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斗杆加强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96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斗杆加强筋,包括设置于斗杆加强板(3)上的若干加强筋(1),所述加强筋(1)沿长度方向两侧开有若干第一凹槽(4)和/或所述加强筋(1)沿长度方向中间开有若干第二凹槽(6),所述第二凹槽(6)内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凹槽(4)旁边的加强板(3)上和/或所述通孔下方的所述加强板(3)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2)穿过所述螺纹孔后紧固,所述固定螺栓(2)的螺栓头(5)的一侧下表面搭接在所述第一凹槽(4)上或者所述固定螺栓(2)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螺纹孔后紧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斗杆加强筋,有效解决了加强筋无法拆卸更换问题。

An assembled stiffener of bucket r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ssembling type bucket rod reinforcement, is arranged in the bucket rod reinforcing plate (3) of the plurality of reinforcing ribs (1), the reinforcing rib (1)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groove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n both sides (4) and / or the reinforcing rib (1) along the length the direction of the middl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cond grooves (6), the second groove (6) is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hole, the first groove (4) side of the reinforcing plate (3) and / or the through hole below the reinforcing plate (3) is provided with a thread hole, the fixing the bolt (2) through the threaded hole after fastening, the fixing bolt (2) of the bolt head (5) of the lower surface side lap in the first groove (4) or the fixed bolt (2)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s and screw holes after fasten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ssembly type stiffener for the bucket rod, which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reinforcement can not be disassembled and repla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斗杆加强筋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斗杆加强筋,属于挖掘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加强筋是挖机斗杆中常见的组成结构,尤其对于20吨级及以上吨位的挖机,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加强筋的存在,能够进一步对斗杆箱体进行加强,在挖掘过程中也能作为承力结构,对斗杆下封板进行一定保护。但一般的斗杆加强筋都是以满焊或断续焊的形式与斗杆下封板或加强板相连,当加强筋变形损坏或斗杆整体需要返修时,由于焊接面积较大,很难将加强筋取下更换新件,造成返修上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强筋以装配方式与斗杆下封板相连接,解决了加强筋无法拆卸更换问题的配式斗杆加强筋;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栓头沉于加强筋表面下方,不易被物料砸坏,延长了螺栓的更换周期和使用寿命的装配式斗杆加强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斗杆加强筋,包括设置于斗杆加强板上的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长度方向两侧开有若干第一凹槽和/或所述加强筋沿长度方向中间开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凹槽旁边的加强板上和/或所述通孔下方的所述加强板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后紧固,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栓头的一侧下表面搭接在所述第一凹槽上或者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螺纹孔后紧固,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栓头的下表面四周均搭接在所述第二凹槽上。所述第一凹槽为半圆弧型,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与所述加强筋的侧边相平齐。所述固定螺栓包括内六角螺钉。所述第二凹槽包括圆形或椭圆形,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央。所述螺栓头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加强筋的两末端逐渐变薄,所述加强筋的末端为圆角。加强筋沿加强板长度方向放置。每个螺纹孔处用相应规格固定螺栓旋入,拧紧过程中,通过螺栓头凸出螺柱部分对加强筋的挤压,对加强筋进行固定。本技术在斗杆的下封板加强板上开一定数量的螺纹孔,在加强筋上开凹槽,通过螺栓压配的方式对加强筋进行固定,从而解决了加强筋无法拆卸更换的问题。本技术的装配型加强筋相较于一般的焊接型加强筋,便于安装、拆卸和更换。而且,加强筋所受力的方向一般为垂直于加强板方向,螺栓头沉于加强筋表面下方,不易被物料砸坏,延长了螺栓的更换周期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应用实例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中第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一种装配式斗杆加强筋,包括设置于斗杆加强板3上的若干加强筋1,所述加强筋1沿长度方向两侧开有若干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旁边的加强板3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2穿过所述螺纹孔后紧固,所述固定螺栓2的螺栓头5的一侧下表面搭接在所述第一凹槽4上。所述第一凹槽4为半圆弧型,所述第一凹槽4的开口与所述加强筋1的侧边相平齐。所述固定螺栓2包括内六角螺钉。所述螺栓头5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4的深度。所述加强筋1的两末端逐渐变薄,所述加强筋1的末端为圆角。实施例2:如图7所示,一种装配式斗杆加强筋,包括设置于斗杆加强板3上的若干加强筋1,所述加强筋1沿长度方向中间开有若干第二凹槽6,所述第二凹槽6内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下方的所述加强板3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2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螺纹孔后紧固,所述固定螺栓2的螺栓头5的下表面四周均搭接在所述第二凹槽6上。所述固定螺栓2包括内六角螺钉。所述第二凹槽6为圆形,且直径大于螺栓头5直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6的中央。所述螺栓头5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6的深度。所述加强筋1的两末端逐渐变薄,所述加强筋1的末端为圆角。实施例3:如图1~图7所示,一种装配式斗杆加强筋,包括设置于斗杆加强板3上的若干加强筋1,所述加强筋1沿长度方向两侧开有若干第一凹槽4,以及所述加强筋1沿长度方向中间开有若干第二凹槽6,所述第二凹槽6内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凹槽4旁边的加强板3上和所述通孔下方的所述加强板3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2穿过所述螺纹孔后紧固,所述固定螺栓2的螺栓头5的一侧下表面搭接在所述第一凹槽4上,以及其他的所述固定螺栓2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螺纹孔后紧固,所述固定螺栓2的螺栓头5的下表面四周均搭接在所述第二凹槽6上。所述第一凹槽4为半圆弧型,所述第一凹槽4的开口与所述加强筋1的侧边相平齐。所述固定螺栓2包括内六角螺钉。所述第二凹槽6为椭圆形,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6的中央。所述螺栓头5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4或第二凹槽6的深度。所述加强筋1的两末端逐渐变薄,所述加强筋1的末端为圆角。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装配式斗杆加强筋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斗杆加强筋,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斗杆加强板(3)上的若干加强筋(1),所述加强筋(1)沿长度方向两侧开有若干第一凹槽(4)和/或所述加强筋(1)沿长度方向中间开有若干第二凹槽(6),所述第二凹槽(6)内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凹槽(4)旁边的加强板(3)上和/或所述通孔下方的所述加强板(3)上开有螺纹孔,固定螺栓(2)穿过所述螺纹孔后紧固,所述固定螺栓(2)的螺栓头(5)的一侧下表面搭接在所述第一凹槽(4)上或者所述固定螺栓(2)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螺纹孔后紧固,所述固定螺栓(2)的螺栓头(5)的下表面四周均搭接在所述第二凹槽(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斗杆加强筋,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斗杆加强板(3)上的若干加强筋(1),所述加强筋(1)沿长度方向两侧开有若干第一凹槽(4)和/或所述加强筋(1)沿长度方向中间开有若干第二凹槽(6),所述第二凹槽(6)内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凹槽(4)旁边的加强板(3)上和/或所述通孔下方的所述加强板(3)上开有螺纹孔,固定螺栓(2)穿过所述螺纹孔后紧固,所述固定螺栓(2)的螺栓头(5)的一侧下表面搭接在所述第一凹槽(4)上或者所述固定螺栓(2)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螺纹孔后紧固,所述固定螺栓(2)的螺栓头(5)的下表面四周均搭接在所述第二凹槽(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存珍马瑞永王全永历娜朱金孟杨裕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