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领域的综合能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532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建筑领域的综合能源系统,第三管、第四管、第五管和第六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开关阀;第一管的一端分别连接水冷却装置的出水端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的出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阀和第二阀;第二管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三阀和第四阀,另一端分别连接水冷却装置的进水端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的进水端;分水器通过第七管分别连接第七阀和第八阀,集水器通过第八管分别连接第五阀和第六阀;水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三管和第五管,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凝器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四管和第六管。利用一套系统,通过阀门切换实现了冬夏季制热与制冷的转换,并实现了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The utility model is a kind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third, fourth, fifth ends of pipe pipe and sixth pipes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on the two switch; the outlet of low temperature hot water supply device and the outlet end of the first pip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water cooling device, the other end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valves; one end of the second pip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and fourth valves, the water inlet end of the water inlet end and low temperature hot water supply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water cooling device; the water separato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eventh and eighth valves through seventh tube collecto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fth and sixth valves through eighth tube evaporator; water source heat pump through an in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pip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and fifth pipes, condenser water source heat pump through the inlet and outlet pip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ourth and sixth pipes. With a set of systems, the conversion of heat and refrigeration in winter and summer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switch of the valve,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any kinds of energy is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领域的综合能源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领域的综合能源系统。主要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空调能源利用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型建筑中央空调能源站,冬季用市政热源,夏季用冷却塔+冷水空调设备,该方式属于传统能源模式,能源消耗较大,既不经济,又不环保。冬夏季制热与制冷的转换依靠不同的设备系统,导致设备投入大,运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领域的综合能源系统,利用一套系统,通过阀门切换实现冬夏季制热与制冷的转换,并实现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建筑领域的综合能源系统,包括水冷却装置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管、第四管、第五管和第六管,第三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阀和第五阀,第四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阀和第六阀,第五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阀和第七阀,第六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四阀和第八阀;还包括带有第一泵的第一管,第一管的一端分别连接水冷却装置的出水端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的出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阀和第二阀;还包括第二管,它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三阀和第四阀,另一端分别连接水冷却装置的进水端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的进水端;还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冷水或者热水的分水器以及用于回收用户热水或者冷水的集水器,分水器通过第七管分别连接第七阀和第八阀,集水器通过带有第二泵的第八管分别连接第五阀和第六阀;还包括水源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三管和第五管,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凝器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四管和第六管。它还包括蓄热设备,蓄热设备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四管和第六管。它还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它的出水端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五管和第六管,它的进水端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三管和第四管。它还包括蓄冷装置,它通过第三泵和换热器分别连接第七管和第八管。本技术的经济效果在于:本技术充分利用夜间电网过剩的低谷电能,夏季利用消防水池做水蓄冷,白天高峰时做负荷补充,既节约投资,又可以减少运行费用,同时利用了低谷电能,既经济又环保;冬季利用固体蓄热设备蓄能,同时利用消防水池蓄低温热能,白天固体蓄热和水蓄热一起给建筑供热,同样经济环保。以23万㎡的建筑为例,本次技术专利技术,夏季比常规空调节约投资140万元,每季可以节约运行费84.8万元。冬季与空气源热泵方案比较,可以节约投资220万元,每季节约运行费316万元,冬季比传统市政每年可以节约480万元。工程整体投资节约360万元,每年可以节约运行费564.8万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本实施例包括水冷却装置1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2,所述的水冷却装置用于对循环水进行冷却,所述的低温热水供给装置用于提供20-30℃的热水,比如工业余热供给装置、污水或中水供给装置或者热源水井。