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成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562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虚拟成像显示装置,包括一上反射件、一下反射件及一位于所述上反射件与所述下反射件之间的显示屏,所述上反射件包括一上反射面且设有一第一缺口,所述下反射件包括一下反射面,所述显示屏发射的光线经过所述上反射面及所述下反射面反射后穿过所述第一缺口而汇集到一处,从而实现虚拟成像的功能。

A virtual imaging displ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irtual image display device includes a reflection member, a reflection member and a reflector positioned on the upper part and the lower reflection member of the display, the reflecting member includes a reflective surfac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ap, the lower reflection member comprises a reflection the display screen surface, light emitted by the reflection surface and the reflection mirror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first gap and together into one place, so as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virtual im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虚拟成像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虚拟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成像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成熟,虚拟设备从开始的概念设计到现在商业市场的运用,虚拟设备对人类的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就目前而言,虚拟设备通常是一种虚拟成像显示装置,其无法将实物的三维画面悬浮在空中而进行三维展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进行三维显示的虚拟成像显示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提供一种虚拟成像显示装置,包括一上反射件、一下反射件及一位于所述上反射件与所述下反射件之间的显示屏,所述上反射件包括一上反射面且设有一第一缺口,所述下反射件包括一下反射面,所述显示屏发射的光线经过所述上反射面及所述下反射面反射后穿过所述第一缺口而汇集到一处,从而实现虚拟成像的功能。优选的,所述上反射件以一竖直中心线为基准线,且以所述基准线为中心线对称而形成一凹形曲面结构,所述第一缺口开设在所述基准线处。优选的,所述下反射件以所述竖直中心线为基准线,且以所述基准线为中心线对称而形成一凹形曲面结构。优选的,所述上反射面具有一第一曲率,所述下反射面具有一第二曲率,所述第一曲率等于所述第二曲率。优选的,所述上反射面具有一第一曲率,所述下反射面具有一第二曲率,所述第一曲率小于所述第二曲率。优选的,所述上反射面具有一第一曲率,所述下反射面具有一第二曲率,所述第一曲率大于所述第二曲率。优选的,所述上反射面及所述下反射面均为镀膜镜面。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为一柔性显示屏,且为透明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以显示出动态图像、交互图像和色彩。优选的,所述下反射件设有一第二缺口,所述虚拟成像显示装置包括一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二缺口处,且与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虚拟成像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二缺口处且覆盖所述电源模组,所述底座用以支撑所述虚拟成像显示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虚拟成像显示装置通过将所述显示屏放置于所述上反射件及所述下反射件之间,并通过所述上反射件及所述下反射件之间的反射,使所述显示屏的图像实现三维显示的虚拟成像。附图说明图1为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虚拟成像显示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虚拟成像显示装置的光线追迹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虚拟成像显示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技术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技术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成像显示装置100。所述虚拟成像显示装置100包括一上反射件10、一下反射件20、一位于所述上反射件10与所述下反射件20之间的显示屏30及一电源模组(图中未视)。所述上反射件10以一竖直中心线OO’为基准线,且以所述基准线为中心对称而形成一凹形曲面结构。所述上反射件10包括有一上反射面11并在所述基准线处开设有一第一缺口12。所述上反射面11具有一第一曲率,并用以反射光线,所述第一缺口12用以让光线穿过。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反射面11为镀膜镜面。所述下反射件20以所述竖直中心线OO’为基准线,且以所述基准线为中心对称而形成一凹形曲面结构。所述下反射件20弯曲方向与所述上反射件10弯曲方向相反。所述下反射件20包括有一下反射面21并在所述基准线处开设有一第二缺口22,所述下反射面21具有一第二曲率并用以反射光线。所述下反射件20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反射件10两端固定连接,并形成一水平中心线PP’,所述上反射件10和所述下反射件20以所述水平中心线PP’为基准线呈上下对称结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反射面21为镀膜镜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率等于所述第二曲率。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调整虚拟成像的大小,所述第一曲率也可以大于所述第二曲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率也可以小于所述第二曲率。所述显示屏30为柔性显示屏,且为透明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30位于所述竖直中心线OO’上,且以竖直中心线OO’为中心对称形成一凹形曲面结构。所述显示屏20弯曲方向与所述上反射件10弯曲方向相反,且与所述下反射件20弯曲方向相同。所述显示屏30可以根据使用的场景不同进行显示画面定制,且可以显示出动态图像、交互图像和色彩。所述电源模组可安装在所述下反射件20的第二缺口22处并与所述显示屏30电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由曲面透明显示材料制成。请参阅图2,本技术的虚拟成像显示装置100的光线追迹图。所述虚拟成像显示装置100开启时,所述显示屏30朝四周发射光线,一光线41与一光线45为所述显示屏30处朝其中两个方向发射的光线。所述光线41与所述光线45发射到所述上反射件10的上反射面11,所述上反射面11将所述光线41及所述光线45反射至所述下反射件20的下反射面21上。所述下反射面21将所述光线41及所述光线45反射后穿过所述上反射件10的第一缺口12并在一汇集点50汇集,从而可以进行三维立体的显示图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反射面11及所述下反射面21可以分别通过改变所述第一曲率及所述第二曲率从而改变图像显示的位置与大小。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屏30显示静态的物体时,虚拟成像显示的画面也是静态的物体;当所述显示屏30显示动态的物体时,虚拟成像显示的画面也是动态的物体。本技术所述虚拟成像显示装置100通过将所述显示屏30放置于所述上反射件10及所述下反射件20之间,并通过所述上反射件10及所述下反射件20之间的反射,使所述显示屏30的图像能够实现三维显示的虚拟成像。请参阅图3,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成像显示装置100,所述虚拟成像显示装置100不仅包括一上反射件10、一下反射件20及一位于所述上反射件10与所述下反射件20之间的显示屏30,还包括一底座60,所述底座60安装在所述下反射件20的第二缺口22上,且覆盖住所述电源模组。所述底座60能够安置于任意一平面位置,从而支撑所述虚拟成像显示装置100。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虚拟成像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虚拟成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成像显示装置包括一上反射件、一下反射件及一位于所述上反射件与所述下反射件之间的显示屏,所述上反射件包括一上反射面且设有一第一缺口,所述下反射件包括一下反射面,所述显示屏发射的光线经过所述上反射面及所述下反射面反射后穿过所述第一缺口而汇集到一处,从而实现虚拟成像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成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成像显示装置包括一上反射件、一下反射件及一位于所述上反射件与所述下反射件之间的显示屏,所述上反射件包括一上反射面且设有一第一缺口,所述下反射件包括一下反射面,所述显示屏发射的光线经过所述上反射面及所述下反射面反射后穿过所述第一缺口而汇集到一处,从而实现虚拟成像的功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成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反射件以一竖直中心线为基准线,且以所述基准线为中心线对称而形成一凹形曲面结构,所述第一缺口开设在所述基准线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虚拟成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反射件以所述竖直中心线为基准线,且以所述基准线为中心线对称而形成一凹形曲面结构。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虚拟成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反射面具有一第一曲率,所述下反射面具有一第二曲率,所述第一曲率等于所述第二曲率。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虚拟成像显示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丽华郭雅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