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驱动前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26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驱动前桥,其包括转向节、前桥壳、第一主销结构、第二主销结构、转向梯形臂、盖板,前桥壳的一侧通过第一主销结构与转向节的第一侧转动连接,前桥壳的另一侧通过第二主销结构与转向节的第二侧转动连接;第一主销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主销、金属衬套外圈,第一连接主销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柱形段和第二连接柱形段,第一连接柱形段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柱形段的直径;金属衬套外圈套装在第一连接柱形段上,并与第一连接柱形段转动配合;第二连接柱形段与前桥壳的第一安装孔过盈配合,金属衬套外圈的外壁面与转向节的第一销孔过盈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向驱动前桥,其实现了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且第一主销结构耐磨性好,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驱动前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桥
,具体涉及一种转向驱动前桥。
技术介绍
现有的前桥通常为转向前桥,其包括转向节和工字梁,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连接时,通过一个整体式的主销13依次穿过转向节11的上主销孔、工字梁12的销孔、转向节11的下主销孔,并用锁销14与主销13上的豁口15配合锁紧,转向节11绕主销13旋转,从而实现转向功能。然而,目前转向驱动前桥被广泛应用,工字梁被前桥壳所取代,半轴需要穿过前桥壳,且在车辆行驶时半轴还需要能够转动,因此使得现有的整体式主销不能满足其安装需求,如何实现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驱动前桥,以方便地实现转向节和前桥壳的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驱动前桥,其包括转向节和前桥壳,其还包括第一主销结构、第二主销结构、与所述转向节的第一侧相连的转向梯形臂以及与所述转向节的第二侧相连的盖板,所述第一侧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相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前桥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前桥壳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主销结构与所述第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前桥壳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主销结构与所述第二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销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主销、金属衬套外圈,所述第一连接主销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柱形段和第二连接柱形段,所述第一连接柱形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形段的直径;所述金属衬套外圈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柱形段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形段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柱形段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金属衬套外圈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一销孔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金属衬套外圈的内壁面的周向上均布有多个储油孔。优选地,所述第一主销结构还包括第一防护圈,所述第一防护圈包括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内边缘向一侧翻边形成第一环形安装翻边,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外边缘向另一侧翻边形成第一环形防护翻边;所述第一连接柱形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形段之间具有第一阶梯段,所述第一环形安装翻边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阶梯段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二主销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销、支撑圈以及第一外圈,所述第一连接销为T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销的小径段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支撑圈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销的大径段上,所述第一外圈套装在所述支撑圈上;所述支撑圈的周向上均布有多个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销的延伸方向相同,各所述条形通孔中均设置有圆柱形销,所述圆柱形销与所述第一外圈的内壁和所述大径段均滚动配合;所述第一外圈的两端均设置有环形限位翻边;所述第一外圈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销孔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二主销结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圈上靠近所述小径段的一端的所述环形限位翻边与所述支撑圈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主销结构包括第二连接主销、塑料轴套外圈,所述第二连接主销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柱形段和第二柱形段,所述第一柱形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柱形段的直径;所述塑料轴套外圈套装在所述第一柱形段上,并与所述第一柱形段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柱形段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塑料轴套外圈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销孔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二主销结构包括第二连接销、安装圈、固定圈以及圆柱销,所述第二连接销包括同轴设置的柱形段和锥形段,所述锥形段的小端远离所述柱形段;所述柱形段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安装圈为与所述锥形段的锥面相配合的锥形圈,所述安装圈套装在所述锥形段上;所述固定圈的中心孔为与所述安装圈相配合的锥形孔,所述固定圈套装在所述安装圈的外侧;所述安装圈的周向上均布有多个条形过孔,各所述条形过孔中均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与所述锥形段和所述固定圈的内壁均滚动配合;所述固定圈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销孔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二主销结构还包括第二防护圈,所述第二防护圈包括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内边缘向一侧翻边形成第二环形安装翻边,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外边缘向另一侧翻边形成第二环形防护翻边;所述柱形段与所述锥形段之间具有第二阶梯段,所述第二环形安装翻边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阶梯段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侧与所述转向梯形臂螺栓连接,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盖板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金属衬套外圈为铜衬套外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转向驱动前桥,其前桥壳的一侧通过第一主销结构与转向节的第一侧转动连接,前桥壳的另一侧通过第二主销结构与转向节的第二侧转动连接,从而较好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整体式的主销会对半轴产生干涉的问题,同时还方便地实现了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并且,其第一主销结构具有金属衬套外圈,使得其耐磨性好,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转向节与工字梁连接时