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黑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原位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810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1:53
一种原位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它涉及一种提取分泌物的装置。因植物根系自然生长条件与试验条件的差异导致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过程根系的完整性难以保证,从而使试验结果与植物根系正常分泌结果有较大差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装置的外部培养容器内部设有基质用容器,外部培养容器与基质用容器之间形成有环腔,环腔内设有营养液,基质用容器的顶端加工有种子放置口,基质用容器中设有基质和菌液;外部培养容器的外部设置有根系侵染检测组件,载物台通过支撑架设置在外部培养容器的外壁上,载物台上设置有剪切器和试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试验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取根系分泌物的装置,属于试验用具

技术介绍
1989年,Harley根据参与共生的真菌和植物种类及它们形成共生体系的特点,将菌根分为7种类型,即丛枝菌根、外生菌根、内外菌根、浆果鹃类菌根、水晶兰类菌根、欧石楠类菌根和兰科菌根。早在1900年,人们就知道分布最广、与农业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内生菌根真菌,它们能在植物根细胞内产生“泡囊”和“丛枝”两大典型结构,名为泡囊-丛枝菌根。由于部分真菌不在根内产生泡囊,但都形成丛枝,故简称丛枝菌根。菌根是植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与菌根真菌一起共同进化的结果。它的存在,既有利于提高植物抗御不良环境的能力,促进植物生长,也有利于菌根真菌的生存。这种关系有时会发展到双方难分难舍的程度,植物缺乏菌根无法生存下去,而菌根菌缺乏必需的植物根系共生则无法完成生活史,不能继续繁殖。由于对丛枝菌根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使对其试验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在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试验过程中,因植物根系自然生长条件与试验条件的差异导致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过程根系的完整性难以保证,从而使试验结果与植物根系正常分泌结果有较大差异,直接影响试验的准确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因植物根系自然生长条件与试验条件的差异导致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过程根系的完整性难以保证,从而使试验结果与植物根系正常分泌结果有较大差异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原位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原位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它包括基质用容器和外部培养容器,外部培养容器的顶端为敞口端,外部培养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基质用容器,外部培养容器与基质用容器之间形成有环腔,环腔内设置有营养液,所述基质用容器为柔性膜片制成的容器,所述外部培养容器为硬质透明材料制成的容器,基质用容器的顶端加工有种子放置口,基质用容器中设置有基质和菌液;外部培养容器的外部设置有根系侵染检测组件,所述根系侵染检测组件包括取样剪切器、载物台、支撑架和试剂盒,所述载物台通过支撑架设置在外部培养容器的外壁上,载物台上设置有剪切器和试剂盒。本技术为一种原位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优选地,基质用容器的底部有设置有根系透过网片。本技术为一种原位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优选地,根系透过网片为尼龙网片。本技术为一种原位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优选地,菌液为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本技术为一种原位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优选地,营养液为霍格兰氏营养液。本技术为一种原位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优选地,基质用容器的形状与外部培养容器的形状均为圆筒形,基质用容器的底部中心至外部培养容器的底部中心之间的竖直距离为5至30毫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装置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通过基质用容器、外部培养容器以及基质用容器和外部培养容器之间形成的环腔相配合,有效为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的完整性提供场所,最大限度地模拟自然条件,从而能够有效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提供有利条件。2、将本技术应用在现有水培以及基质培养的试验中,不但能够有效减小根系培养条件与自然环境的差别,还确保了根系的完整性,使其免受伤害,从而有效避免试验结果与植物根系正常分泌结果有较大差异。由于菌根化不能在水培中实现,利用基质用容器进行菌根化后,无需移植继续培养。大大的保护了植物根系的完整性。