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芹专利>正文

一种湿地上游污水处理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94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地上游污水处理坝,其特征是,污水处理坝横截面为等腰梯形,自下而上依次由坝基层、水泥加固层、水体处理层、上盖层、土壤层、植物种植层组成;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污水处理坝,从河流上游流来的水体携带的大型杂物被隔离网隔离及时捞出,河流的水体在进入湿地前经过水体处理层的逐级过滤充气混合,使水体的固体污染物去除,通过充气水体实现富氧活化,便于湿地动植物的利用和进一步的去除富营养化处理,使河流水体达标进入湖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河流水位差自行逐级过滤、节省能源,成本低廉,使用坝体过滤面积大,便于大范围处理水体,适合水流平缓的河流入湖口区应用,效果良好,有推广价值。

A sewage treatment dam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etla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etland sewage treatment of upstream da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ewage treatment dam cross section is isosceles trapezoid, bottom-up followed by the dam base, cement layer, water layer, cover layer, soil layer, planting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sewage treatment of large dam, carrying debris from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river flow to the water isolated network isolation timely remove water in the river, before entering the wetlands through stepwise filtering water treatment layer of the solid pollutants charging and mixing, the removal of water by air to achieve oxygen enrichment, to facilitate the use of wetland animals and plants and further removal of eutrophication, the river water the body up into the lakes, the utility model using the river water level difference by stepwise filtration, energy saving, low cost, easy to use the filtering area, Large range of water treatment, suitable for the gentle flow of rivers into the Hukou area, the effect is good, and has the value of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地上游污水处理坝
本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是一种湿地上游污水处理坝。
技术介绍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或半咸水,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接纳河流的湖泊的河口往往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口区湿地因地理位置限制面积狭小,在单位时间内处理水体量有限,河流在从上游下泄过程中,由于带来较多的污染物,给河口湿地处理水质带来巨大的负担,往往会使河流的水体不及时处理而直接越过湿地入湖,对湖泊造成污染,影响湖泊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湿地上游污水处理坝。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地上游污水处理坝,其特征是,污水处理坝横截面为等腰梯形,自下而上依次由坝基层、水泥加固层、水体处理层、上盖层、土壤层、植物种植层组成;所述坝基层位于湿地上游的边缘,在坝基层的上方设置水泥加固层,水泥加固层覆盖在坝基层的上方及两侧;在水泥加固层的上方设置水体处理层,水体处理层从河流方向向湿地方向依次设置隔离网、巨砾层、粗砾层、水体腔、细砾层和粗砂层,所述隔离网平铺于河流来水一侧的污水处理坝坝体侧面,隔离网的网目为2-5厘米,所述巨砾层的两侧使用巨砾层加固网予以加固,粗砾层两侧使用粗砾层加固网予以加固,细砾层两侧使用细砾层加固网予以加固,所述巨砾的粒径为100-200毫米,巨砾层加固网采用直径3-5毫米的钢丝制作,巨砾层加固网的网目为60-80毫米,所述粗砾的粒径为10-100毫米,粗砾层加固网采用直径1-3毫米的钢丝制作,粗砾层加固网的网目为6-8毫米,所述细砾的粒径为,5-10毫米,细砾层加固网采用直径0.5-1毫米的钢丝制作,细砾层加固网的网目2-4毫米,所述粗砂的粒径为0.5-3毫米,粗砂层加固网采用直径0.5-1毫米的钢丝制作,粗砂层加固网的网目0.4毫米;所述巨砾层、粗砾层、细砾层和粗砂层的横截面均为直角梯形,巨砾层和粗砾层的组合体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细砾层和粗砂层的组成体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在两个等腰梯形的中间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水体腔,在水体腔的底部设置充气管,用于水体的充气;在水体处理层的上方设置上盖层,上盖层采用水泥板制作,以加固水体处理层,在上盖层的上方设置土壤层,土壤层上方为植物种植层,用于保护坝体。