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培养方法及培养容器技术

技术编号:1522608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7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培养方法和培养容器,所述这的培养方法包括:(1)准备离体无菌培养寄主植物;(2)无菌精准接种;(3)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培养。所述的培养容器包括透明的容器、容器盖和三角形固定架,容器盖设有过滤通气窗,容器底部设有一个三角形固定架,三角形固定架上部设置一个带有缺口的圆形环,圆形环上部设有若干向外、固定弹性胶圈的小钩。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温度、湿度和光照可控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出寄主植物系统,使快速大量繁育共生苗成为现实,较现有技术的繁育速度提高了3‑12倍,接种成功率提高了1.6‑2.5倍,接种后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生成率较现有技术提高了30%‑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培育技术。
技术介绍
松茸、块菌、牛肝菌等菌根性食用菌与双孢蘑菇、香菇、平菇等腐生菌不同,菌根性食用菌是食用菌中重要的一类,它着生于活体植物的根系上,通过活体植物根系接受植物的光合成产物,同时将它本身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供给活体植物利用,即形成植物-食用菌共生关系。目前人工栽培是非常困难的。通常的做法一般是先培养寄主植物苗,以表面灭菌的种子在灭菌的培养基质中培养,将培养好的寄主植物苗,接种上菌根食用菌菌种,然后将接种后的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在一定的温室或灭菌温室中培养,待菌根苗成长到一定程度大小,将其移植到生产场地,生成食用菌子实体。整个过程主要包括寄主植物无菌苗的培育,在寄主植物根系接种食用菌菌种,接种后的菌根苗的培养,以及养成的菌根苗移植到生产场地进行出菇培养。2013年第34卷第1期四川林业科技报道林强的研究事例,其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合成苗的制作方法是,收集云南松种子用水选法去除空壳种子,用0.1%的高锰酸钾液浸泡处理30min,然后再用清水浸泡1d~2d,灭菌处理后的云南松种子播入混合基质的培育箱中,培养基质在121℃~126℃的高压灭菌器下灭菌2.5h~3h放置一周后使用,播种后,用清水将基质浇透后放置于室内催芽,待80%以上的种子发芽后再移入炼苗室内进行无菌苗培育。将培育好的云南松无菌苗浸泡在自来水里至根部基质松解,在适宜的容器内装入上述灭菌基质,至2/3深度,然后用小勺舀一勺约3g接菌剂(菌根食用菌接种菌液),在容器基质表面,将云南松无菌苗栽入,使根部与菌剂接触,然后覆盖基质压紧,用水浇透,将接种苗放置在炼苗室培育半月,期间适当浇水,然后移到温室大棚育苗架上培养6个月。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有:(1)寄主植物种子只能表面灭菌,以及寄主植物苗在培育过程中环境,尽管可以事先灭菌处理,但整个生长过程中难以做到真正的无菌培养,如空调的空气流动,人员的操作传染,以及温室角落的均无繁衍等等,因此容易造成杂菌污染。(2)寄主植物苗培养成功后,需要在寄主植物苗的根系上接种菌根食用菌的菌种,其接种方法一般是将植物根系在接种液中浸染,或者在植物根系造成创伤,如剪短一部分根系、剥皮、刺伤等,在创伤的部位接种菌种。然而这些方法难以确保在植物苗根系上确切接种成功,即接种成功率较低.(3)将接种后的植物苗栽植于培养基质中,这时容易造成接种的菌种流失乃至死亡,致使植物苗根系接种菌种浓度降低,从而减少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成活率。(4)接种后的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一般放在温、湿、光等可控条件下的温室中培养,这种温室事先是可以进行灭菌处理的,但是这种温室难以保证在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整个生育期间是无菌条件的。(5)菌根性食用菌其特点之一就是菌丝生长速度很慢,整个培育期将是长期的,在这个长期的培育过程中,培养基质的水分管理是十分困难的和难以准确掌握的,常常造成接种成功的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衰败和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现行的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培养方法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培养方法,该方法使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在全生长过程处于无菌可控条件下生长发育,可以达到在离体无菌条件培育出寄主植物系统,接种菌根食用菌菌种,形成离体无菌条件下的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离体无菌培养寄主植物系选择具有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关系的植物,在无菌条件下摘取植物茎尖生长点进行离体培养,继而诱导植物发根,形成完整的寄主植物苗系统;(2)无菌精准接种用无菌微型接种注射器吸取特定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关系的菌种菌源液,精准地将菌种接入步骤(1)培养的植物根系的表皮皮层组织中,然后将接种口用凝胶剂包埋好,形成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系统;(3)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培养将步骤(2)接种后的共生苗放在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培养容器中,固定共生苗于培养容器中的三脚架中,共生苗的根尖部放在培养基上,要使接种口与培养基面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接种口接触培养基质而造成接种菌种扩散,并且不使其倒伏,也不使其下坠,在特定的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适宜的培养基种类及培养条件下,培养形成可用于生产的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一种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培养容器,包括透明的容器、容器盖和三角形固定架,容器盖设有过滤通气窗,容器底部设有一个三角形固定架,三角形固定架顶部设置一个带有缺口圆形环,缺口圆形环上设有若干向外、固定弹性胶圈的小钩。