座,所述前边坡的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锥台一一对应并且垂直所述前边坡的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浇筑在堤坝内,另一端浇筑于所述锥台内;所述锥台之间的前边坡上浇筑有加强层;所述堤坝内还竖直设置有多个桩柱,所述桩柱的下端安装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多个深处所述桩柱外壁的加固钢筋以及将所述加固钢筋浇筑在一起的加固水泥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堤坝结构稳定,抗冲击力强,使用寿命长。且降低了混凝土用料,减少成本,同时可种植植被,绿化美观,也减少了水土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抗冲击力的堤坝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抗冲击力的堤坝。
技术介绍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受到水流冲刷的岸坡其土壤容易受到侵蚀,因此需要人堤坝。堤坝是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目前堤坝主要有两大类:土石坝和混凝土坝。为了增强堤坝防水拦水强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堤坝一般要修建前边坡和后边坡,通过前边坡来缓解水流的冲击。除了修建前边坡以外,另一种缓解水流冲击的办法就是在前边坡堆放碎石,以此分解水流冲击。上述修建有前后边坡的堤坝一般为直线形,为了增强抗水流冲击的能力,还有另一种形式的堤坝,那就是将堤坝修建成圆弧形,以此来缓解水流冲击。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在于:直线形堤坝边坡上堆放的碎石容易随水流冲击变形移位,久而久之则达不到缓解水流冲击的目的。圆弧形堤坝施工耗材多,经济上不占优势。此外,上述方式的堤坝均不能种植植物,抗水流冲击能力不强,稳定性也不高,很容易产生事故,而且造价较高。当然,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土工网护坡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种植植物,有一定护坡能力,但是植物的固土效果较差,容易松动,降低了护坡效果,而且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堤坝,该堤坝结构稳定,抗冲击力强,且降低了混凝土用料,减少成本,同时可种植植被,绿化美观,也减少了水土流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抗冲击力的堤坝,包括前边坡、后边坡,所述前边坡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锥台,所述锥台的顶端设置有弧形台座,所述前边坡的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锥台一一对应并且垂直所述前边坡的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浇筑在堤坝内,另一端浇筑于所述锥台内;所述锥台之间的前边坡上浇筑有加强层;所述堤坝内还竖直设置有多个桩柱,所述桩柱的下端安装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多个深处所述桩柱外壁的加固钢筋以及将所述加固钢筋浇筑在一起的加固水泥墩。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层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植被槽。进一步地,所述植被槽上固定有网织物。进一步地,相邻的两根所述桩柱之间相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桩柱的下端设置有锥状尖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层内浇筑有钢筋网。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层为混凝土层。另外,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做特别说明的,均可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在前边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锥台,以此来缓解水流对堤坝本体的冲击,当水流涌来时,位于堤坝前边坡的多个锥台首先将水流分散,使水流沿锥台的四周引导,从而将正面冲击分解成了多股斜向冲击,减小了冲击力。对于分解后冲击到前边坡上的水流,又经过加强层进行二次防护,进一步提高抗冲击能力,增强了堤坝的抗冲击强度。(2)通过在锥台前端设置弧形台座,弧形台座的弧面能够缓解直接冲击而来的水流,增加抗冲击能力,弧形台座对锥台的上底进行保护,延长锥台的寿命。(3)通过在加强层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植被槽,降低了混凝土用料,减少成本,还可在位于植被槽内的土壤上种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绿化美观,网织物的设计进一步减少了水土流失。(4)通过在堤坝内设置桩柱以及在桩柱上设置加固机构,能够使堤坝的结构强度好,稳定可靠,不易出现倒塌现象。相邻两个桩柱可以相互连接,进一步提高结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堤坝结构稳定,抗冲击力强,使用寿命长。且降低了混凝土用料,减少成本,同时可种植植被,绿化美观,也减少了水土流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前边坡的主视图。