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套筒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92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套筒升降机构,其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箱(8)、丝杠(15),蜗轮蜗杆传动箱(8)均布在塔底盖装卸机机架上的固定套筒(16)一周,丝杠(15)套装在蜗轮蜗杆传动箱(8)内的蜗轮(9)孔中,丝杠(15)上端设置上丝杠套,上丝杠套与固定套筒上部的上活动套筒(14)连接,在其内设置有与丝杠(15)构成传动螺纹副的上螺母(12),蜗轮蜗杆传动箱(8)之间通过万向联轴节(18)以及传动轴(19)串联连接,蜗轮蜗杆传动箱(8)外接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机构设计可保证保护套筒具有可靠性高、故障少、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护套筒升降机构
本技术属于石化行业延迟焦化装置水力除焦的工艺装备,主要提出一种用于塔底盖装卸机的保护套筒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塔底盖装卸机用于石化行业焦化装置中焦碳塔的底部。在延迟焦化的工艺过程中,焦碳塔的工作分为生焦和除焦两个循环过程。焦碳塔生焦时,塔底盖紧闭;除焦时,将塔底盖打开,同时需要将塔底口与底部溜槽连接起来,以保证大量焦碳溜入焦池。塔底盖装卸机的作用就是:在需要除焦时将塔底盖卸掉,同时用设置在车架上的保护套筒将塔底口与底部溜槽连接起来。现有的保护套筒(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套在一起的内、外两个圆套筒(活动套筒和固定套筒)组成,外套筒1底部固定在塔底盖装卸机架上,内套筒2与外套筒套在一起,内套筒2为活动套筒,其升降机构采用液压油缸3,液压油缸3下端与外套筒铰接,上端与内套筒2上部裙边通过螺栓固定,顶杆4上端与内套筒2上部裙边通过螺栓固定,下端自由。当液压油缸3将内套筒2举起时,在外套筒1外圆柱面上与顶杆4下端对应处用一耳片置于顶杆下端,使内套筒在液压系统故障情况下不致落下。液压油缸3与顶杆4各四个均布于保护套筒圆周,由于液压系统向圆周四个液压油缸供油时,很难实现同步动作,使得内套筒提升过程中容易出现偏斜现象而卡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保护套筒升降机构,使其具有可靠性高、故障少、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本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箱、丝杠,蜗轮蜗杆传动箱均布在塔底盖装卸机机架上的固定套筒一周,丝杠套装在蜗轮蜗杆传动箱内的蜗轮孔中,丝杠上端设置丝杠套,丝杠套与固定套筒上部的活动套筒连接,在其内设置有与丝杠构成传动螺纹副,蜗轮-->蜗杆传动箱之间通过万向联轴节以及传动轴串联连接,蜗轮蜗杆传动箱外接动力装置。本技术提出的保护套筒升降机构设计合理,其设置的丝杠螺纹副可将上部的活动套筒举起,而丝杠螺纹副的自锁使上套筒在动力故障情况下不致落下;设置的万向连轴节和传动轴可使保护套筒周围的几个传动箱保持同步动作。本技术提出的机构设计可保证保护套筒具有可靠性高、故障少、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保护套筒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图2的A-A视图。图中:1、固定套筒,2、活动套筒,3、液压油缸,4、顶杆,5、下活动套筒,6、下丝杠套,7、下螺母,8、蜗轮蜗杆传动箱,9、蜗轮,10、蜗杆,11、轴承,12、上螺母,13、上丝杠套,14、上活动套筒,15、丝杠,16、固定套筒,17、塔底盖装卸机机架,18、万向联轴节,19、传动轴,20、液压马达,21、联轴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2、3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的保护套筒筒体由下活动套筒5、固定套筒16、上活动套筒14组成,固定套筒16和塔底盖装卸机机架17固定联接。本技术所述的升降机构主要由多个蜗轮蜗杆传动箱8以及丝杠15,蜗轮蜗杆传动箱8均布在固定套筒16上一周的支架上,蜗轮蜗杆传动箱8之间通过万向联轴节18和传动轴19串联连接。在每一个蜗轮蜗杆传动箱内设置一丝杠15,丝杠15与蜗轮9通过键连接,丝杠15上端设置上丝杠套13,上丝杠套13固定在上活动套筒14上,在其内设置有与丝杠15构成传动螺纹副的上螺母12;丝杠下端设置下丝杠套6,下丝杠套6固定在下活动套筒5上设置,在其内设置有与丝杠15构成传动螺纹-->副的下螺母7。在固定套筒16上部设轴承11,丝杠15穿过其内,对丝杠15起支撑作用,丝杠15上部螺纹与上螺母12配合,下部螺纹与下螺母7配合,丝杠15两端螺纹副旋向相反,所以当丝杠15转动时,上套筒14与下套筒5将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这样,保护套筒将以伸长或缩短两种方式动作,该动作方式更有利于焦粉流向溜槽。本实施例中采用六组丝杠螺纹副和蜗轮蜗杆传动箱8,五根传动轴19,万向联轴节18一端与蜗轮蜗杆传动箱8内的蜗杆10联接,另一端与传动轴19联接;液压马达20固定于中间套筒16上的支架上,联轴器21将液压马达20输出轴与蜗杆10联接起来传递动力。液压马达20的转动通过联轴器21将动力传递给蜗杆10,蜗杆10通过蜗轮9使丝杠15转动,丝杠15的转动通过上螺母12、下螺母7分别使上活动套筒14、下活动套筒5沿相反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各丝杠之间通过万向联轴节18和传动轴19的传动可有效保证上下套筒动作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卡阻现象。在保护套筒圆周的丝杠数量也可以采用个数。和蜗轮蜗杆传动箱8外接的动力装置可以采用气马达、电机、液压马达或其它传动型式,本实施例中采用液压马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护套筒升降机构,其特征是:其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箱(8)、丝杠(15),蜗轮蜗杆传动箱(8)均布在塔底盖装卸机机架上的固定套筒(16)一周,丝杠(15)套装在蜗轮蜗杆传动箱(8)内的蜗轮(9)孔中,丝杠(15)上端设置上丝杠套(13),上丝杠套(13)与固定套筒(16)上部的上活动套筒(14)连接,在其内设置有与丝杠(15)构成传动螺纹副的上螺母(12),蜗轮蜗杆传动箱(8)之间通过万向联轴节(18)以及传动轴(19)串联连接,蜗轮蜗杆传动箱(8)外接动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套筒升降机构,其特征是:其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箱(8)、丝杠(15),蜗轮蜗杆传动箱(8)均布在塔底盖装卸机机架上的固定套筒(16)一周,丝杠(15)套装在蜗轮蜗杆传动箱(8)内的蜗轮(9)孔中,丝杠(15)上端设置上丝杠套(13),上丝杠套(13)与固定套筒(16)上部的上活动套筒(14)连接,在其内设置有与丝杠(15)构成传动螺纹副的上螺母(12),蜗轮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平段永科周从茂郭冰冰翟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涧明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