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6212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其包括金属线底盘、感应金属线、第一铁氧体和中心加热组件,所述感应金属线盘绕在所述金属线底盘上,所述第一铁氧体安装在所述金属线底盘底部且位于所述感应金属线的下方,所述中心加热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金属线底盘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加热组件包括第二铁氧体、上层感应金属线、下层感应金属线和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下层感应金属线盘绕在所述绕线盘的第二安装面上,所述第二铁氧体设置于所述绕线盘中心,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绕制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且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以所述第二铁氧体为对称中心绕制。该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具有加热均匀且无缝全区加热的优点。

An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etal wire chassis, induction metal wire, first ferrite and central heating component, the induction wire coil chassis on the metal line, the first ferrit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chassis and the metal wire is positioned on the induction wire below, the central heating assembly is detachably installed in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chassis of the metal wire, the central heating assembly includes second ferrite, the upper and lower metal line induction induction metal wire and wire reel, the reel includes a first mounting surface and a second mounting surface, wherein the lower induction the metal wire is coiled on the coiling plate second arranged on the second ferrite set winding disk in the center, the upper induction wire wound on the first mounting surface and the upper metal induction The line is made of the second ferrite as the center of symmetry. The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uniform heating and seamless heating in the whole reg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感应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感应线圈金属线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常规电饭煲、电磁炉等家用电器中大多采用微波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中的电磁加热线圈盘对食物进行加热和烹饪。电磁线圈盘加热是基于磁场感应涡流原理,利用高频交变电流通过环形线圈,从而产生封闭的磁场,当磁力线通过导磁锅具的底部,会产生无数小涡流对锅具进行加热。线圈盘是各种微波加热家用电器最重要的部件,不但影响着电器的制造成本,也是决定家用电器品质的关键因素。现有的电磁加热线圈均绕制在同一平面内,具体为外层线圈包围着内层线圈逐层进行缠绕,所以该中电磁加热线圈的中心部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空白部分,从而导致锅具中心部位发热量小,中心出现加热盲区,而烹饪时,食物主要是集中在锅具中部,导致使用者在烹饪时效果不好,长期以来人们通过改变线圈的位置、缠绕方法,设置配合磁条等途径来改善锅具加热和烹饪时中心温度不够的问题,但均不理想。采用电磁线圈盘加热其均匀性对加热和烹饪水、汤等低稠度、高流动性物质(食物)的影响较小,但在加热和烹饪米饭等高稠度、流动性差的食物及烙饼等时,加热时的不均匀性对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磁炉而言却是致命的,电饭煲、电压力锅极易将米饭烧糊或夹生,而电磁炉受热不均匀,有局部高温,空锅时局部小点能烧红,因而所烙的饼则焦黄不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无缝全区加热、加热均匀的感应加热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其包括金属线底盘、感应金属线、第一铁氧体和中心加热组件,所述感应金属线盘绕在所述金属线底盘上,所述第一铁氧体安装在所述金属线底盘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感应金属线的下方,所述中心加热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金属线底盘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加热组件包括第二铁氧体、上层感应金属线、下层感应金属线和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下层感应金属线盘绕在所述绕线盘的第二安装面上,所述第二铁氧体设置于所述绕线盘中心,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绕制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且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以所述第二铁氧体为对称中心绕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绕线盘的第二安装面的径向方向上设有多个绕线槽,所述下层感应金属线穿过所述绕线槽绕制在所述绕线盘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绕线盘的边缘设有多个沿所述绕线盘圆周方向上分布的固定齿,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绕制在所述固定齿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铁氧体包括横铁氧体和竖铁氧体,所述横铁氧体与所述竖铁氧体呈“T”形或“U”形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铁氧体为锥形结构,所述绕线盘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铁氧体贯穿在所述通孔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机、风机吊架和风道盖板,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风机吊架上,所述风机吊架设置在所述风道盖板的中心且所述风机吊架安装于所述中心加热组件的下方,所述风道盖板所述金属线底盘盖合且将所述感应金属线覆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风道盖板包括多个相同的风道分体板,多个所述风道分体板拼接而成所述风道盖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金属线底盘的边缘设有