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uel cell module. The flow path using the fuel cell module form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as flow path, water and gas flow path and guide water communication passage, with respect to the flow path in the s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observed convex part, a convex shape of the square ends become is positioned along the flow path of the flow path assumed direction for the linear shape obtained by convex central imaginary plane side, end located on the convex side of the central part across the even pathways formed around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convex sh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14-167860所记载的燃料电池中,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两个面分别设置电极催化剂层,在它们的外侧层叠气体扩散层而形成膜电极接合体。另外,在膜电极接合体与隔离件之间配置有流路形成体。在上述流路形成体的膜电极接合体侧的面呈直线状地排列设置有多个槽状的气体流路,在流路形成体的隔离件侧的面(与形成气体流路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与气体流路隔着分隔壁而呈直线状地排列设置有多个导水路。气体流路是将反应气体向燃料电池供给的流路,导水路是将从燃料电池产生的生成水排出的流路。另外,切入形成有将气体流路与导水路连通的连通路(缝隙),通过膜电极接合体中的电极反应而生成的生成水经过该连通路而从气体流路向导水路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在日本特开2014-167860中,提出了在流路形成体形成将气体流路与导水路连通的连通路,经由该连通路使生成水向隔离件侧(导水路侧)移动而将生成水顺利排出的技术。但是,关于将在气体流路流动的气体积极地向电极(膜电极接合体)送入的流路形成体的形状没做任何考虑,在向电极的气体供给性的观点上需要改善。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模块,具备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与隔离件之间的流路形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形成体具有:气体流路,设置于在所述流路形成体的所述膜电极接合体侧的面排列设置的多个凸部间,向燃料电池供给气体;导水路,与所述气体流路相邻地设置于所述流路形成体的所述隔离件侧的面,将从所述燃料电池产生的生成水排出;及连通路,在形成所述凸部的分隔壁形成,将所述气体流路与所述导水路连通,在以相对于流路方向垂直的剖面观察所述凸部时,凸部外形的两端部的一方形成为位于比沿着流路方向将流路假定为直线形状而得到的假想面靠凸部中央侧处,在沿着流路方向观察所述凸部时,位于靠所述凸部中央侧处的部分隔着所述连通路 ...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13 JP 2016-0973061.一种燃料电池模块,具备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与隔离件之间的流路形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形成体具有:气体流路,设置于在所述流路形成体的所述膜电极接合体侧的面排列设置的多个凸部间,向燃料电池供给气体;导水路,与所述气体流路相邻地设置于所述流路形成体的所述隔离件侧的面,将从所述燃料电池产生的生成水排出;及连通路,在形成所述凸部的分隔壁形成,将所述气体流路与所述导水路连通,在以相对于流路方向垂直的剖面观察所述凸部时,凸部外形的两端部的一方形成为位于比沿着流路方向将流路假定为直线形状而得到的假想面靠凸部中央侧处,在沿着流路方向观察所述凸部时,位于靠所述凸部中央侧处的部分隔着所述连通路而形成于左右相反侧的凸部外形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路宏弥,柴田和则,冈部裕树,川尻浩右,二见论,桥本圭二,蟹江誉将,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