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送货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8095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宇送货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箱,包括箱体、抓取机构和输送装置,箱体上设有存取物件的存取口;输送装置和抓取机构均设置在箱体内,并分别连接有控制其动作的驱动机构;输送装置的进出端与存取口对应设置;所述抓取机构与输送装置配合动作,用于将输送装置上的物件存放至储盒内;箱体内侧壁上布置有若干容纳空间大小不一的储盒,相邻布置的两储盒可分割/合并成两个/一个容纳空间;通过将储盒巧妙设计并结合机械手与输送装置在投递箱内的结构设计,该智能快递投递箱空间利用率高,能够快速的响应并存取物件,存取物件效率高,其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适合大批量生产组装使用,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宇送货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存储箱体,特别一种楼宇送货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箱。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的提供,电子商务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也带动了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高效、快捷已经成为现代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的代名词,给予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现有的写字楼、商务中心等高层楼宇,聚集了大多数白领阶层,人员密集电梯缺乏问题严重,同时日常的快递、包裹、外卖等需求量旺盛。而现有高端写字楼或商务中心,是不允许快递人员进入办公区或进入楼宇中,使得送货方式普遍采用两种实现:一是在楼宇或写字楼的底层安装智能快递柜,如速递易等设置,送货人员将快递或包裹置于该智能快递柜,由智能快递柜通知收货人前往提取,收货人需要亲自下楼至智能快递柜,因电梯缺乏在上下楼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二是送货人员在楼宇或写字楼的底层,通知收货人前往收取,同理,收货人也需要亲自下楼耗费大量的时间。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自动送货机器人等得以飞速发展,但是现有的自动送货机器人仍然是将货物从分流中心送至楼宇的底层,再通知收货人提取,收货人仍然存在下楼耗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因此如何解决物流最后“100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楼宇送货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宇送货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抓取机构(3)和输送装置(4),所述箱体(1)上设有存取物件的存取口;所述输送装置(4)和抓取机构(3)均设置在箱体(1)内,并分别连接有控制其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输送装置(4)的进出端与存取口对应设置;所述抓取机构(3)与输送装置(4)配合动作,用于将输送装置(4)上的物件存放至储盒(2)内;所述箱体(1)内侧壁上布置有若干容纳空间大小不一的储盒(2),相邻布置的两储盒(2)可分割/合并成两个/一个容纳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宇送货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抓取机构(3)和输送装置(4),所述箱体(1)上设有存取物件的存取口;所述输送装置(4)和抓取机构(3)均设置在箱体(1)内,并分别连接有控制其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输送装置(4)的进出端与存取口对应设置;所述抓取机构(3)与输送装置(4)配合动作,用于将输送装置(4)上的物件存放至储盒(2)内;所述箱体(1)内侧壁上布置有若干容纳空间大小不一的储盒(2),相邻布置的两储盒(2)可分割/合并成两个/一个容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送货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盒(2)分层布置在箱体(1)内,同一层上的储盒(2)容纳体积相同,且该层上相邻的储盒(2)之间通过分隔板(22)隔开;所述分隔板(22)为活动板,能够将两相邻的储盒(2)空间合并为一个容纳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宇送货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盒(2)包括固定隔板(21)和分隔板(22);所述固定板竖直安装在箱体(1)上,相邻的固定板之间均匀布置有若干分隔板(22),将两固定板之间的空间分割为若干容纳空间;所述分隔板(22)的一侧通过转轴(23)与固定隔板(21)互动连接;所述转轴(23)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转轴(23)带动分隔板(22)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宇送货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隔板(22)的另一侧可通过弹性挡板(25)搭接在对应的固定隔板(21)上,所述固定隔板(21)上设有锐角型斜槽(24),弹性挡板(25)的一端与斜槽(24)活动连接;所述弹性挡板(25)与斜槽(24)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26)。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楼宇送货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3)包括滑块一(31)、机械手(32)和丝杆一(33);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横向水平布置的滑槽一(7);所述丝杆一(33)位于滑槽一(7)内,其一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连接,另一端与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杆一(33)与滑块一(31)配合连接,并在其转动下带动滑块一(31)在丝杆一(33)的轴线上移动;所述滑块一(31)与滑槽一(7)滑动卡接;所述机械手(32)与滑块一(31)连接,机械手(32)可转动、伸缩和弯折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九十度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