图中:1、前边坡;2、后边坡;3、锥台;4、弧形台座;5、加强层;6、锚杆;7、桩柱;8、加固水泥墩;9、加固钢筋;10、植被槽;11、锥状尖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2,一种提高抗冲击力的堤坝,包括前边坡(1)、后边坡(2),所述前边坡(1)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锥台(3),所述锥台(3)的顶端设置有弧形台座(4),所述前边坡(1)的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锥台(3)一一对应并且垂直所述前边坡(1)的锚杆(6),所述锚杆(6)的一端浇筑在堤坝内,另一端浇筑于所述锥台(3)内;所述锥台(3)之间的前边坡(1)上浇筑有加强层(5);所述堤坝内还竖直设置有多个桩柱(7),所述桩柱(7)的下端安装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多个深处所述桩柱(7)外壁的加固钢筋(9)以及将所述加固钢筋(9)浇筑在一起的加固水泥墩(8)。通过在前边坡(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锥台(3),以此来缓解水流对堤坝本体的冲击,当水流涌来时,位于堤坝前边坡的多个锥台(3)首先将水流分散,使水流沿锥台的四周引导,从而将正面冲击分解成了多股斜向冲击,减小了冲击力。对于分解后冲击到前边坡上的水流,又经过加强层(5)进行二次防护,进一步提高抗冲击能力,增强了堤坝的抗冲击强度。通过在锥台(3)前端设置弧形台座(4),弧形台座(4)的弧面能够缓解直接冲击而来的水流,增加抗冲击能力,弧形台座(4)对锥台(3)的上底进行保护,延长锥台(3)的寿命。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层(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植被槽(10)。进一步地,所述植被槽(10)上固定有网织物。通过在加强层(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植被槽(10),降低了混凝土用料,减少成本,还可在位于植被槽(10)内的土壤上种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绿化美观,网织物的设计进一步减少了水土流失。此外,植被槽(10)的设置,除了具有以上作用之外,通过植被槽(10)内的植物能够有效降低水流冲击堤坝的声音,提高堤坝的使用性能。进一步地,相邻的两根所述桩柱(7)之间相互连接。通过在堤坝内设置桩柱(7)以及在桩柱(7)上设置加固机构,能够使堤坝的结构强度好,稳定可靠,不易出现倒塌现象。相邻两个桩柱(7)可以相互连接,进一步提高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桩柱(7)的下端设置有锥状尖头(11)。通过设置锥状尖头(11),可以使桩柱(7)更容易的植入堤坝内。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层(5)内浇筑有钢筋网。通过在加强层(5)内设置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平行所述上边坡(1),能够大大加强加强层(5)的强度,使加强层(5)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水流的冲击力,并且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层(5)为混凝土层。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高抗冲击力的堤坝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抗冲击力的堤坝,包括前边坡(1)、后边坡(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边坡(1)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锥台(3),所述锥台(3)的顶端设置有弧形台座(4),所述前边坡(1)的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锥台(3)一一对应并且垂直所述前边坡(1)的锚杆(6),所述锚杆(6)的一端浇筑在堤坝内,另一端浇筑于所述锥台(3)内;所述锥台(3)之间的前边坡(1)上浇筑有加强层(5);所述堤坝内还竖直设置有多个桩柱(7),所述桩柱(7)的下端安装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多个深处所述桩柱(7)外壁的加固钢筋(9)以及将所述加固钢筋(9)浇筑在一起的加固水泥墩(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抗冲击力的堤坝,包括前边坡(1)、后边坡(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边坡(1)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锥台(3),所述锥台(3)的顶端设置有弧形台座(4),所述前边坡(1)的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锥台(3)一一对应并且垂直所述前边坡(1)的锚杆(6),所述锚杆(6)的一端浇筑在堤坝内,另一端浇筑于所述锥台(3)内;所述锥台(3)之间的前边坡(1)上浇筑有加强层(5);所述堤坝内还竖直设置有多个桩柱(7),所述桩柱(7)的下端安装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多个深处所述桩柱(7)外壁的加固钢筋(9)以及将所述加固钢筋(9)浇筑在一起的加固水泥墩(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素云宋策刘进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安澜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