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441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蒸发效率低、烟气量需求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浓缩效果好、成本低、蒸发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烟气余热进行废水浓缩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利用锅炉烟气进行废水蒸发浓缩等用途的装置,一般采用喷淋塔结构,其结构通常包括筒状塔身,塔身底设置有塔池,塔身对应塔池上部设置有一个进气口,塔身项部设置有出气口,塔身对应进气口和出气口中间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喷头,塔身外侧还设置有连接塔池和喷淋管的导管,导管上设置有循环泵。废水从喷淋管喷淋而下,与从进气口进入塔身的上升的烟气发生换热反应,从而达到蒸发浓缩的目的。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仅采用进入喷淋塔内的烟气对废水进行蒸发浓缩,由于喷淋塔内烟气流速有一定的限值,一般不大于4米/秒,烟气流速过高会增加烟气对废水的携带,因此就限定了进入喷淋塔内的烟气流量,进而限定了喷淋塔的废水蒸发量和浓缩量。为增加废水蒸发浓缩量需要增加喷淋塔的直径,进而增加设备造价和占地面积。这种方式仅采用了废水与烟气的混合换热进行蒸发浓缩,因此在蒸发量一定时,所需烟气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项,提供一种浓缩效果好、成本低、蒸发效率高的废水浓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所述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所述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加热器采用烟气加热,所述废水加热器布置在烟道内,使用时,烟气与所述废水加热器中的废水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加热废水;或者所述废水加热器为蒸汽加热器或电加热器。进一步的,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废水进料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进烟腔道,所述进烟腔道处设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通过管道与废水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布置在所述烟气进口内或出口处。进一步的,所述烟气进口为2个或以上;所有的烟气进口在所述塔体的垂直投影方向上均衡设置,使所述塔体内的烟气流场均匀。进一步的,所述塔池包括第一塔池和第二塔池,所述第一塔池为开口朝上、上宽下窄的倒锥型结构;所述第一塔池设于所述第二塔池内,所述第一塔池的底部与所述浓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塔池的上边沿设有溢流通道;使用时,所述第一塔池内澄清的废水从所述第一塔池的上边沿的溢流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塔池内。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室与所述塔池为分体结构,所述塔池为箱式结构,所述箱式结构与所述蒸发室之间直接连通或通过管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废水进料口上连接有进料水预加热装置;使用时,废水经过废水预加热装置预热后通过废水进料口进入塔体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为喷嘴或高速雾化盘;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为喷枪或双流体喷枪;所述进烟腔道为缩放喷管或喷嘴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用于调整进入所述塔体内烟气量或方向的调整装置。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废水浓缩装置利用蒸发室内烟气与废水进行混合换热蒸发,通过废水加热器等其它能量加热废水,提高了进入所述喷淋装置的废水温度,进而提高蒸发浓缩效率;缩短了废水浓缩所需时间;本专利技术又通过对烟气进口和烟气流量的优化,使塔体内的烟气流场均匀,从而保证废水与烟气混合接触的均衡性,减少烟气和废水偏流或壁流的情况,从而提高所述塔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和蒸发浓缩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的组合使用,大幅提高换热蒸发效率;进一步提高浓缩倍率,减少后续固化系统的处理量,同时可以对第二喷淋装置的废水液滴与烟气混合气体起到除雾除尘作用,从而减少流出所述烟气出口的烟气的液滴、固体颗粒物的携带、保证本专利技术的可靠稳定性能。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废水浓缩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废水浓缩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废水浓缩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进烟腔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废水浓缩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废水浓缩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1-塔体,2-蒸发室,3-塔池,4-浓液出口,5-烟气进口,6-烟气出口,7-第一喷淋装置,8-废水加热器,9-循环泵,10-废水进料口,11-进烟腔道,12-烟道,13-第二喷淋装置,14-第一塔池,15-溢流通道,16-第二塔池。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所述废水加热器采用烟气加热,所述废水加热器布置在烟道内,使用时,烟气与废水加热器中的废水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加热废水。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加热器为蒸汽加热器或电加热器。所述废水进料口上连接有进料水预加热装置使用时,废水经过预热装置预热后通过废水进料口进入塔体内。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为喷嘴或高速雾化盘;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为喷枪或双流体喷枪;所述进烟腔道为缩放喷管或喷嘴结构。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用于调整进入所述塔体内烟气量或方向的调整装置。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废水加热器、循环泵、塔池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废水加热器与所述循环泵也可以交换位置);塔池与循环泵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也可在所述塔体上或与所述塔体连通的通道上设置)。所述废水进料口可以连接预加热装置,使用时,废水经过预加热装置预热后通过废水进料口进入塔体内。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为喷嘴;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为喷枪或双流体喷枪;所述进烟腔道为缩放喷管或喷嘴结构;所述加热器可为烟道加热器、蒸汽加热器、电加热器或其它换热器;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用于调整烟气流量和方向的调整装置。具体地,如图1所示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包括一个垂直放置的塔体1,所述塔体1从上至下分为蒸发室2和塔池3,所述塔池3下部设置有浓液出口4,所述蒸发室2的下部及所述塔池3上方设置有烟气进口5,所述蒸发室2的上部设有烟气出口6,所述烟气进口5和所述烟气出口6之间设置有第一喷淋装置7,所述第一喷淋装置7与所述塔池3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8和循环泵9,在所述塔体1或与所述塔体1相连通的通道上设置有废水进料口10。所述烟气进口5通过进烟腔道11与烟道12连接。来自于所述烟道12的烟气经由所述进烟腔道11通过所述烟气进口5进入所述塔体1内部空间,所述废水进料口10可连接有进料泵(图中未示出),上游设备产生的待处理的废水经由所述废水进料口10通过所述第一喷淋装置7进入所述塔体1内部并落入所述塔池3中,废水在所述循环泵9的驱动下并经所述废水加热器8加热后进入所述第一喷淋装置7。废水经由所述第一喷淋装置7喷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所述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所述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所述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所述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加热器采用烟气加热,所述废水加热器布置在烟道内,使用时,烟气与所述废水加热器中的废水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加热废水;或者所述废水加热器为蒸汽加热器或电加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废水进料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进烟腔道,所述进烟腔道处设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通过管道与废水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布置在所述烟气进口内或出口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兴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