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输送斜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00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输送斜槽,属于粉体物料输送装置技术领域,所述空气输送斜槽包括上箱体、下箱体、纤维透气层、气流控制板以及筛网,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扣接组成传送通道,所述纤维透气层、所述气流控制板以及所述筛网将所述传送通道分隔成上方的送料室和下方的吹风室,所述气流控制板具有靠近所述筛网一侧的上表面以及靠近所述纤维透气层一侧的下表面,所述气流控制板中设置有多个锥形通孔,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小于其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输送斜槽中设置有气流控制板,可以提高吹风速率,进而提高粉体物料的输送效率。

An air conveying chut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ir conveying chute, which belongs to the powder material conveying device technical field, wherein the air conveying chute comprises an upper box and a lower box, breathable layer, fiber board and airflow control screen, the upper box and the lower box body buckled composition transfer channel, the fiber layer, the air permeability the control board and the screen will be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 is divided into a blowing chamber above the feeding chamber and below, the air control plate is close to the side of the screen on the surface and near the side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ber layer permeability, the gas flow control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ical hole aperture, the conical surface of the through holes on the upper side is smaller than its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surfac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air conveying chute of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n airflow control panel, which can improve the blow speed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conveying efficiency of the powder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输送斜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体物料输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输送斜槽。
技术介绍
空气输送斜槽是用于传输水泥、粉煤灰等易流态化的粉状物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粮食、冶金、建材等行业的粉体物料的传送。现有的空气输送斜槽一般由上箱体和下箱体连接而成,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设置有透气层。利用现有的空气输送斜槽进行粉体物料的传输过程中,粉体的流动性差,输送效率一般。如何设计一种高输送效率的空气输送斜槽,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输送斜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输送斜槽,所述空气输送斜槽包括上箱体、下箱体、纤维透气层、气流控制板以及筛网,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扣接组成传送通道,所述下箱体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之间设置有依次层叠的所述纤维透气层、所述气流控制板以及所述筛网,所述纤维透气层、所述气流控制板以及所述筛网各自的侧边容置于所述下箱体的所述凹槽中,所述纤维透气层、所述气流控制板以及所述筛网将所述传送通道分隔成上方的送料室和下方的吹风室,所述上箱体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上翻边,所述下箱体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下翻边,所述气流控制板具有靠近所述筛网一侧的上表面以及靠近所述纤维透气层一侧的下表面,所述气流控制板中设置有多个锥形通孔,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小于其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作为优选,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与其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的比值为1:2-6。作为优选,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为500微米-2000微米,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为1000-4000微米。作为优选,所述纤维透气层、所述气流控制板以及所述筛网三者的侧边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容置于所述下箱体的所述凹槽中。作为优选,所述上翻边和所述下翻边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各自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膜。作为优选,所述气流控制板为塑料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输送斜槽中在纤维透气层上设置有气流控制板,且在气流控制板上设置有锥形通孔,压缩空气在通过锥形通孔进入送料室时,由于锥形通孔的存在,使得压缩空气在离开锥形通孔时的速率大于进入锥形通孔时的速率,进而可以提高粉体的流动性,同时通过进一步优化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与其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的比值,并优化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和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的具体的数值,得到合适吹风速度和吹风面积,有效提高粉体的流动性,进而提高粉体物料的输送效率。