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玉璋专利>正文

折叠式晴雨伞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7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综合了伞和帽的优点,克服其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先进的遮日避雨的用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统雨伞的基础上取消伞柄,增设拉绳和头盔等组合而成。其结构简单,轻便适用,美观大方,易于实施。(*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折叠式晴雨伞帽。伞和斗笠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备之物,特别是斗笠帽乃农家不可缺少的生产用具。传统的雨伞美观大方,携带方便,但使用费事费力,妨碍劳动,使用时,人不能置于伞的中央位置,伞面的利用率并不大。普通斗笠帽,结构简单,适用性强,但携带不方便。一般农户都是两具并存,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两全其美的遮日避雨的用具。国家专利局所公布的部分现有技术,也未能圆满解决此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紧凑,稳定性好的,两全其美的遮日避雨的用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采用传统雨伞的基本结构,用双股拉绳取代伞柄,既可为伞帽张叠导向,又不妨碍头戴,在伞撑的下方增设了一头盔装置,可供头戴,头盔的张叠与伞面同步。本技术,由伞骨(2),骨坐(1)、伞撑(3)、撑坐(4)、空心轴(8)、伞帽顶(7)、帽撑(5)、帽套(6)、帽坐(10)、双股拉绳(9)、马夹(11)及伞衣等组成。伞骨(2)、伞撑(3)及帽撑(5)其数量均为8根,并为钢件,拉绳用棉麻绳或尼龙绳,其它可为金属件或塑料件。其结构如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为半折叠状态结构,图2为张开时示意图。伞骨(2)与骨坐(1)、伞撑(3)与撑坐(4)、帽撑(5)与帽坐(10),分别用细铁丝铰连,伞撑(3)与撑骨(2)、伞撑(3)与帽撑(5)分别用穿销铆接,从而构成了本技术的骨架。伞衣固定在骨架外表面。骨坐(1)的中心通孔中穿插一根空心轴(8),亦可铸为一体,伞帽顶(7)与空心轴(8)用螺纹连接,在空心轴(8)内,固定一根双股拉绳(9),空心轴(8)起定心限位作用,拉绳(9)起导向、紧固及提携作用。伞帽张开后,伞撑(3)内端略向上顶,与空心轴(8)成93°-95°的夹角。在骨坐(1)与撑坐(4)之间的空心轴(8)上导一帽坐(10),帽撑(5)下端成弧形,与可伸缩的帽套(6)相连接,构成一锥形头盔。伞帽开启时,伞撑(3)、帽撑(5)与空心轴(8)成三角形结构,以增强伞帽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说明书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启用时,一手推撑坐(4),一手拉拉绳(9),伞帽即开,将撑坐(4)推到极限位置,利用伞衣的弹性产生自锁作用,使其保持在张开状态。通过头盔戴在头上,将拉绳用活结系在下腭上。头盔是弹性结构,可适应大小不等的头形。一手握伞帽顶、一手拉撑坐,伞帽即叠。本技术还可以配一活动伞柄,与空心轴(8)用螺纹连接,上柄为伞,卸柄为帽,以适应不同兴趣与爱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晴雨伞帽,由伞骨(2)、骨坐(1)、伞撑(3)、撑坐(4)、空心轴(8)、双股拉绳(9)、伞帽顶(7)、帽撑(5)、帽坐(10)、帽套(6)及伞帽衣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空心轴(8)内固定一根双股拉绳,穿过骨坐(1)、帽坐(10)和撑坐(4),空心轴(8)可与骨坐(1)铸为一体,并用螺纹与伞帽顶(7)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晴雨伞帽,由伞骨(2)、骨坐(1)、伞撑(3)、撑坐(4)、空心轴(8)、双股拉绳(9)、伞帽顶(7)、帽撑(5)、帽坐(10)、帽套(6)及伞帽衣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空心轴(8)内固定一根双股拉绳,穿过骨坐(1)、帽坐(10)和撑坐(4),空心轴(8)可与骨坐(1)铸为一体,并用螺纹与伞帽顶(7)联接。2.按照权利书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晴雨伞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玉璋
申请(专利权)人:侯玉璋黄坤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