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三管G3、第四管G4、第五管G5和第六管G6,第三管G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阀F1和第五阀F5,第四管G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阀F2和第六阀F6,第五管G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阀F3和第七阀F7,第六管G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四阀F4和第八阀F8。本实施例还包括带有第一泵3的第一管G1,第一管G1的一端分别连接水冷却装置1的出水端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2的出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阀F1和第二阀F2。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管G2,它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三阀F3和第四阀F4,另一端分别连接水冷却装置1的进水端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2的进水端。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冷水或者热水的分水器12以及用于回收用户热水或者冷水的集水器11,分水器12通过第七管G7分别连接第七阀F7和第八阀F8,集水器11通过带有第二泵9的第八管G8分别连接第五阀F5和第六阀F6,集水器11与第二泵9之间的管路连接有补水装置10用于向系统内补充消耗的水。本实施例还包括水源热泵机组5,水源热泵机组5的蒸发器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三管G3和第五管G5,水源热泵机组5的冷凝器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四管G4和第六管G6。冬季供热时,切断第一管G1和第二管G2与水冷却装置1之间的连接,打开第一阀F1、第三阀F3、第六阀F6和第八阀F8,并关闭第二阀F2、第四阀F4、第五阀F5和第七阀F7。启动第一泵3,低温热水供给装置2中的水进入水源热泵机组5放热后回到低温热水供给装置2形成水循环放热。启动第二泵9,集水器11中的低温水进入水源热泵机组5吸热后经第七管G7进入分水器12,通过用户用水和回水子系统形成水循环供热。夏季供冷时,切断第一管G1和第二管G2与低温热水供给装置2之间的连接并接通第一管G1和第二管G2与水冷却装置1之间的连接,打开第二阀F2、第四阀F4、第五阀F5和第七阀F7,并关闭第一阀F1、第三阀F3、第六阀F6和第八阀F8。启动第一泵3,经过水冷却装置1冷却的水进入水源热泵机组5吸热后回到水冷却装置1形成水循环放热。启动第二泵9,集水器11中的高温水进入水源热泵机组5放热后经第七管G7进入分水器12,通过用户用水和回水子系统形成水循环供冷。本实施例还进一步地包括蓄热设备4,它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四管G4和第六管G6。冬季供热时,蓄热设备4与水源热泵机组5形成并联关系,集水器11中的部分低温水经第八管G8进入水蓄热设备4吸热后经第七管G7进入分水器12。在系统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本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6,它的出水端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五管G5和第六管G6,它的进水端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三管G3和第四管G4。冬季供热时,空气源热泵机组6中的水通过第四管G4进入、第六管G6流出形成水循环补充供热,夏季供冷时,空气源热泵机组6中的水通过第三管G3进入、第五管G5流出形成水循环补充供冷。本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蓄冷装置7,它通过第三泵8和换热器分别连接第七管G7和第八管G8。夏季供冷期间,利用低估电能和热泵机组空闲时段制取冷水或冰并储藏于蓄冷装置7(比如消防水池)中,供冷时启动第三泵8,集水器11中的部分高温水经第八管G8进入所述换热器并通过换热器向冷水或冰中释放热量,降温后经第七管G7进入分水器12供冷。本技术打破传统的夏季冷水空调、冬季市政热网的模式,选用水源热泵设备、空气源热泵设备、固体蓄热设备、消防水池蓄冷及蓄热装置,满足建筑中央空调能源。、夏季供冷以23万㎡的综合办公楼为例,项目本身配套消防水池1000m³,夜间利用水冷螺杆空调设备给消防水池蓄冷,将消防水池温度蓄在4℃,白天按照14℃放完,消防水池可以蓄的冷量为:Q=1.163*1000*(14-4)=11630kW,白天按照4个小时的高峰放冷,每小时可以提供的冷量为11630÷4=2907kW,白天供冷模式: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消防蓄冷=建筑最大冷负荷。此种方式,可以节约1台制冷量为3000kW的水冷螺杆空调设备,可节省工程资金为140万元左右。消防蓄冷用低谷电能,烟台市峰电价格为1.22元/kWh,低谷电价格为0.41元/kWh,蓄冷可以节约运行费用为:11630*(1.22-0.41)*90(天)=84.8万元。、冬季供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领域的综合能源系统

【技术保护点】
建筑领域的综合能源系统,包括水冷却装置(1)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管(G3)、第四管(G4)、第五管(G5)和第六管(G6),第三管(G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阀(F1)和第五阀(F5),第四管(G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阀(F2)和第六阀(F6),第五管(G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阀(F3)和第七阀(F7),第六管(G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四阀(F4)和第八阀(F8);还包括带有第一泵(3)的第一管(G1),第一管(G1)的一端分别连接水冷却装置(1)的出水端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2)的出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阀(F1)和第二阀(F2);还包括第二管(G2),它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三阀(F3)和第四阀(F4),另一端分别连接水冷却装置(1)的进水端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2)的进水端;还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冷水或者热水的分水器(12)以及用于回收用户热水或者冷水的集水器(11),分水器(12)通过第七管(G7)分别连接第七阀(F7)和第八阀(F8),集水器(11)通过带有第二泵(9)的第八管(G8)分别连接第五阀(F5)和第六阀(F6);还包括水源热泵机组(5),水源热泵机组(5)的蒸发器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三管(G3)和第五管(G5),水源热泵机组(5)的冷凝器通过进、出水管分别连接第四管(G4)和第六管(G6)。...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领域的综合能源系统,包括水冷却装置(1)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管(G3)、第四管(G4)、第五管(G5)和第六管(G6),第三管(G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阀(F1)和第五阀(F5),第四管(G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阀(F2)和第六阀(F6),第五管(G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阀(F3)和第七阀(F7),第六管(G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四阀(F4)和第八阀(F8);还包括带有第一泵(3)的第一管(G1),第一管(G1)的一端分别连接水冷却装置(1)的出水端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2)的出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阀(F1)和第二阀(F2);还包括第二管(G2),它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三阀(F3)和第四阀(F4),另一端分别连接水冷却装置(1)的进水端和低温热水供给装置(2)的进水端;还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冷水或者热水的分水器(12)以及用于回收用户热水或者冷水的集水器(11),分水器(12)通过第七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华王真光宋文义王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卓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