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主销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驱动前桥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桥壳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主销结构和第二主销结构与转向节连接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主销结构和第二主销结构与前桥壳连接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主销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主销结构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主销结构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主销结构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主销结构的爆炸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梯形臂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1、转向节12、工字梁13、主销14、锁销15、豁口21、转向节211、第一销孔212、第二销孔22、前桥壳221、第一安装孔222、第二安装孔23、第一主销结构24、第二主销结构25、转向梯形臂26、盖板27、半轴31、小径段32、大径段33、支撑圈34、第一外圈35、圆柱形销36、密封圈41、柱形段42、锥形段43、固定圈44、安装圈45、圆柱销46、第二环形板47、第二环形安装翻边48、第二环形防护翻边49、条形过孔51、第一柱形段52、第二柱形段53、塑料轴套外圈61、第一连接柱形段62、第二连接柱形段63、金属衬套外圈64、储油孔65、第一环形板66、第一环形安装翻边67、第一环形防护翻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如图3至图8以及图13和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驱动前桥,其包括转向节21和前桥壳22,其还包括第一主销结构23、第二主销结构24、与转向节21的第一侧相连的转向梯形臂25以及与转向节21的第二侧相连的盖板26,第一侧设置有第一销孔211,第二侧设置有与第一销孔211相对应的第二销孔212,前桥壳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销孔211和第二销孔212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21和第二安装孔222,前桥壳22的一侧通过第一主销结构23与第一侧转动连接,前桥壳22的另一侧通过第二主销结构24与第二侧转动连接;第一主销结构21包括第一连接主销、金属衬套外圈63,第一连接主销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柱形段61和第二连接柱形段62,第一连接柱形段61的直径大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向驱动前桥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驱动前桥,其包括转向节和前桥壳,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一主销结构、第二主销结构、与所述转向节的第一侧相连的转向梯形臂以及与所述转向节的第二侧相连的盖板,所述第一侧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相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前桥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前桥壳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主销结构与所述第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前桥壳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主销结构与所述第二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销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主销、金属衬套外圈,所述第一连接主销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柱形段和第二连接柱形段,所述第一连接柱形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形段的直径;所述金属衬套外圈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柱形段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形段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柱形段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金属衬套外圈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一销孔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驱动前桥,其包括转向节和前桥壳,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一主销结构、第二主销结构、与所述转向节的第一侧相连的转向梯形臂以及与所述转向节的第二侧相连的盖板,所述第一侧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相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前桥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前桥壳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主销结构与所述第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前桥壳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主销结构与所述第二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销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主销、金属衬套外圈,所述第一连接主销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柱形段和第二连接柱形段,所述第一连接柱形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形段的直径;所述金属衬套外圈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柱形段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形段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柱形段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金属衬套外圈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一销孔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驱动前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衬套外圈的内壁面的周向上均布有多个储油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驱动前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销结构还包括第一防护圈,所述第一防护圈包括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内边缘向一侧翻边形成第一环形安装翻边,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外边缘向另一侧翻边形成第一环形防护翻边;所述第一连接柱形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形段之间具有第一阶梯段,所述第一环形安装翻边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阶梯段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驱动前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销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销、支撑圈以及第一外圈,所述第一连接销为T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销的小径段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支撑圈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销的大径段上,所述第一外圈套装在所述支撑圈上;所述支撑圈的周向上均布有多个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销的延伸方向相同,各所述条形通孔中均设置有圆柱形销,所述圆柱形销与所述第一外圈的内壁和所述大径段均滚动配合;所述第一外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智明陈开超贾伟伟牛营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