简化了提取根系分泌物的操作步骤,降低操作难度。3、本技术应用范围广泛,能够应用于多种研究试验中,在环腔的营养液中添加胁迫因子,能够进行菌根化植物在胁迫因子下的根系分泌物研究试验中。附图说明图1是基质用容器1和外部培养容器2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应用在试验中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去掉根系侵染检测组件。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基质用容器1和外部培养容器2,外部培养容器2的顶端为敞口端,外部培养容器2的内部设置有基质用容器1,外部培养容器2与基质用容器1之间形成有环腔5,环腔5内设置有营养液,所述基质用容器1为柔性膜片制成的容器,所述外部培养容器2为硬质透明材料制成的容器,基质用容器1的顶端加工有种子放置口3,基质用容器1中设置有基质和菌液;外部培养容器2的外部设置有根系侵染检测组件,所述根系侵染检测组件包括取样剪切器3-1、载物台3-2、支撑架3-3和试剂盒3-4,所述载物台3-2通过支撑架3-3设置在外部培养容器2的外壁上,载物台3-2上设置有剪切器3-1和试剂盒3-4。本实施方式中根系侵染检测组件可拆卸连接在外部培养容器2的外壁上,便于基质用容器1、外部培养容器2和根系侵染检测组件的清洗和维修。本实施方式中在环腔5中加入盐碱胁迫、金属胁迫、有机污染物胁迫或其他胁迫因子,以便进行菌根化植物在胁迫因子下的根系分泌物研究。本实施方式中基质用容器1和外部培养容器2的形状相同且一大一小,当基质用容器1和外部培养容器2均为筒形时,基质用容器1的外径小于外部培养容器2的外径。基质用容器1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外部培养容器2的高度。本实施方式中有根系侵染检测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辅助基质用容器1和外部培养容器2进行植物根系侵染率的检测以及根系发育程度的检测工作。通过剪切器3-1、载物台3-2、支撑架3-3和试剂盒3-4之间的配合逐步进行取样和检验工作。剪切器3-1为剪刀或切割刀片。其他能够实现剪切或切割作用的工具均可。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基质用容器1的底部有设置有根系透过网片4。根系透过网片4为植物根系提供有效定位的效果。其他未提及的内容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根系透过网片4为尼龙网片。尼龙网片的设置更加便于植物根系穿透。尼龙网片的还能够覆盖基质用容器1底部至一定高度的范围内。高度取值范围为基质用容器1高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其他未提及的内容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菌液为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根据样品试验可知,菌液的最佳选择为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其他能够起到相同作用的菌液均可。其他未提及的内容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四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营养液为霍格兰氏营养液。根据样品试验可知,营养液的最佳选择为霍格兰氏营养液。其他能够起到相同作用的营养液均可。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五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基质用容器1的形状与外部培养容器2的形状均为圆筒形,基质用容器1的底部中心至外部培养容器2的底部中心之间的竖直距离为5至30毫米。本实施方式中的基质用容器1的底部中心至外部培养容器2的底部中心之间的竖直距离为5至30毫米,这个数值范围是根据样品多次试验得出的最佳范围值,在这个范围值内能够确基质用容器1的底部与外部培养容器2之间能够为植物根系预留适当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原位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位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质用容器(1)和外部培养容器(2),外部培养容器(2)的顶端为敞口端,外部培养容器(2)的内部设置有基质用容器(1),外部培养容器(2)与基质用容器(1)之间形成有环腔(5),环腔(5)内设置有营养液,所述基质用容器(1)为柔性膜片制成的容器,所述外部培养容器(2)为硬质透明材料制成的容器,基质用容器(1)的顶端加工有种子放置口(3),基质用容器(1)中设置有基质和菌液;外部培养容器(2)的外部设置有根系侵染检测组件,所述根系侵染检测组件包括取样剪切器(3‑1)、载物台(3‑2)、支撑架(3‑3)和试剂盒(3‑4),所述载物台(3‑2)通过支撑架(3‑3)设置在外部培养容器(2)的外壁上,载物台(3‑2)上设置有剪切器(3‑1)和试剂盒(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提取丛枝菌根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质用容器(1)和外部培养容器(2),外部培养容器(2)的顶端为敞口端,外部培养容器(2)的内部设置有基质用容器(1),外部培养容器(2)与基质用容器(1)之间形成有环腔(5),环腔(5)内设置有营养液,所述基质用容器(1)为柔性膜片制成的容器,所述外部培养容器(2)为硬质透明材料制成的容器,基质用容器(1)的顶端加工有种子放置口(3),基质用容器(1)中设置有基质和菌液;外部培养容器(2)的外部设置有根系侵染检测组件,所述根系侵染检测组件包括取样剪切器(3-1)、载物台(3-2)、支撑架(3-3)和试剂盒(3-4),所述载物台(3-2)通过支撑架(3-3)设置在外部培养容器(2)的外壁上,载物台(3-2)上设置有剪切器(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旭于佳宋福强常伟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