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折光效果的装饰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31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饰膜,尤其是一种具有折光效果的装饰膜,属于装饰膜技术领域。一种具有折光效果的装饰膜,包括折光压纹层、胶粘层和底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光压纹层为采用UV材料并经过模压定型而成的凹凸面层,所述折光压纹层、胶粘层、底膜层依次叠合,胶粘层将折光压纹层和底膜层粘合固定,所述底膜层承托压纹层和胶粘层。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的特点。

Decorative film with the effect of refra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corative film, in particular a decorative film with a refraction effec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ecorative film. A decorative film with the refraction effect, including refraction embossing layer, adhesive layer and the bottom lay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onvex surface layer of the refraction embossing layer is made of UV material and through molding and the refraction embossing layer, adhesive layer and bottom layer are laminated, adhesive layer the refraction embossing layer and the bottom layer is bonded and fixed, the bottom layer supporting the embossing layer and adhesive layer. The production cost is low and the process is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折光效果的装饰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饰膜,尤其是一种具有折光效果的装饰膜。属于装饰膜

技术介绍
目前装饰膜的折光纹理效果不明显,其问题在于:折光纹理层为单一的层状物料,该层状物料层形状单一、纹理单薄折光效果不明显。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折光效果的装饰膜,具有制造工艺简单、多层设计且成本低的折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饰膜的折光纹理层为单一的层状物料,该层状物料层形状单一、纹理单薄折光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折光效果的装饰膜,具有UV膜表面形成深浅明显的凹凸面并且具有光线阻隔层从而实现折光效果明显,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具有折光效果的装饰膜,包括折光压纹层、胶粘层和底膜层,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折光压纹层为模压定型而成的凹凸面层,所述折光压纹层、胶粘层、底膜层依次叠合,胶粘层将折光压纹层和底膜层粘合固定,所述底膜层承托折光压纹层和胶粘层。折光压纹层可采用UV材料制成。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进一步地,还包括光线阻隔层,所述光线阻隔层紧密贴合于折光压纹层下方,光线阻隔层为金属油墨涂层或电镀色层。进一步地,还包括面膜层,所述面膜层为PET材料,面膜层紧密贴合于折光压纹层上。进一步地,所述面膜层与折光压纹层之间还具有印刷层,所述印刷层为印刷油墨的涂层,印刷层涂布在面膜层上。进一步地,所述面膜层上方还紧密贴合第二折光压纹层。进一步地,所述折光压纹层所采用的UV材料主要由聚合性预聚物、感光性单体、光引发剂、助剂、阻聚剂组成。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折光压纹层所采用的UV材料主要由纯丙烯酸酯、胺改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附着力促进剂、稳定剂组合、光引发剂体系、助剂体系、腊、气相二氧化硅组成。进一步地,所述UV材料由纯丙烯酸酯45%、胺改性丙烯酸酯5%、聚氨酯丙烯酸酯20%、附着力促进剂20%、稳定剂组合1%、光引发剂体系5%、助剂体系1%、腊1%、气相二氧化硅2%组成。本技术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UV涂料并通过模压模具使UV涂料上形成深浅明显的凹凸面层,形成折光明显的折光压纹层。折光压纹层通过胶粘层与底膜层贴合成装饰膜,装饰膜由于折光压纹层的凹凸面形成使用者观察到的立体视觉效果。光线阻隔层为金属油墨涂层或电镀色层,折光压纹层配合金属油墨或电镀着色,能展现锐利的金属折光效果。通过在现有的UV材料中筛选出主要由纯丙烯酸酯45%、胺改性丙烯酸酯5%、聚氨酯丙烯酸酯20%、附着力促进剂20%、稳定剂组合1%、光引发剂体系5%、助剂体系1%、腊1%、气相二氧化硅2%的UV材料组成。