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991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包括培养基混合罐(1)、灌装台(2)、培养基回收罐(3)和升降装置(4);所述培养基混合罐(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座(101)、罐体(102)和上盖(103),所述升降装置(4)设置在所述培养基混合罐(1)的下部;所述灌装台(2)设置在靠近所述出液口(110)的位置,包括台面(201)和设置在所述台面(201)上的集液槽(202),所述集液槽(202)设置在所述灌装头(115)的下部,所述集液槽(202)的底板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培养基回收罐(3)与所述集液槽(202)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点,大大提高了百合育种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

A filling device for Lilium culture mediu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ling device for Lily culture medium, including medium mixing tank (1), filling station (2), medium recovery tank (3) and a lifting device (4); the medium mixing tank (1) comprises a base connected from the bottom (101) the tank (102), and the upper cover (103), the lifting device (4) is arranged on the medium mixing tank (1) in the lower part; the filling station (2) is arranged near the outlet (110) position, including table (201) disposed table (201) on the collecting tank (202), the collecting tank (202) is arranged on the filling head (115)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llecting tank (202) of the bottom plate is obliquely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the medium recovery tank (3) and the collecting tank (202). The filling device for Lily media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simple operation,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work intensity of lily breeding and improves the safety of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百合育种过程中培养基的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至少120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近年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鳞茎含丰富淀粉,可食,亦作药用。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百合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是鲜切花中最受欢迎的种类之一。百合的栽培和育种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组织培养技术在百合育种过程中也迅猛发展,在研究过程中会大量用到培养基,现有方法都是手动配置培养基后再一点点倒入培养瓶中,需要大块的工作台,并没有专用的设备和台面,容易造成实验台的凌乱,同时人为操作步骤比较多,在倾倒过程中也容易烫伤,也不好控制,培养基也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一种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包括培养基混合罐、灌装台、培养基回收罐和升降装置;所述培养基混合罐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座、罐体和上盖,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第二搅拌叶片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相连,在所述罐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接出液总管,所述出液总管通过转换头连接多个分装管的一端,多个所述分装管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架上,在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多个灌装头,每个所述灌装头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分装管;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培养基混合罐的下部;所述灌装台设置在靠近所述出液口的位置,包括台面和设置在所述台面上的集液槽,所述集液槽设置在所述灌装头的下部,所述集液槽的底板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培养基回收罐与所述集液槽相连。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中部,所述第一搅拌叶片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下部,所述第二搅拌叶片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中上部。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分装管和所述灌装头的数量均为6个。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其中,在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显示屏和多个操作按钮,在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显示屏、所述操作按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相连。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其中,在所述培养基回收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其中,在所述出液总管和多个所述分装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集液槽的底板沿长度方向倾斜角度为3度。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为电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其中,在所述上盖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培养基回收罐的底部设置有轮体。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其中,所述出液总管为软管,所述罐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本技术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结构简单,形成了专门的用于灌装培养基的设备,培养基混合罐自动化程度强,可以尽量避免人为操作接触培养基,防止了杂质的进入,加热装置可控温控时,两个一上一下的搅拌叶片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培养基的均匀,显示屏实时监控培养基的状态,操作简单快速,升降装置可上下调整培养基混合罐的高度,方便装液或者维修,放液时调高升降装置,利用培养基的本身重力即可完成放液,多个灌装头可以同时完成多个培养瓶的灌装,提高了工作效率;集液槽底部倾斜,将遗漏的培养基转移到培养基回收罐中,防止了浪费也保证了灌装台的整洁。