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底管道缺陷修复工具
本技术涉及海底管道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海底管道缺陷修复工具,尤其适用于深水环境下水下机器人(ROV)的操作。
技术介绍
海底管道堪称经济“命脉”,其安全性直接影响着能源生产效率。海洋环境的复杂性、随机性使得海底管道在服役过程中经常会因腐蚀、裂纹和第三方损害等造成小型缺陷,严重的会引发海洋油气资源泄露,给环境和经济带来不利后果。在深水环境下对海底管道的缺陷部位进行修复时,存在如下问题:(1)能见度低、海流活跃、沉积物多样等不利人工下潜操作的海洋环境;(2)作业时间短,海洋环境下环氧树脂不能与淡水或者盐水共存,预留修复时间短;(3)人体下潜深度有限;(4)所选择的修复材料必须是环境友好型的。在海底管道修复领域,现有技术中已经有相关的成果,但是存在着可操作性差、工程适用性低、不适用于深海等不足。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海底管道缺陷修复工具,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底管道缺陷修复工具,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可操作性差、工程适用性低、不适于深海等问题,该修复工具由水下机器人(ROV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底管道缺陷修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管道缺陷修复工具包括能由水下机器人操控的、且能夹持海底待修复管道的夹紧模块结构,所述夹紧模块结构的一侧连接有能在所述海底待修复管道的缺陷区形成涂覆层的涂覆模块结构,所述涂覆模块结构能周向开合地套设于所述海底待修复管道的外壁上、且能沿所述海底待修复管道的轴向移动,所述涂覆模块结构远离所述夹紧模块结构的一侧连接有能在所述涂覆层上形成缠绕层的缠绕模块结构,所述缠绕模块结构能沿所述海底待修复管道的轴向移动、且能绕所述海底待修复管道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底管道缺陷修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管道缺陷修复工具包括能由水下机器人操控的、且能夹持海底待修复管道的夹紧模块结构,所述夹紧模块结构的一侧连接有能在所述海底待修复管道的缺陷区形成涂覆层的涂覆模块结构,所述涂覆模块结构能周向开合地套设于所述海底待修复管道的外壁上、且能沿所述海底待修复管道的轴向移动,所述涂覆模块结构远离所述夹紧模块结构的一侧连接有能在所述涂覆层上形成缠绕层的缠绕模块结构,所述缠绕模块结构能沿所述海底待修复管道的轴向移动、且能绕所述海底待修复管道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管道缺陷修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模块结构为夹紧钳结构,所述夹紧模块结构包括一端连接的上钳和下钳,所述下钳能沿所述上钳的一端移动、且能固定夹紧所述海底待修复管道,所述上钳包括能卡套于所述海底待修复管道上的上钳爪,所述上钳爪的一侧连接所述涂覆模块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管道缺陷修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钳包括下钳爪,所述下钳爪的一端设置有下钳连接部,所述上钳爪的一端设置有上钳连接部,所述下钳连接部插设于所述上钳连接部内、且能沿所述上钳连接部移动;所述上钳连接部上自外而内的插设有能带动所述下钳移动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底端穿设通过所述下钳连接部后套设有夹紧弹簧,所述夹紧弹簧的两端分别顶抵于所述下钳连接部的底面下方和所述上钳连接部的底面上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管道缺陷修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模块结构包括涂覆套筒本体,所述涂覆套筒本体至少由两个能沿周向旋转打开、且能沿周向固定连接的瓣体构成;所述涂覆套筒本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轴向两端封闭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海底待修复管道的外壁之间构成环形涂层空间;至少一个所述瓣体的外壁上设有能绕所述瓣体旋转、且能卡止固定的涂覆材料盛放容器,所述涂覆材料盛放容器与所述瓣体的外壁相抵靠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涂覆材料流出孔,所述瓣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能连通所述涂覆材料流出孔和所述环形涂层空间的涂覆材料流入孔,所述涂覆材料盛放容器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允许气体单向排出的排气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底管道缺陷修复工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继俊,雍倩文,刘栋梁,康凯,张航远,汪颖,张赢今,王丽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