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通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32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三通管,其结构包括一号三通管、一号三通管右接体、连接法兰、连接活法兰、二号三通管、二号三通管右接体、二号三通管下接体、二号三通管左接体、连接管道、挡板、一号三通管左接体,一号三通管通过连接管道与二号三通管相通,一号三通管包括一号三通管右接体与一号三通管左接体,一号三通管右接体与一号三通管左接体均与一号三通管连通形成T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设有的一号三通管与二号三通管,使安装该三通管的设备不需要特别定制一些昂贵的材料,并且在一号三通管与二号三通管的对接处设有的连接活法兰,可自动调节角度,打破使用局限性,提高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三通管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三通管,属于三通管领域。
技术介绍
三通管顾名思义就是有三个口子,也就是说一个进口,两个出口;或两个进口,一个出口,化工管件的一种,有T形与Y形,有等径管口,也有异径管口,用于三条相同或不同管路汇集处,其主要的作用是改变流体方向的。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1192632.3的一种三通管,包括主管和侧管,所述侧管位于所述主管的垂直平分线上,所述主管和所述侧管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和所述侧管的管壁内侧设有吸附层,该吸附层的存在能够辅助净水,同时防止冬季管内水流结冰,所述主管的垂直平分线位置设有缓冲凹槽,所述缓冲凹槽与所述主管内腔的交汇处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凹槽和所述缓冲层的存在能够在不减少管内水量的前提下缓冲水流对管壁的冲击力,避免管壁变形,从而延长三通管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无法自动调节角度,导致使用过程中具有局限性,影响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三通管,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自动调节角度,导致使用过程中具有局限性,影响使用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三通管,其结构包括一号三通管、一号三通管右接体、连接法兰、连接活法兰、二号三通管、二号三通管右接体、二号三通管下接体、二号三通管左接体、连接管道、挡板、一号三通管左接体,所述一号三通管通过连接管道与二号三通管相通,所述一号三通管包括一号三通管右接体与一号三通管左接体,所述一号三通管右接体与一号三通管左接体均与一号三通管连通形成T型结构,所述连接管道靠近一号三通管底端的位置上设有一个圆弧形状的凹陷,所述连接管道与二号三通管左接体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圆弧形状的凹陷,所述二号三通管包括二号三通管右接体、二号三通管下接体、二号三通管左接体,所述二号三通管右接体、二号三通管下接体、二号三通管左接体均与二号三通管连通形成T型结构,所述连接管道的中部设有连接法兰与连接活法兰。进一步地,所述二号三通管下接体上设有2个挡板,所述一号三通管的下端与连接管道对接。进一步地,所述二号三通管左接体上设有挡板,所述连接管道与二号三通管左接体对接。进一步地,所述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接管道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法兰与连接活法兰互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一号三通管与二号三通管采用金属材料所制,其运行阻力小不易堵料。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活法兰具有可调节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设有的一号三通管与二号三通管,使安装该三通管的设备不需要特别定制一些昂贵的材料,并且在一号三通管与二号三通管的对接处设有的连接活法兰,可自动调节角度,打破使用局限性,提高使用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一号三通管-1、一号三通管右接体-2、连接法兰-3、连接活法兰-4、二号三通管-5、二号三通管右接体-6、二号三通管下接体-7、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连接管道-9、挡板-10、一号三通管左接体-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三通管:其结构包括一号三通管1、一号三通管右接体2、连接法兰3、连接活法兰4、二号三通管5、二号三通管右接体6、二号三通管下接体7、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连接管道9、挡板10、一号三通管左接体11,所述一号三通管1通过连接管道9与二号三通管5相通,所述一号三通管1包括一号三通管右接体2与一号三通管左接体11,所述一号三通管右接体2与一号三通管左接体11均与一号三通管1连通形成T型结构,所述连接管道9靠近一号三通管1底端的位置上设有一个圆弧形状的凹陷,所述连接管道9与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圆弧形状的凹陷,所述二号三通管5包括二号三通管右接体6、二号三通管下接体7、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所述二号三通管右接体6、二号三通管下接体7、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均与二号三通管5连通形成T型结构,所述连接管道9的中部设有连接法兰3与连接活法兰4,所述二号三通管下接体7上设有2个挡板10,所述一号三通管1的下端与连接管道9对接,所述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上设有挡板10,所述连接管道9与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对接,所述挡板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接管道9的上端,所述连接法兰3与连接活法兰4互相平行,所述一号三通管1与二号三通管5采用金属材料所制,其运行阻力小不易堵料,所述连接活法兰4具有可调节性。