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822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可调节式婴儿车,包括:底座(1)、支撑机构、转动机构和座椅(2),支撑机构和转动机构都设置于底座(1)上,且支撑机构铰接于座椅(2)的一侧,转动机构铰接于座椅(2)的另一侧,转动机构带动座椅(2)以支撑机构与座椅(2)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该可调节式婴儿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婴儿车中的婴儿无法看到外界的风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实现座椅的旋转从而形成一个角度,方便婴儿对车外观望。

Adjustable baby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djustable baby carriag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1), a rotating mechanism and seat mechanism and a support (2), a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a rotat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on the base (1), and the support is hinged to the seat (2) on one side of the rotating mechanism is hinged on the seat (2) on the other one side of the rotat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seat (2) to support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seat (2) of the joint rotation center of rotation. The adjustable baby carriage overcomes the fact that the babies in the baby carriage can not see the external scenery in the prior art. The rotation of the seat can be realized by the device of the utility device so as to form an angle to facilitate the appearance of the baby to the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式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的智能化,具体地,涉及可调节式婴儿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传统行业正在越来越多的被来自互联网和智能概念渗透,物联网和智能硬件设备正走入寻常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婴儿车作为婴儿车行业的最新细分领域,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分别在电子消费品市场和传统婴儿车市场逐渐兴起。这一转变对中国的婴儿车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许多中国的传统箱包厂商也正在谋求向智能箱包的转型。目前智能婴儿车具备的主要功能有GPS定位,充电,称重等等。这些功能都可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婴儿车的智能化也将成为婴儿车行业的必然选择。现有的婴儿车功能较单一,婴儿在车里面只能平躺着,无法看到外界的风景,为了方便婴儿可以看到外界的风景,亟需对婴儿车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婴儿车,该可调节式婴儿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婴儿车中的婴儿无法看到外界的风景,通过本技术的装置可以实现座椅的旋转从而形成一个角度,方便婴儿对车外观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婴儿车,该可调节式婴儿车包括:底座、支撑机构、转动机构和座椅,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转动机构都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机构铰接于所述座椅的一侧,所述转动机构铰接于所述座椅的另一侧,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座椅以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座椅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都固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座椅的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于所述座椅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对称的第二外侧面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多根水平方向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多根所述加强筋相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手持端。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转臂、减速器、驱动电机、电源、正反转开关和固定杆,所述转臂能够沿长度方向伸缩,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转轴以带动所述转轴沿所述转轴的侧面的周向方向自由转动,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同轴设置;所述转轴的侧面固接于所述转臂的一端,所述转臂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座椅的侧面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杆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正反转开关电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电源,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进行正反转。优选地,所述转臂铰接于所述座椅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座椅的位置相间隔,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座椅的侧面的中心点的两侧。优选地,该可调节式婴儿车还包括:安全带,所述安全带设置于所述座椅的内表面上。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可调节式婴儿车实现了座椅的调节,对于操作者而言,只需对婴儿车进行人工操作,对座椅旋转一定的角度,无论是需要什么样的角度,都可以达到,从而方便了婴儿对婴儿车外部的观望,提高了婴儿的趣味性。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节式婴儿车的具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座椅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第一连杆6安全带7加强筋8转臂9驱动电机10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婴儿车,该可调节式婴儿车包括:底座1、支撑机构、转动机构和座椅2,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转动机构都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支撑机构铰接于所述座椅2的一侧,所述转动机构铰接于所述座椅2的另一侧,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座椅2以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座椅2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可调节式婴儿车实现了座椅2的调节,对于操作者而言,只需对婴儿车进行人工操作,对座椅2旋转一定的角度,无论是需要什么样的角度,都可以达到,从而方便了婴儿对婴儿车外部的观望,提高了婴儿的趣味性。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中,为了提高本技术的适用范围,特别使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实现。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机构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4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4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4都固接于所述底座1;所述第一支撑杆3通过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杆5铰接于所述座椅2的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二支撑杆4通过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于所述座椅2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对称的第二外侧面上。通过两边分别设置的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可以实现座椅2的支撑,方便对座椅2进行调节,也提高了整个婴儿车的稳定性,可以将整个装置固定住,便于对于婴儿车的推动。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可以包括:多根水平方向设置的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4;多根所述加强筋7相间隔设置。通过多根水平方向设置的加强筋7,可以加强整个装置的强度,防止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发生晃动,提高了整个婴儿车的安全性,也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稳定。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上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手持端。为了方便操作者对婴儿车进行推动,当然为了防止整个装置发生打滑,可以在手持端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机构可以包括:转轴、转臂8、减速器、驱动电机9、电源、正反转开关和固定杆10,所述转臂8能够沿长度方向伸缩,所述驱动电机9的转轴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转轴以带动所述转轴沿所述转轴的侧面的周向方向自由转动,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同轴设置;所述转轴的侧面固接于所述转臂8的一端,所述转臂8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座椅2的侧面上;所述驱动电机9通过固定杆10连接于所述底座1;所述正反转开关电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9和所述电源,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9进行正反转。通过转轴、转臂8、减速器、驱动电机9、电源、正反转开关和固定杆10可以实现座椅2的转动,并且从另一端实现了整个装置的固定,通过驱动电机9的设置,可以实现转动的自动化,无需手动操作,只需操作正反转开关即可实现。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臂8铰接于所述座椅2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连杆5铰接于所述座椅2的位置相间隔,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座椅2的侧面的中心点的两侧。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将转臂8与座椅2连接的位置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调节式婴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可调节式婴儿车包括:底座(1)、支撑机构、转动机构和座椅(2),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转动机构都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支撑机构铰接于所述座椅(2)的一侧,所述转动机构铰接于所述座椅(2)的另一侧,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座椅(2)以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座椅(2)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可调节式婴儿车包括:底座(1)、支撑机构、转动机构和座椅(2),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转动机构都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支撑机构铰接于所述座椅(2)的一侧,所述转动机构铰接于所述座椅(2)的另一侧,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座椅(2)以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座椅(2)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4)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4)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4)都固接于所述底座(1);所述第一支撑杆(3)通过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杆(5)铰接于所述座椅(2)的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二支撑杆(4)通过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于所述座椅(2)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对称的第二外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多根水平方向设置的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4);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弢廖文龙黄定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酷哇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