用于固定加热锅具的金属定位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金属线底盘的径向方向上设置有多条线槽,所述线槽长边方向分布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加热金属线卡合在所述固定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金属线底盘包括多个相同的底盘分体板,多个所述底盘分体板的边缘设有卡合结构,多个所述底盘分体板通过所述卡合结构组合形成所述金属线底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感应加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加热区域受热均匀、无缝全区加热:在所述感应金属线、所述金属线底盘的中部设置一个中心加热组件,中心加热组件包括第二铁氧体、上层感应金属线、下层感应金属线和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下层感应金属线盘绕在所述绕线盘的第二安装面上,所述第二铁氧体设置于所述绕线盘中心,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绕制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且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以所述第二铁氧体为对称中心绕制,中心加热组件的设置使得磁场的均匀分布,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感应加热金属线中部加热盲区的缺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应加热装置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心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的剖视图。其中,1-金属线底盘;2-感应金属线;3-中心加热组件;31-第二铁氧体;32-上层感应金属线;33-绕线盘;331-第一安装面;332-第二安装面;333-固定齿;334-绕线槽;34-下层感应金属线;4-第一铁氧体;5-散热组件;51-风道盖板;511-铝质屏蔽层;52-风机吊架;53-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其包括金属线底盘1、感应金属线2、第一铁氧体4和中心加热组件3,所述感应金属线2盘绕在所述金属线底盘1上,所述第一铁氧体4安装在所述金属线底盘1底部且位于所述感应金属线2的下方,所述中心加热组件3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金属线底盘1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加热组件3包括第二铁氧体31、上层感应金属线32、下层感应金属线34和绕线盘33,所述绕线盘33包括第一安装面331和第二安装面332,所述下层感应金属线34盘绕在所述绕线盘33的第二安装面332上,所述第二铁氧体31设置于所述绕线盘33中心,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32绕制在所述第一安装面331上且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32以所述第二铁氧体31为对称中心绕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感应加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加热区域受热均匀、无缝全区加热:在所述感应金属线2、所述金属线底盘1的中部设置一个中心加热组件3,中心加热组件3包括第二铁氧体31、上层感应金属线32、下层感应金属线34和绕线盘33,所述绕线盘33包括第一安装面331和第二安装面332,所述下层感应金属线34盘绕在所述绕线盘33的第二安装面332上,所述第二铁氧体设置于所述绕线盘33中心,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32绕制在所述第一安装面331上且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32以所述第二铁氧体31为对称中心绕制,中心加热组件3的设置使得磁场的均匀分布,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感应加热金属线中部加热盲区的缺点。更佳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盘33的第二安装面332的径向方向上设有多个绕线槽334,所述下层感应金属线34穿过所述绕线槽334绕制在所述绕线盘33上。该绕线槽334从绕线盘33的中部向边缘径向方向呈长条形分布,具体的,可以设为四条绕线槽334,四条绕线槽334两两之间呈90度夹角设置,绕线槽334还分有多个小卡槽,下层感应金属线34卡合在所述小卡槽内以实现固定的效果。更佳地,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感应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线底盘、感应金属线、第一铁氧体和中心加热组件,所述感应金属线盘绕在所述金属线底盘上,所述第一铁氧体安装在所述金属线底盘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感应金属线的下方,所述中心加热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金属线底盘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加热组件包括第二铁氧体、上层感应金属线、下层感应金属线和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下层感应金属线盘绕在所述绕线盘的第二安装面上,所述第二铁氧体设置于所述绕线盘中心,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绕制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且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以所述第二铁氧体为对称中心绕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线底盘、感应金属线、第一铁氧体和中心加热组件,所述感应金属线盘绕在所述金属线底盘上,所述第一铁氧体安装在所述金属线底盘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感应金属线的下方,所述中心加热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金属线底盘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加热组件包括第二铁氧体、上层感应金属线、下层感应金属线和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下层感应金属线盘绕在所述绕线盘的第二安装面上,所述第二铁氧体设置于所述绕线盘中心,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绕制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且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以所述第二铁氧体为对称中心绕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的第二安装面的径向方向上设有多个绕线槽,所述下层感应金属线穿过所述绕线槽绕制在所述绕线盘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的边缘设有多个沿所述绕线盘圆周方向上分布的固定齿,所述上层感应金属线绕制在所述固定齿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铁氧体包括横铁氧体和竖铁氧体,所述横铁氧体与所述竖铁氧体呈“T”形或“U”形固定连接。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科倚信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