使用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培养容器时,在容器中倒入培养基后灭菌、灭菌后冷却,无菌条件下将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移入容器中,将共生苗的茎部从圆形环的缺口处移入圆形环中,用无菌的弹性胶圈在缺口圆形环上的小钩与共生苗茎部间循环绕,固定共生苗不倒伏、不下坠,盖上容器盖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培养方法,可以在无菌、温度湿度和光照可控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出寄主植物系统,使快速大量繁育共生苗成为现实,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的繁育速度提高了3-12倍。(2)采用本专利技术无菌微型接种注射器接种,可以精确地在寄主植物根系的表皮皮层组织内部注入接种菌源,较现有技术的接种成功率提高了1.6-2.5倍,接种后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生成率较现有技术提高了30%-50%。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培养容器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接种方法示意图。图中:1、容器,2、容器盖,3、三角形固定架,4、缺口圆形环,5、小钩,6、弹性胶圈,7、过滤通气窗,8、共生苗,9、培养基,10、寄主植物根系,11、微型接种注射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如块菌、牛肝菌、松茸、茯苓等菌根食用菌种类的共生苗培养,。其主要的技术环节是:(1)根据菌根食用菌的种类选择适当的寄主植物种类,如块菌的共生寄主植物是栎树、榛子树、云南松等;(2)对应寄主植物种类采用适当的茎尖组织培养方法,包括茎尖培养基种类、生根培养基种类以及培养条件等,如适合于木本植物的培养基有WPM、MS、B5、White、Heller等;(3)使用无菌微型接种注射器,严格实行精准的接种方法;(4)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容器,正确使用接种后的培养方法和操作步骤;(5)整个培养过程要在完全无菌条件下完成。实施例1一种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培养容器,包括透明的容器1、容器盖2和三角形固定架3。所述的三角形固定架3设置在容器1的底部,三角形固定架3顶部设有一个带有缺口的圆形环4,缺口的圆形环4上设有若干向外、固定弹性胶圈6的小钩5。所述的容器盖2的中央设有过滤通气窗7。实施例2一种栎树与块菌的离体无菌共生苗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寄主材料的准备将栎树(辽东栎或栓皮栎)枝条截成1寸长的小段,每段枝条含有一个腋芽,去除叶片叶柄,用清水洗净,再用70%酒精进行表面灭菌30秒,然后用灭菌水清洗3遍,再用0.1%次氯酸钠灭菌3-5分钟,倒掉次氯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离体无菌培养寄主植物系选择具有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关系的植物,在无菌条件下摘取植物茎尖生长点进行离体培养,继而诱导植物发根,形成完整的寄主植物苗系统;(2)无菌精准接种 用无菌微型接种注射器吸取特定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关系的菌种菌源液,精准地将菌种接入步骤(1)培养的植物根系的表皮皮层组织中,然后将接种口用凝胶剂包埋好,形成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系统;(3)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培养 将步骤(2)接种后的共生苗放在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培养容器中,固定共生苗于培养容器中的三脚架中,共生苗的根尖部放在培养基上,要使接种口与培养基面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接种口接触培养基质而造成接种菌种扩散,并且不使其倒伏,也不使其下坠,在特定的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适宜的培养基种类及培养条件下,培养形成可用于生产的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离体无菌培养寄主植物系选择具有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关系的植物,在无菌条件下摘取植物茎尖生长点进行离体培养,继而诱导植物发根,形成完整的寄主植物苗系统;(2)无菌精准接种用无菌微型接种注射器吸取特定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关系的菌种菌源液,精准地将菌种接入步骤(1)培养的植物根系的表皮皮层组织中,然后将接种口用凝胶剂包埋好,形成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系统;(3)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培养将步骤(2)接种后的共生苗放在离体无菌寄主植物-菌根食用菌共生苗的培养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郭尚王华凌亮南晓洁李艳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