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244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能够通过多个旋转电机理想地辅助内燃机。在车辆(10)中,第一旋转电机(34)经由离合器(36)与第一车轮(30l、30r)连接,第二旋转电机(52a、52b)不经由离合器(36)而与第二车轮(50l、50r)或者第一车轮(30l、30r)连接。动力控制装置(28)在对内燃机(32)的动力附加附加动力时,比第一旋转电机(34)优先地对第二旋转电机(52a、52b)分配电力,由此比第一旋转电机(34)的动力优先地产生第二旋转电机(52a、52b)的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发动机以及多个旋转电机来行驶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活用连接于与内燃机相同的车轮的电动机、以及连接于与内燃机不同的车轮的电动机这两者的车辆([0006]、摘要)。为了实现该目的,在专利文献1(摘要)中,车辆10的动力控制装置28在目标车辆动力为正向的动力且分离接合单元38a、38b(图1)处于接通状态时,进行控制以便利用第一电动机16、18以及内燃机12中的至少一方满足目标车辆动力。此外,动力控制装置28在目标车辆动力为正向的动力且分离接合单元38a、38b处于断开状态时,进行控制以便利用第二电动机14以及内燃机12中的至少一方满足目标车辆动力。第一电动机16、18(后侧马达16、18)连接于与内燃机12的离合器102、104(图2)不同的离合器38a、38b(图1)。此外,第二电动机14(前侧马达14)连接于与内燃机12相同的离合器102(图2、[0035]~[0057])。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内燃机12以及第二电动机14同时生成行驶用驱动力的情况,公开了部分辅助模式(图3的S6、图4、图7、图8)以及全辅助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其具备:内燃机;变速器;离合器,其配置于所述内燃机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第一旋转电机,其经由所述离合器与第一车轮连接;第二旋转电机,其不经由所述离合器而与第二车轮或者所述第一车轮连接;蓄电装置,其朝所述第一旋转电机以及所述第二旋转电机供给电力;以及动力控制装置,其对所述内燃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以及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动力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控制装置在对所述内燃机的动力附加附加动力时,比所述第一旋转电机优先地对所述第二旋转电机分配所述电力,由此比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动力优先地产生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20 JP 2016-1018521.一种车辆,其具备:内燃机;变速器;离合器,其配置于所述内燃机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第一旋转电机,其经由所述离合器与第一车轮连接;第二旋转电机,其不经由所述离合器而与第二车轮或者所述第一车轮连接;蓄电装置,其朝所述第一旋转电机以及所述第二旋转电机供给电力;以及动力控制装置,其对所述内燃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以及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动力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控制装置在对所述内燃机的动力附加附加动力时,比所述第一旋转电机优先地对所述第二旋转电机分配所述电力,由此比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动力优先地产生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蓄电装置的放电极限以及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极限来计算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附加动力,所述动力控制装置根据反映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附加动力的所述蓄电装置的放电极限以及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极限来计算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附加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满敦纪村冈光夫安藤义纪伊藤久志筱崎广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