通过在气流控制板上设置筛网,可以避免大颗粒的粉体堵塞气流控制板的锥形通孔,而密封条的设置可以避免压缩空气从侧边进入送料室,进而保证空气输送斜槽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输送斜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气流控制板的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气流控制板的正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输送斜槽,所述空气输送斜槽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纤维透气层5、气流控制板6以及筛网8,所述上箱体1和所述下箱体2扣接组成传送通道,所述下箱体2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上箱体1和所述下箱体2之间设置有依次层叠的所述纤维透气层5、所述气流控制板6以及所述筛网8,所述纤维透气层5、所述气流控制板6以及所述筛网8各自的侧边容置于所述下箱体2的所述凹槽中,所述纤维透气层5、所述气流控制板6以及所述筛网8将所述传送通道分隔成上方的送料室和下方的吹风室,所述上箱体1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上翻边3,所述下箱体2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下翻边4,所述气流控制板6具有靠近所述筛网8一侧的上表面以及靠近所述纤维透气层5一侧的下表面,所述气流控制板6中设置有多个锥形通孔7,所述锥形通孔7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小于其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其中,所述锥形通孔7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与其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的比值为1:2-6,所述锥形通孔7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为500微米-2000微米,所述锥形通孔7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为1000-4000微米。所述纤维透气层5、所述气流控制板6以及所述筛网8三者的侧边设置有密封条9,所述密封条9容置于所述下箱体的所述凹槽中。所述上翻边3和所述下翻边4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所述上箱体1和所述下箱体2各自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膜。所述气流控制板6为塑料板。实施例1参见图1-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输送斜槽,所述空气输送斜槽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纤维透气层5、气流控制板6以及筛网8,所述上箱体1和所述下箱体2扣接组成传送通道,所述下箱体2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上箱体1和所述下箱体2之间设置有依次层叠的所述纤维透气层5、所述气流控制板6以及所述筛网8,所述纤维透气层5、所述气流控制板6以及所述筛网8各自的侧边容置于所述下箱体2的所述凹槽中,所述纤维透气层5、所述气流控制板6以及所述筛网8将所述传送通道分隔成上方的送料室和下方的吹风室,所述上箱体1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上翻边3,所述下箱体2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下翻边4,所述气流控制板6具有靠近所述筛网8一侧的上表面以及靠近所述纤维透气层5一侧的下表面,所述气流控制板6中设置有多个锥形通孔7,所述锥形通孔7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小于其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其中,所述锥形通孔7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与其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的比值为1:3,所述锥形通孔7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为1000微米,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为3000微米。所述纤维透气层5、所述气流控制板6以及所述筛网8三者的侧边设置有密封条9,所述密封条9容置于所述下箱体的所述凹槽中。所述上翻边3和所述下翻边4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所述上箱体1和所述下箱体2各自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膜。所述气流控制板6为塑料板。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输送斜槽中在纤维透气层上设置有气流控制板,且在气流控制板上设置有锥形通孔,压缩空气在通过锥形通孔进入送料室时,由于锥形通孔的存在,使得压缩空气在离开锥形通孔时的速率大于进入锥形通孔时的速率,进而可以提高粉体的流动性,同时通过进一步优化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与其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的比值,并优化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和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的具体的数值,得到合适吹风速度和吹风面积,有效提高粉体的流动性,进而提高粉体物料的输送效率。通过在气流控制板上设置筛网,可以避免大颗粒的粉体堵塞气流控制板的锥形通孔,而密封条的设置可以避免压缩空气从侧边进入送料室,进而保证空气输送斜槽的正常工作。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气输送斜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输送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送斜槽包括上箱体、下箱体、纤维透气层、气流控制板以及筛网,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扣接组成传送通道,所述下箱体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之间设置有依次层叠的所述纤维透气层、所述气流控制板以及所述筛网,所述纤维透气层、所述气流控制板以及所述筛网各自的侧边容置于所述下箱体的所述凹槽中,所述纤维透气层、所述气流控制板以及所述筛网将所述传送通道分隔成上方的送料室和下方的吹风室,所述上箱体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上翻边,所述下箱体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下翻边,所述气流控制板具有靠近所述筛网一侧的上表面以及靠近所述纤维透气层一侧的下表面,所述气流控制板中设置有多个锥形通孔,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小于其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输送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送斜槽包括上箱体、下箱体、纤维透气层、气流控制板以及筛网,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扣接组成传送通道,所述下箱体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之间设置有依次层叠的所述纤维透气层、所述气流控制板以及所述筛网,所述纤维透气层、所述气流控制板以及所述筛网各自的侧边容置于所述下箱体的所述凹槽中,所述纤维透气层、所述气流控制板以及所述筛网将所述传送通道分隔成上方的送料室和下方的吹风室,所述上箱体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上翻边,所述下箱体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下翻边,所述气流控制板具有靠近所述筛网一侧的上表面以及靠近所述纤维透气层一侧的下表面,所述气流控制板中设置有多个锥形通孔,所述锥形通孔在所述上表面侧的孔径小于其在所述下表面侧的孔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祥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晨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