在进行三通管的对接安装时,确定好的一号三通管1没有损坏的情况下通过一号三通管1的下端与连接管道9对接后,确定该连接处的密封性,再将连接管道9的另一端口与二号三通管5进行密封对接,确保在进行流体传输的时候不会渗漏,对接成功后,连接管道9上通过固定住连接法兰3,使其密封连接结合起来,在保证无渗漏的情况,便可以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接活法兰4调整该连接的角度,提高使用效率。本技术所述的连接法兰3就是把两个管道、管件或器材,先各自固定在一个法兰盘上,然后在两个法兰盘之间加上法兰垫,最后用螺栓将两个法兰盘拉紧使其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可拆卸的接头。本技术的一号三通管1、一号三通管右接体2、连接法兰3、连接活法兰4、二号三通管5、二号三通管右接体6、二号三通管下接体7、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连接管道9、挡板10、一号三通管左接体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自动调节角度,导致使用过程中具有局限性,影响使用效率,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不需要特别定制一些昂贵的材料,并且在一号三通管与二号三通管的对接处设有的连接活法兰,可自动调节角度,打破使用局限性,提高使用效率,具体如下所述:所述一号三通管1通过连接管道9与二号三通管5相通,所述一号三通管1包括一号三通管右接体2与一号三通管左接体11,所述一号三通管右接体2与一号三通管左接体11均与一号三通管1连通形成T型结构,所述连接管道9靠近一号三通管1底端的位置上设有一个圆弧形状的凹陷,所述连接管道9与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圆弧形状的凹陷,所述二号三通管5包括二号三通管右接体6、二号三通管下接体7、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所述二号三通管右接体6、二号三通管下接体7、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均与二号三通管5连通形成T型结构,所述连接管道9的中部设有连接法兰3与连接活法兰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三通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三通管,其结构包括一号三通管(1)、一号三通管右接体(2)、连接法兰(3)、连接活法兰(4)、二号三通管(5)、二号三通管右接体(6)、二号三通管下接体(7)、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连接管道(9)、挡板(10)、一号三通管左接体(11),所述一号三通管(1)通过连接管道(9)与二号三通管(5)相通,所述一号三通管(1)包括一号三通管右接体(2)与一号三通管左接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三通管右接体(2)与一号三通管左接体(11)均与一号三通管(1)连通形成T型结构,所述连接管道(9)靠近一号三通管(1)底端的位置上设有一个圆弧形状的凹陷,所述连接管道(9)与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圆弧形状的凹陷;所述二号三通管(5)包括二号三通管右接体(6)、二号三通管下接体(7)、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所述二号三通管右接体(6)、二号三通管下接体(7)、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均与二号三通管(5)连通形成T型结构,所述连接管道(9)的中部设有连接法兰(3)与连接活法兰(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通管,其结构包括一号三通管(1)、一号三通管右接体(2)、连接法兰(3)、连接活法兰(4)、二号三通管(5)、二号三通管右接体(6)、二号三通管下接体(7)、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连接管道(9)、挡板(10)、一号三通管左接体(11),所述一号三通管(1)通过连接管道(9)与二号三通管(5)相通,所述一号三通管(1)包括一号三通管右接体(2)与一号三通管左接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三通管右接体(2)与一号三通管左接体(11)均与一号三通管(1)连通形成T型结构,所述连接管道(9)靠近一号三通管(1)底端的位置上设有一个圆弧形状的凹陷,所述连接管道(9)与二号三通管左接体(8)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圆弧形状的凹陷;所述二号三通管(5)包括二号三通管右接体(6)、二号三通管下接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文全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佛欣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