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避障的移动广告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734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移动广告牌,包括小车,小车上竖直安装有立柱,立柱顶部安装有至少两块LED显示屏,小车内安装有微控制器、电源、电机和三个红外线传感器,微控制器分别与电机和红外线传感器相连接。该移动广告牌主要用于人流较为密集的大型商场或者广场,顶端的三块LED屏幕可以不间断地发布商家信息和促销广告,而底部的智能小车可以使整个广告牌在设定区域内自由移动,其避障模块也可以使其在遇到障碍物或者人群时自动躲避。在不影响人们正常行走的基础上,扩大广告的宣传面,方便工作人员。该移动广告牌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便捷性,在移动过程中不会撞到顾客或其他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动避障的移动广告牌
本技术属于广告设施
,涉及一种广告牌,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移动广告牌。
技术介绍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广告牌作为最常见的广告形式,通常固定安装于室内外。固定安装的广告牌容易被人忽视,往往不能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故而,出现了可移动的广告牌,能够在较大的区域内移动,引起人们的关注,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但现有的移动广告牌只能在没有路障的区域内移动,如果遇到障碍物,该移动广告牌就会停滞不前,影响广告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移动广告牌,能绕过移动区域内的障碍物,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移动广告牌,包括小车,小车上竖直安装有立柱,立柱顶部安装有至少两块LED显示屏,小车内安装有微控制器、电源、电机和三个红外线传感器,微控制器分别与电机和红外线传感器相连接。本技术移动广告牌将微控制器AT89S52与红外线传感器相结合,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主要用于人流较为密集的大型商场或者广场,顶端的三块LED屏幕可以不间断地发布商家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自动避障的移动广告牌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移动广告牌,包括小车(3),小车(3)上竖直安装有立柱(2),立柱(2)顶部安装有至少两块LED显示屏(5),其特征在于,小车(3)内安装有微控制器(8)、电源(9)、电机(10)和三个红外线传感器(7),微控制器(8)分别与电机(10)和红外线传感器(7)相连接;三个红外线传感器(7)分别安装于小车(3)车头的前、左、右三个位置,使用时,在小车(3)行进过程中三个红外线传感器(7)始终朝着小车(3)前进方向的前、左、右三个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移动广告牌,包括小车(3),小车(3)上竖直安装有立柱(2),立柱(2)顶部安装有至少两块LED显示屏(5),其特征在于,小车(3)内安装有微控制器(8)、电源(9)、电机(10)和三个红外线传感器(7),微控制器(8)分别与电机(10)和红外线传感器(7)相连接;三个红外线传感器(7)分别安装于小车(3)车头的前、左、右三个位置,使用时,在小车(3)行进过程中三个红外线传感器(7)始终朝着小车(3)前进方向的前、左、右三个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避障的移动广告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控制器(8)为第一芯片(U1),第一芯片(U1)的第9脚分别接按键(K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3)的负极,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按键(K1)的另一端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3)的正极均接电源VCC;第一芯片(U1)的第18脚分别接晶振(Y1)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19脚分别接晶振(Y1)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14脚和第24脚均接第二芯片(U2)的第10脚,第二芯片(U2)采用L293D电机驱动芯片,第一芯片(U1)的第15脚和23脚均接第二芯片(U2)的第15脚,第一芯片(U1)的第13脚和第27脚均接第二芯片(U2)的第IN2脚,第一芯片(U1)的第12脚和第28脚均接第二芯片(U2)的第IN1脚,第二芯片(U2)的第3脚分别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翔马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