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瑞娟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064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内承载板,所述内承载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外承载板,所述内承载板的两侧均贯穿至外承载板的内腔,所述内承载板顶部的表面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外承载板顶部表面的内侧开设有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拉柄、外承载板、内承载板、拉杆、滑杆、滑轮、第一滑槽、固定孔、内六角螺栓和螺栓孔的配合使用,可对支撑架的支撑面积进行有效调整,这样支撑架的使用效率更高,解决了支撑架在使用时,因建筑钢构的大小不同,支撑架的支撑面积无法调整,从而导致支撑架不能对不同面积的建筑钢构,进行有效支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支撑架
,具体为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通常都会使用到支撑架对建筑钢构进行支撑,但目前市场上现有支撑架的支撑面积都无法调整,这样当建筑钢构的大小不同时,支撑架的支撑面积无法调整,从而导致支撑架不能对不同面积的建筑钢构,进行有效支撑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支撑架的使用效率,给使用者的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具备支撑面积可调节的优点,解决了支撑架不能对不同面积的建筑钢构,进行有效支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内承载板,所述内承载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外承载板,所述内承载板的两侧均贯穿至外承载板的内腔,所述内承载板顶部的表面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外承载板顶部表面的内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腔设置有内六角螺栓,所述内六角螺栓的底部贯穿外承载板并延伸至螺栓孔的内腔与螺栓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外承载板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设置有滑轮,所述内承载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滑轮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所述外承载板的外侧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侧设置有拉柄。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部通过支架活动连接有滚轮,且支架的内侧设置有与滚轮配合使用的卡块。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斜杆,所述斜杆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外承载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优选的,所述滑轮的表面与第一滑槽的连接处设置有耐磨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拉柄、外承载板、内承载板、拉杆、滑杆、滑轮、第一滑槽、固定孔、内六角螺栓和螺栓孔的配合使用,可对支撑架的支撑面积进行有效调整,这样支撑架的使用效率更高,解决了支撑架在使用时,因建筑钢构的大小不同,支撑架的支撑面积无法调整,从而导致支撑架不能对不同面积的建筑钢构,进行有效支撑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支撑架的使用效率,适合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斜杆,可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避免了支撑架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问题,通过滚轮,可对支撑架进行快速有效的移动,避免了支撑架在移动时,出现移动缓慢的问题,通过支撑杆、滑块和第二滑槽的配合,可对外承载板进行有效的支撑,提高了支撑架的支撑强度,通过电动伸缩杆,可对支撑架的高度进行有效调整,这样支撑架可对不同高度的建筑钢构进行有效支撑,提高了支撑架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承载板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A-A放大图。图中:1底座、2斜杆、3电动伸缩杆、4支撑杆、5滑块、6拉柄、7外承载板、8内承载板、9拉杆、10滑杆、11滑轮、12第一滑槽、13第二滑槽、14固定孔、15内六角螺栓、16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斜杆2,斜杆2远离电动伸缩杆3的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通过斜杆2,可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避免了支撑架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问题,通过电动伸缩杆3,可对支撑架的高度进行有效调整,这样支撑架可对不同高度的建筑钢构进行有效支撑,提高了支撑架的通用性,电动伸缩杆3的顶部设置有内承载板8,内承载板8的两侧均设置有外承载板7,内承载板8的两侧均贯穿至外承载板7的内腔,内承载板8顶部的表面开设有螺栓孔16,外承载板7顶部表面的内侧开设有固定孔14,固定孔14的内腔设置有内六角螺栓15,内六角螺栓15的底部贯穿外承载板7并延伸至螺栓孔16的内腔与螺栓孔16的内腔螺纹连接,外承载板7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滑杆10,滑杆10的顶部设置有滑轮11,内承载板8的底部开设有与滑轮11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12,滑轮11的表面与第一滑槽12的连接处设置有耐磨层,外承载板7的外侧设置有拉杆9,拉杆9的外侧设置有拉柄6,通过设置拉柄6、外承载板7、内承载板8、拉杆9、滑杆10、滑轮11、第一滑槽12、固定孔14、内六角螺栓15和螺栓孔16的配合使用,可对支撑架的支撑面积进行有效调整,这样支撑架的使用效率更高,解决了支撑架在使用时,因建筑钢构的大小不同,支撑架的支撑面积无法调整,从而导致支撑架不能对不同面积的建筑钢构,进行有效支撑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支撑架的使用效率,适合推广使用,电动伸缩杆3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远离电动伸缩杆3的一端设置有滑块5,外承载板7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5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13,通过支撑杆4、滑块5和第二滑槽13的配合,可对外承载板7进行有效的支撑,提高了支撑架的支撑强度,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部通过支架活动连接有滚轮,且支架的内侧设置有与滚轮配合使用的卡块,通过滚轮,可对支撑架进行快速有效的移动,避免了支撑架在移动时,出现移动缓慢的问题。使用时,当支撑架的面积需要调整时,将内六角螺栓15从螺栓孔16内取出,然后拉动拉柄6,当外承载板7调整到使用者需要的位置时,在将内六角螺栓15放入螺栓孔16内,进行固定。综上所述:该建筑钢构支撑架,通过设置拉柄6、外承载板7、内承载板8、拉杆9、滑杆10、滑轮11、第一滑槽12、固定孔14、内六角螺栓15和螺栓孔16的配合使用,解决了支撑架不能对不同面积的建筑钢构,进行有效支撑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顶部设置有内承载板(8),所述内承载板(8)的两侧均设置有外承载板(7),所述内承载板(8)的两侧均贯穿至外承载板(7)的内腔,所述内承载板(8)顶部的表面开设有螺栓孔(16),所述外承载板(7)顶部表面的内侧开设有固定孔(14),所述固定孔(14)的内腔设置有内六角螺栓(15),所述内六角螺栓(15)的底部贯穿外承载板(7)并延伸至螺栓孔(16)的内腔与螺栓孔(16)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外承载板(7)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的顶部设置有滑轮(11),所述内承载板(8)的底部开设有与滑轮(11)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12),所述外承载板(7)的外侧设置有拉杆(9),所述拉杆(9)的外侧设置有拉柄(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顶部设置有内承载板(8),所述内承载板(8)的两侧均设置有外承载板(7),所述内承载板(8)的两侧均贯穿至外承载板(7)的内腔,所述内承载板(8)顶部的表面开设有螺栓孔(16),所述外承载板(7)顶部表面的内侧开设有固定孔(14),所述固定孔(14)的内腔设置有内六角螺栓(15),所述内六角螺栓(15)的底部贯穿外承载板(7)并延伸至螺栓孔(16)的内腔与螺栓孔(16)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外承载板(7)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的顶部设置有滑轮(11),所述内承载板(8)的底部开设有与滑轮(11)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12),所述外承载板(7)的外侧设置有拉杆(9),所述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瑞娟
申请(专利权)人:胡瑞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