培养基回收罐中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可以加热,以防止培养基凝固,在培养基回收罐的底部设置有轮体,方便运输。本技术的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大大降低了百合育种工作中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批量大量进行相关工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灌装台和灌装头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包括培养基混合罐1、灌装台2、培养基回收罐3和升降装置4;培养基混合罐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座101、罐体102和上盖103,罐体102内部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104、第一搅拌叶片105和第二搅拌叶片106,底座101内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108、第二驱动装置109,第一搅拌叶片105和第一驱动装置108相连,第二搅拌叶片106与第二驱动装置109相连,在罐体102的下部设置有出液口110;出液口110连接出液总管111,出液总管111通过转换头112连接多个分装管113的一端,多个分装管113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架114上,在固定架114上固定有多个灌装头115,每个灌装头115分别连接一个分装管113;升降装置4设置在培养基混合罐1的下部;灌装台2设置在靠近出液口110的位置,包括台面201和设置在台面201上的集液槽202,集液槽202设置在灌装头115的下部,集液槽202的底板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培养基回收罐3与集液槽202相连。第一加热装置104可控温控时,升降装置4可上下调整培养基混合罐1的高度,方便装液或者维修,放液时调高升降装置4,利用培养基的本身重力即可完成放液,多个灌装头115可以同时完成多个培养瓶的灌装,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结构即可完成本技术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又给出了以下优选方案:第一加热装置104设置在罐体102的中部,第一搅拌叶片105设置在罐体102的下部,第二搅拌叶片106设置在罐体102的中上部。两个一上一下的第一搅拌叶片105和第二搅拌叶片106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培养基的均匀。分装管113和灌装头115的数量均为6个;在罐体10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底座101上设置有显示屏116和多个操作按钮107,在底座101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显示屏116、操作按钮107、第一加热装置104、温度传感器、第一驱动装置108和第二驱动装置109相连。显示屏116实时监控培养基的状态,操作简单快速。在培养基回收罐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301,可以加热,以防止培养基凝固。在出液总管111和多个分装管113上分别设置有阀门,可以分别控制培养基的量;集液槽202的底板沿长度方向倾斜角度为3度,将遗漏的培养基转移到培养基回收罐3中,防止了浪费也保证了灌装台2的整洁。第一驱动装置108和第二驱动装置109均为电机。在上盖103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密封圈,防止热量散发,在培养基回收罐3的底部设置有轮体302,方便运输。出液总管111为软管,罐体10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方便观察培养基的状态,以指导操作。本技术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调低升降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基混合罐(1)、灌装台(2)、培养基回收罐(3)和升降装置(4);所述培养基混合罐(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座(101)、罐体(102)和上盖(103),所述罐体(102)内部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104)、第一搅拌叶片(105)和第二搅拌叶片(106),所述底座(101)内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108)、第二驱动装置(109),所述第一搅拌叶片(105)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08)相连,所述第二搅拌叶片(106)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09)相连,在所述罐体(102)的下部设置有出液口(110);所述出液口(110)连接出液总管(111),所述出液总管(111)通过转换头(112)连接多个分装管(113)的一端,多个所述分装管(113)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架(114)上,在所述固定架(114)上固定有多个灌装头(115),每个所述灌装头(115)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分装管(113);所述升降装置(4)设置在所述培养基混合罐(1)的下部;所述灌装台(2)设置在靠近所述出液口(110)的位置,包括台面(201)和设置在所述台面(201)上的集液槽(202),所述集液槽(202)设置在所述灌装头(115)的下部,所述集液槽(202)的底板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培养基回收罐(3)与所述集液槽(20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基混合罐(1)、灌装台(2)、培养基回收罐(3)和升降装置(4);所述培养基混合罐(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座(101)、罐体(102)和上盖(103),所述罐体(102)内部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104)、第一搅拌叶片(105)和第二搅拌叶片(106),所述底座(101)内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108)、第二驱动装置(109),所述第一搅拌叶片(105)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08)相连,所述第二搅拌叶片(106)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09)相连,在所述罐体(102)的下部设置有出液口(110);所述出液口(110)连接出液总管(111),所述出液总管(111)通过转换头(112)连接多个分装管(113)的一端,多个所述分装管(113)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架(114)上,在所述固定架(114)上固定有多个灌装头(115),每个所述灌装头(115)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分装管(113);所述升降装置(4)设置在所述培养基混合罐(1)的下部;所述灌装台(2)设置在靠近所述出液口(110)的位置,包括台面(201)和设置在所述台面(201)上的集液槽(202),所述集液槽(202)设置在所述灌装头(115)的下部,所述集液槽(202)的底板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培养基回收罐(3)与所述集液槽(20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百合培养基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04)设置在所述罐体(102)的中部,所述第一搅拌叶片(105)设置在所述罐体(102)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海杜运鹏陈绪清杨凤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