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852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装置,包括反应器,该反应器的上部有一个圆形开口,通过该圆形开口输入颗粒,还包括一个移动床形成部分,该部分配置在反应器上并且与反应器连通,以便通过在将颗粒散布成圆形的同时使颗粒下落到反应器中,这样使颗粒形成圆筒形高速移动床,还包括一个内部流体输入部分,其定位得可将喂入料喷射到经过反应器的圆筒形的移动床的整个上部外表面上,还包括一个内部流体输入部分,其定位得可将流体喷射到圆筒形移动床的与外表面对应的整个上部内表面上。(*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混合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个装置,用来将一种流体,如重油与一种颗粒,如被高温加热的催化剂进行混合。在已有公知的反应系统中,固体颗粒作为一种催化剂或加热介质与反应物接触。移动床型的反应器是这种反应系统的一个典型,该反应器被分类成一种采用浓缩流化床(气泡-流化床)的类型和另一种采用高速移动床(流化床)的类型。在高速移动床所用于的反应中,固体和气体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现在,在用于从一种喂入料,如重油生产汽油的流体催化裂解装置中,主要采用向上流动类型的高速移动床反应器,即所谓的“上升型”。该反应器能够以改善的催化剂性能来减少接触时间,从而加强了对最终产品的选择率和对不良的过度裂解反应的抑制。现在,对加强汽油或轻烯族烃的有选择性的生产有很强的需求,而且对于采用向下流动型的高速移动床反应器进行了一个调查,该反应器可以避免回混对改善选择率的不利影响。对于采用装备已有的向上流动型并具有高速移动床的反应器的流体催化裂解装置来说,其中的接触反应需要花几秒钟的时间。而生产轻烯烃的反应时间约需要减少0.1到1.5秒。为了在很短的反应时间内进行接触,在反应器的入口处迅速将喂入料与催化剂进行混合,并在此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置,用来将一种喂入料流体,如重油与一种使该流体在反应器中气化的催化剂颗粒进行混合,该装置包括所说反应器,所说反应器的上部有一个圆形开口,通过所说圆形开口输入所说颗粒,还包括一个移动床形成部分,该移动床形成部分配置在所说反应器上并且与所说反应器连通,以便在将颗粒散布成圆形的同时使颗粒下落到所说反应器中,这样使颗粒形成圆筒形高速移动床,还包括一个外部流体输入部分,该外部流体输入部分这样定位,以便将喂入料喷射到经过所说反应器的圆筒形的移动床的整个上部外表面上,还包括一个内部流体输入部分,该部分这样定位,以便将流体喷射到圆筒形移动床的与所说外表面对应的整个上部内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97-3-14 82372/97;JP 1997-3-14 82373/971.一种装置,用来将一种喂入料流体,如重油与一种使该流体在反应器中气化的催化剂颗粒进行混合,该装置包括所说反应器,所说反应器的上部有一个圆形开口,通过所说圆形开口输入所说颗粒,还包括一个移动床形成部分,该移动床形成部分配置在所说反应器上并且与所说反应器连通,以便在将颗粒散布成圆形的同时使颗粒下落到所说反应器中,这样使颗粒形成圆筒形高速移动床,还包括一个外部流体输入部分,该外部流体输入部分这样定位,以便将喂入料喷射到经过所说反应器的圆筒形的移动床的整个上部外表面上,还包括一个内部流体输入部分,该部分这样定位,以便将流体喷射到圆筒形移动床的与所说外表面对应的整个上部内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流化床形成部分包括一个控制部分,在此控制部分中通过流化颗粒形成流化床,并且通过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地散布颗粒来调整密度,一个圆筒形成管在该部分中限定了一个通道,该管的上端延伸到流化床的上部,其下端与所说反应器的所说圆形开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流化床形成部分包括一个控制部分,在此控制部分中,有在垂直方向上间隔相等的一组挡板,以便通过改变颗粒的流动方向,在圆周方向均匀地散布颗粒,一个圆筒形成管在该部分中的限定了一个通道,该管的上端延伸到流化床的上部,其下端与所说反应器的所说圆形开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外部流体输入部分包括一组外喷嘴,这些外喷嘴对着所说圆形开口的外表面,并且在圆周方向上以一定的间隔分隔开,以便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成15-75°的角度朝所说移动床喷射流体,还包括一组内喷嘴,这些内喷嘴对着所说圆形开口的内表面,并且在圆周方向上以一定的间隔分隔开,以便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成15-75°的角度朝所说移动床喷射流体。5.根据权利要求2和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圆筒形成部分有一个双层结构,该结构包括一个外管,移动床流过该外管,还包括一个内管,喂入料流过该内管。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田昭三藤山优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石三菱株式会社财团法人石油产业活性化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