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性模拟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857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3:46
一种气密性模拟测试装置,包括:操作台面、机箱及夹具台,机箱内部设有气缸,气缸的动力活塞杆从机箱的底端伸出,并在动力活塞杆末端固定有硅胶密封塞;夹具台上端面形成有工件槽,工件槽内底面设置有气嘴,气嘴通过其底端的通气管与气压检测机、气泵相连接,工件槽内底面围绕气嘴设有凸起的密封胶圈;工件槽内装有测试工件,测试工件包括:中部开圆口的方形金属件以及装在圆口中的圆形金属件,圆形金属件的中心位置留有对接硅胶密封塞的圆形孔位,方形金属件与圆形金属件之间形成有亦被密封胶圈围绕的塑胶连接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要前期做好测试工件进行检测即可,使用方便,既能保证后期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又能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密性模拟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密性模拟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机金属件表面纳米化处理技术发展迅速,金属表面形成纳米级孔洞后,通过注塑成型工艺,金属与塑胶紧密结合,此前通常需要做强度测试和剪切力测试。现在的生产中,对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手机和智能手表等领域,金属表面纳米化处理后的气密性要求标准非常高,通常金属与塑胶结合部除了强度测试和剪切力测试外,还要通过一定的气压测试。然而,产品成形后再做气密性测试,尤其在批量生产后,如果气密性不合格,则产品需要重新生产,既浪费大量成本又浪费很多时间。而且,不同金属材质纳米化处理后如果不生产就不能及时看到效果,对生产周期的影响很大。因此,亟需一种经过纳米化处理后的金属与塑胶结合部的气密性模拟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密性模拟测试装置,只要前期做好测试工件进行检测即可,使用方便。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密性模拟测试装置,包括:操作台面、位于操作台面正上方的机箱以及设于操作台面上的夹具台,所述机箱内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动力活塞杆从机箱的底端伸出,并在动力活塞杆末端固定有硅胶密封塞;所述夹具台上端面形成有工件槽,工件槽内底面设置有气嘴,气嘴通过其底端的通气管与气压检测机、气泵相连接,工件槽内底面围绕气嘴还设有凸起的环形密封胶圈;所述工件槽内装有测试工件,测试工件包括:中部开圆口的方形金属件以及装在方形金属件圆口中的圆形金属件,圆形金属件的中心位置留有对接硅胶密封塞的圆形孔位,方形金属件与圆形金属件之间形成有被密封胶圈围绕的塑胶连接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工件槽外边缘对称形成有“U”形限位块。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操作台面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机箱通过支撑柱安装在操作台面的正上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方形金属件和圆形金属件采用铝合金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批量生产前只需对测试工件进行气密性测试,如果气密性测试通过,则相应的手机金属件就可以投入生产,如果气密性不达标,重新配制纳米化处理的药水和重做测试工件即可,既能保证后期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又能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气密性模拟测试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工件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夹具台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见图1,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设计的一种气密性模拟测试装置,其主要包括:操作台面1、机箱2、硅胶密封塞3、测试工件4以及夹具台5。操作台面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6,机箱2通过支撑柱6安装在操作台面1的正上方。机箱2为内部设有气缸和控制电路的方形盒体结构,该气缸的动力活塞杆从机箱2的底端伸出,并在动力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硅胶密封塞3,由气缸带动硅胶密封塞3上下运动。请参见图2,测试工件4包括:一个中部开圆口的方形铝件以及装在方形铝件圆口中的圆形铝件41,圆形铝件41的中心位置预留有圆形孔位42,方形铝件与圆形铝件41之间形成有环形塑胶连接部43,在方形铝件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螺丝孔,用于打螺丝定位在夹具台5上。在制作测试工件4时,要分别先将方形铝件和圆形铝件41进行纳米化处理,之后将圆形铝件41放入方形铝件的圆口中并通过塑胶注塑工艺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了测试工件4。测试工件4为铝结构件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手机金属件的材质制成相应的测试工件。请参见图3,夹具台5安装在操作台面1的上端,并位于硅胶密封塞3的正下方。夹具台5的上端面形成有工件槽51,工件槽51的形状与测试工件4的形状相对应,在工件槽51的外边缘对称形成有“U”形限位块52。工件槽51的内底面中部设置有气嘴53,气嘴53通过其底端的通气管与气压检测机、气泵(图中未标示)相连接。工件槽51的内底面还设置有凸起的环形密封胶圈54,密封胶圈54与气嘴53同心,且密封胶圈54的环大小要大于塑胶连接部43的大小。准备测试时,先将测试工件4放入工件槽51中,并打螺丝固定好,测试工件4的下表面抵接在凸出的密封胶圈54上,然后硅胶密封塞3由气缸带动下落封堵在测试工件4的圆形孔位42上,此时密封胶圈54与测试工件下表面和工件槽内底面所围成的腔即为密封腔,而塑胶连接部43正好被包围在密封腔中。测试时,气嘴53通过气泵开始通气加压,然后保压一定时间,以测试塑胶连接部43是否严密。气压检测机测试保压合格,即判定纳米化处理所形成的金属表面微孔洞符合要求,则对应的手机金属件可以投入生产;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重新配制纳米化处理药水,再制作新的测试工件进行上述测试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气密性模拟测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密性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面、位于操作台面正上方的机箱以及设于操作台面上的夹具台,所述机箱内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动力活塞杆从机箱的底端伸出,并在动力活塞杆末端固定有硅胶密封塞;所述夹具台上端面形成有工件槽,工件槽内底面设置有气嘴,气嘴通过其底端的通气管与气压检测机、气泵相连接,工件槽内底面围绕气嘴还设有凸起的环形密封胶圈;所述工件槽内装有测试工件,测试工件包括:中部开圆口的方形金属件以及装在方形金属件圆口中的圆形金属件,圆形金属件的中心位置留有对接硅胶密封塞的圆形孔位,方形金属件与圆形金属件之间形成有被密封胶圈围绕的塑胶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性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面、位于操作台面正上方的机箱以及设于操作台面上的夹具台,所述机箱内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动力活塞杆从机箱的底端伸出,并在动力活塞杆末端固定有硅胶密封塞;所述夹具台上端面形成有工件槽,工件槽内底面设置有气嘴,气嘴通过其底端的通气管与气压检测机、气泵相连接,工件槽内底面围绕气嘴还设有凸起的环形密封胶圈;所述工件槽内装有测试工件,测试工件包括:中部开圆口的方形金属件以及装在方形金属件圆口中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睿昌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