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污水处理坝,从河流上游流来的水体携带的大型杂物被隔离网隔离及时捞出,河流的水体在进入湿地前经过水体处理层的逐级过滤充气混合,使水体的固体污染物去除,通过充气水体实现富氧活化,便于湿地动植物的利用和进一步的去除富营养化处理,使河流水体达标进入湖泊,本技术利用河流水位差自行逐级过滤、节省能源,成本低廉,使用坝体过滤面积大,便于大范围处理水体,适合水流平缓的河流入湖口区应用,效果良好,有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中:1坝基层,2水泥加固层,3粗砂层加固网,4粗砂层,5细砾层,6充气管,7水体腔,8粗砾层加固网,9粗砾层,10上盖层,11巨砾层加固网,12巨砾层,13土壤层,14植物种植层,15隔离网,16坝基外侧水泥加固层。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一种湿地上游污水处理坝,其特征是,污水处理坝横截面为等腰梯形,自下而上依次由坝基层1、水泥加固层2、水体处理层、上盖层10、土壤层13、植物种植层14组成;所述坝基层1位于湿地上游的边缘,在坝基层1的上方设置水泥加固层2,水泥加固层2覆盖在坝基层1的上方及两侧;在水泥加固层2的上方设置水体处理层,水体处理层从河流方向向湿地方向依次设置隔离网15、巨砾层12、粗砾层9、水体腔7、细砾层5和粗砂层4,所述隔离网15平铺于河流来水一侧的污水处理坝坝体侧面,隔离网15的网目为2-5厘米,所述巨砾层12的两侧使用巨砾层加固网11予以加固,粗砾层9两侧使用粗砾加固网8予以加固,细砾层5两侧使用细砾加固网予以加固,所述巨砾的粒径为100-200毫米,巨砾层加固网11采用直径3-5毫米的钢丝制作,巨砾层加固网11的网目为60-80毫米,所述粗砾的粒径为10-100毫米,粗砾层加固网8采用直径1-3毫米的钢丝制作,粗砾层加固网8的网目为6-8毫米,所述细砾的粒径为,5-10毫米,细砾层加固网采用直径0.5-1毫米的钢丝制作,细砾层加固网的网目2-4毫米,所述粗砂的粒径为0.5-3毫米,粗砂层加固网3采用直径0.5-1毫米的钢丝制作,粗砂层加固网3的网目0.4毫米;所述巨砾层12、粗砾层6、细砾层5和粗砂层4的横截面均为直角梯形,巨砾层12和粗砾层6的组合体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细砾层5和粗砂层4的组成体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在两个等腰梯形的中间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水体腔7,在水体腔7的底部设置充气管6,用于水体的充气;在水体处理层的上方设置上盖层10,上盖层10采用水泥板制作,以加固水体处理层,在上盖层10的上方设置土壤层14,土壤层14上方为植物种植层15,用于保护坝体。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污水处理坝,从河流上游流来的水体携带的大型杂物被隔离网15隔离及时捞出,河流的水体在进入湿地前经过水体处理层的逐级过滤充气混合,使水体的固体污染物去除,通过充气水体实现富氧活化,便于湿地动植物的利用和进一步的去除富营养化处理,使河流水体达标进入湖泊,本技术利用河流水位差自行逐级过滤、节省能源,成本低廉,使用坝体过滤面积大,便于大范围处理水体,适合水流平缓的河流入湖口区应用,效果良好,有推广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湿地上游污水处理坝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地上游污水处理坝,其特征是,污水处理坝横截面为等腰梯形,自下而上依次由坝基层、水泥加固层、水体处理层、上盖层、土壤层、植物种植层组成;所述坝基层位于湿地上游的边缘,在坝基层的上方设置水泥加固层,水泥加固层覆盖在坝基层的上方及两侧;在水泥加固层的上方设置水体处理层,水体处理层从河流方向向湿地方向依次设置隔离网、巨砾层、粗砾层、水体腔、细砾层和粗砂层,所述隔离网平铺于河流来水一侧的污水处理坝坝体侧面,隔离网的网目为2‑5厘米,所述巨砾层的两侧使用巨砾层加固网予以加固,粗砾层两侧使用粗砾层加固网予以加固,细砾层两侧使用细砾层加固网予以加固,所述巨砾的粒径为100‑200毫米,巨砾层加固网采用直径3‑5毫米的钢丝制作,巨砾层加固网的网目为60‑80毫米,所述粗砾的粒径为10‑100毫米,粗砾层加固网采用直径1‑3毫米的钢丝制作,粗砾层加固网的网目为6‑8毫米,所述细砾的粒径为,5‑10毫米,细砾层加固网采用直径0.5‑1毫米的钢丝制作,细砾层加固网的网目2‑4毫米,所述粗砂的粒径为0.5‑3毫米,粗砂层加固网采用直径0.5‑1毫米的钢丝制作,粗砂层加固网的网目0.4毫米;所述巨砾层、粗砾层、细砾层和粗砂层的横截面均为直角梯形,巨砾层和粗砾层的组合体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细砾层和粗砂层的组成体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在两个等腰梯形的中间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水体腔,在水体腔的底部设置充气管,用于水体的充气;在水体处理层的上方设置上盖层,上盖层采用水泥板制作,以加固水体处理层,在上盖层的上方设置土壤层,土壤层上方为植物种植层,用于保护坝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上游污水处理坝,其特征是,污水处理坝横截面为等腰梯形,自下而上依次由坝基层、水泥加固层、水体处理层、上盖层、土壤层、植物种植层组成;所述坝基层位于湿地上游的边缘,在坝基层的上方设置水泥加固层,水泥加固层覆盖在坝基层的上方及两侧;在水泥加固层的上方设置水体处理层,水体处理层从河流方向向湿地方向依次设置隔离网、巨砾层、粗砾层、水体腔、细砾层和粗砂层,所述隔离网平铺于河流来水一侧的污水处理坝坝体侧面,隔离网的网目为2-5厘米,所述巨砾层的两侧使用巨砾层加固网予以加固,粗砾层两侧使用粗砾层加固网予以加固,细砾层两侧使用细砾层加固网予以加固,所述巨砾的粒径为100-200毫米,巨砾层加固网采用直径3-5毫米的钢丝制作,巨砾层加固网的网目为60-80毫米,所述粗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芹盛况马遵莉吴长妍
申请(专利权)人:盛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