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14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包括:第一发泡层,其材料为发泡聚乙烯;两个骨架层,其分别设置在第一发泡层的两侧并包裹第一发泡层,骨架层的材料为玻璃纤维网格布;两个第二发泡层,其分别设置在两个骨架层的外侧,第二发泡层的材料为发泡聚乙烯;两个保护层,其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发泡层的外侧,保护层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保护层的边缘处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封边,其设置在两个保护层之间,封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保护层平齐,封边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封边的两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第一凸起设置在第一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泡材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特点,而且连接性能好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
本技术涉及发泡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
技术介绍
发泡材结构广泛应用于汽车钣金件中,主要起到减振降噪的功能。在汽车的驾驶过程中,发动机是噪音的最大来源,过大的噪音如果进入驾驶室,会对驾驶人员的驾车体验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发泡海绵被大量地用来填充在车挡板内部的夹层空间内,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发动机噪声可以沿着这些夹层空间传播,使得车内的驾乘人员感受到噪声的困扰,因此有必要对发泡海绵进行改进,使其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另外,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发泡海绵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当水渗透到发泡海绵时会加剧细菌的滋生,细菌的大量繁殖会产生异味并影响车内空气,影响汽车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包括:第一发泡层,其材料为发泡聚乙烯;两个骨架层,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发泡层的两侧并包裹所述第一发泡层,所述骨架层的材料为玻璃纤维网格布;两个第二发泡层,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骨架层的外侧,所述第二发泡层的材料为发泡聚乙烯;两个保护层,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发泡层的外侧,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所述保护层的边缘处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封边,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封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保护层平齐,所述封边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所述封边的两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盲孔同轴设置且贯通,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内径相同;所述发泡材结构还包括:固定杆,其卡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盲孔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中,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第一盲孔的一端设置有一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一凸起相贴合设置。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中,所述第一凸起上沿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凸起,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嵌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中,所述第一发泡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二发泡层的厚度的0.5-0.7倍。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中,所述第一发泡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二发泡层的厚度的0.6倍。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中,所述骨架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发泡层的0.1-0.3倍。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中,所述骨架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发泡层的0.15倍。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特点,而且连接性能好且成本低;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发泡材结构,其不仅够有效降低振动和噪声,还具有保温性能好和阻燃性的特点,从而保证发泡材料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发泡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封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包括:第一发泡层100,其材料为发泡聚乙烯;两个骨架层200,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发泡层100的两侧并包裹所述第一发泡层100,所述骨架层200的材料为玻璃纤维网格布;两个第二发泡层300,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骨架层200的外侧,所述第二发泡层300的材料为发泡聚乙烯;两个保护层400,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发泡层300的外侧,所述保护层400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所述保护层400的边缘处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410;封边500,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保护层400之间,所述封边5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保护层400平齐,所述封边500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所述封边500的两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510,所述第一凸起510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410内。所述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发泡层中设置两个玻璃纤维网格布的骨架层200,从而提高发泡材料的强度,由于发泡层采用发泡聚乙烯,其具有柔韧、质轻,富有弹性,回复性好的特点,能通过弯曲来吸收和分散外来的撞击力,达到缓冲的效果;为了保护第二发泡层300,在第二发泡层300的表层设置三元乙丙橡胶材质的保护层400,除了保证第二发泡层300的面,目前的普遍采用添加金属氧化物作为阻燃剂的方法制备无卤阻燃的三元乙丙橡胶材料,从其作为的保护层400可以很好地起到阻燃作用;同时由于平时生产时会根据所需尺寸对发泡材进行切割,切割后的发泡材的边缘处并没有保护层400,为了保证发泡材的边缘处的保护效果,在发泡材的边缘处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材质的封边500,从而保证发泡材的各个面均具被良好保护,同时在保护层400的边缘处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凹槽410,封边50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凸起510,第一凸起510设置在第一凹槽410内,从而方便封边500的安装定位。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中,所述第一凹槽4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盲孔411,所述第一凸起5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11,所述第一通孔511与所述第一盲孔411同轴设置且贯通,所述第一通孔511的内径与所述第一盲孔411的内径相同;所述发泡材结构还包括:固定杆600,其卡设在所述第一通孔511和第一盲孔411中。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凹槽410的底部设置第一盲孔411,第一凸起5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11,第一通孔511与第一盲孔411同轴设置且贯通,然后在第一通孔511和第一盲孔411中卡设一杆600,通过固定杆600将第一凹槽410和第一凸起510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保护层400和封边500的固定连接;第一通孔511和第一盲孔411的内壁也可以设置内螺纹,然后在固定杆600上设置可以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从而可以将固定杆600与第一通孔511、第一盲孔411螺纹连接,从而将保护层400和封边500固定连接。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中,所述固定杆600远离所述第一盲孔411的一端设置有一盖体610,所述盖体610与所述第一凸起510相贴合设置。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固定杆600上设置一盖体610,便于固定杆600的拆卸,只需将盖体610往外拔,即可轻易将固定杆600拔出;而固定杆600与第一通孔511、第一盲孔411螺纹连接时,设置盖体610可以防止固定杆600整体旋入第一通孔511中,从而难以拆卸。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中,所述第一凸起510上沿所述第一通孔511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泡层,其材料为发泡聚乙烯;两个骨架层,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发泡层的两侧并包裹所述第一发泡层,所述骨架层的材料为玻璃纤维网格布;两个第二发泡层,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骨架层的外侧,所述第二发泡层的材料为发泡聚乙烯;两个保护层,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发泡层的外侧,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所述保护层的边缘处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封边,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封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保护层平齐,所述封边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所述封边的两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泡层,其材料为发泡聚乙烯;两个骨架层,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发泡层的两侧并包裹所述第一发泡层,所述骨架层的材料为玻璃纤维网格布;两个第二发泡层,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骨架层的外侧,所述第二发泡层的材料为发泡聚乙烯;两个保护层,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发泡层的外侧,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所述保护层的边缘处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封边,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封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保护层平齐,所述封边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所述封边的两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发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盲孔同轴设置且贯通,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内径相同;所述发泡材结构还包括: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俊忠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仙源汽车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