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用雷达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864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用雷达接收装置,包括雷达接收装置本体,所述雷达接收装置本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底座外侧活动连接有操控杆,所述操控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操控把手,所述操控杆的另一端贯穿内壳并延伸至空腔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滚轮控制雷达接收装置的移动,通过操控把手控制滚轮的上下移动,通过操控把手使滚轮从出入口离开底座内,对雷达接收装置本体进行移动,通过操控把手使滚轮从出入口进入底座内,实现对滚轮的收纳,达到了便于移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雷达接收装置不方便进行移动影响雷达接收传输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用雷达接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雷达接收装置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用雷达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雷达的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是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方位、高度等信息。随时时代的发展,雷达已经运用在互联网技术上,用来传播或接收互联网信息。然而现有的雷达接收装置不方便进行移动,导致雷达装置接收信号较差时,不方便通过移动来增强信号接收能力,从而影响雷达的接收传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用雷达接收装置,具备便于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雷达接收装置不方便进行移动影响雷达接收传输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用雷达接收装置,包括雷达接收装置本体,所述雷达接收装置本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底座外侧活动连接有操控杆,所述操控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操控把手,所述操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移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用雷达接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移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用雷达接收装置,包括雷达接收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接收装置本体(1)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的内部设有内壳(13),所述内壳(1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4),所述底座(7)外侧活动连接有操控杆(12),所述操控杆(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操控把手(11),所述操控杆(12)的另一端贯穿内壳(13)并延伸至空腔(14)的内部,所述操控杆(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齿轮(24),所述第二横向齿轮(24)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横向齿轮(15),所述第一横向齿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7),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用雷达接收装置,包括雷达接收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接收装置本体(1)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的内部设有内壳(13),所述内壳(1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4),所述底座(7)外侧活动连接有操控杆(12),所述操控杆(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操控把手(11),所述操控杆(12)的另一端贯穿内壳(13)并延伸至空腔(14)的内部,所述操控杆(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齿轮(24),所述第二横向齿轮(24)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横向齿轮(15),所述第一横向齿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7),所述转动块(17)的外侧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0),所述固定座(2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轮(21),所述滚轮(2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轴(22),所述固定轴(22)与固定座(2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用雷达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信号传播装置(6),所述信号传播装置(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丁军史未名李播陈宏田郭娴李小波黄昌江张蒯孙政范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百恩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