通过该组分形成的UV材料其固化定型效果好、柔顺性高、附着力好、热稳定性强、聚合性能显著、固化效果好,制造容易。UV材料对模压模具没有附着力,而对承印物有良好附着力,当流动涂料被模压模具挤压定型成纹后,形成深浅明显的折光压纹层。通过第二折光压纹层与折光压纹层双层组合,能够大大增强折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1的层状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1或2的折光压纹层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1下面结合本实施例以及附图1至2具体阐述本技术:本实施例中,包括折光压纹层1.4、胶粘层1.6和底膜层1.7,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光压纹层1.4为采用UV材料并经过模压定型而成的凹凸面层,所述折光压纹层1.4、胶粘层1.6、底膜层1.7依次叠合,胶粘层1.6将折光压纹层1.4和底膜层1.7粘合固定,所述底膜层1.7承托折光压纹层1.4和胶粘层1.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光线阻隔层1.5,所述光线阻隔层1.5紧密贴合于折光压纹层1.4下方,光线阻隔层1.5为电镀色层。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面膜层1.2,所述面膜层1.2为PET材料,面膜层1.2紧密贴合于折光压纹层1.4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面膜层1.2与折光压纹层1.4之间还具有印刷层1.3,所述印刷层1.3为印刷油墨的涂层,印刷层1.3涂布在面膜层1.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面膜层1.2上方还紧密贴合第二折光压纹层1.1。本实施例中,所述UV材料由纯丙烯酸酯45%、胺改性丙烯酸酯5%、聚氨酯丙烯酸酯20%、附着力促进剂20%、稳定剂组合1%、光引发剂体系5%、助剂体系1%、腊1%、气相二氧化硅2%组成。本实施例原理:本技术中所提及的组分以及组分配比均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UV材料—如表一所示表一根据材料的固有性质,其组合物具备其中所包含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UV材料是指由聚氨酯丙烯酸等聚合性预聚物,感光性单体,光引发剂,助剂,阻聚剂组成的UV涂料层。其中,模压模具压印在UV材料上是由于所选组分使UV材料整体对模压模具没有附着力,而对承印物即底膜或者面膜层具有良好附着力,当流动涂料被模压模具挤压成纹后,经过UV固化工艺,所压的纹理被完全定形,信息纹被转移过来。以下表二,是参照图1对各层材料的组成物质一览表二参照图2,折光效果是由于UV材料被挤压固化后形成凹凸纹理,观测者在不同角度下看到视觉差异引起的效果,该工艺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镜面、镭射、猫眼、水立方、几何纹、曲线棱镜、柱面光栅、微透镜等丰富的纹路,制造灵活,使用范围广。本实施例中,折光压纹层和第二折光压纹层都是折光结构层,其可以同时使用、相互叠合使用也可区分使用。面膜层主要成分为PET材料,其作为装饰膜的重要载体,油墨形成印刷层,被印刷到面膜层的表面,以便进行一下步工艺。光线阻隔层,通过真空电镀层或印刷金属油墨层而实现金属效果与遮蔽作用,由于折光压纹层和第二折光压纹层会被其它透明的层填纹,所以当加载一层光线阻隔层在折光压纹层下方,可以充分反射光线甚至实现镜面银效果,增强立体感。如表三、表四所示:表三其中,镜面油墨配方:成分类别含量9117树脂PU树脂12%正丙酯溶剂78%SX710银浆银浆10%表四胶粘层,胶粘层是把其上的整个装饰层与介质膜利用涂布、复合工艺,复合在一起。底膜层起遮盖和热压粘合等功能作用,这个结构层可以使用油墨、PVC、高分子等材料。本技术中所提及的组分以及组分配比均为现有技术。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具有折光效果的装饰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折光效果的装饰膜,包括折光压纹层(1.4)、胶粘层(1.6)和底膜层(1.7),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光压纹层(1.4)为经过模压定型而成的凹凸面层,所述折光压纹层(1.4)、胶粘层(1.6)、底膜层(1.7)依次叠合,胶粘层(1.6)将折光压纹层(1.4)和底膜层(1.7)粘合固定,所述底膜层(1.7)承托折光压纹层(1.4)和胶粘层(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折光效果的装饰膜,包括折光压纹层(1.4)、胶粘层(1.6)和底膜层(1.7),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光压纹层(1.4)为经过模压定型而成的凹凸面层,所述折光压纹层(1.4)、胶粘层(1.6)、底膜层(1.7)依次叠合,胶粘层(1.6)将折光压纹层(1.4)和底膜层(1.7)粘合固定,所述底膜层(1.7)承托折光压纹层(1.4)和胶粘层(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折光效果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线阻隔层(1.5),所述光线阻隔层(1.5)紧密贴合于折光压纹层(1.4)下方,光线阻隔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宝丽马彩膜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