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伦专利>正文

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7592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具有电磁加热储能机构,风道,水套和电控系统箱;电控系统箱与电磁加热储能机构连接,电磁加热储能机构包括电磁感应线圈、铁质材料和储能体;水套包括相互连通的环状水套和上水套;电磁加热储能机构设置在环状水套内;电磁加热储能机构内还设有送风道,电磁加热储能机构的顶部与上水套之间形成一顶部换气腔,顶部换气腔与送风道联通,环状水套的外侧壁和底部设有回风道,回风道的上部与顶部换气腔联通,回风道的下部与送风道联通;水套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水循环系统与外部终端设备联通将热能输出,实现供暖。具有加热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电转热效率高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
本技术涉及供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替代煤炭加热供暖方式上主要采用加热材料(如:电热合金材料),其缺点是:一电转热效率低,不足80%或约为80%左右;二寿命短,最多使用两年,主要是加热元件使用寿命短,一般不超过两个采暖季;三加热速度慢,难以满足用户供热要求;四耗电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利用谷电时段,通过电磁感应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再将热能存储于炉内,用于人们的日常供暖。该储能炉的电转热效率高达95%以上,节能15%左右;使用寿命可达6-7个采暖季;加热速度快,可满足用户任何时段的供暖要求;室外温控限时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能耗。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具有电磁加热储能机构,风道,水套和电控系统箱;所述电控系统箱与电磁加热储能机构连接,所述电磁加热储能机构包括电磁感应线圈、铁质材料和储能体;所述水套包括相互连通的环状水套和上水套;所述电磁加热储能机构设置在环状水套内;电磁加热储能机构内还设有送风道,电磁加热储能机构的顶部与上水套之间形成一顶部换气腔,所述顶部换气腔与送风道联通,所述环状水套的外侧壁和底部设有回风道,所述回风道的上部与顶部换气腔联通,回风道的下部与送风道联通;所述水套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水循环系统与外部终端设备联通将热能输出,实现供暖。所述的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所述电控系统箱在谷电时段接通电源,经电控系统箱内的主振荡回路,使电磁感应线圈产生方向变化的振荡电流,形成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通过磁场的磁力线对铁质材料的不断切割,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于储能体中。所述的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所述顶部换气腔与送风道之间设有风门,所述风门在风门控制器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所述风门控制器受电控系统箱控制。所述的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所述水套的出水口处设有温感探头,当水套出水口的出水温度达不到电控系统箱所设定温度时,温感探头将信号传递给电控系统箱的设定系统,其设定系统随即发出指令给风门控制器,风门控制器控制风门开启,高温热空气经送风道进入顶部换气腔,位于顶部换气腔的上水套开始不断地将热气中的热量带走,而降温后的气体由于质量的增大而经回风道下行,再次循环至送风道中加热,从而实现冷热气体在储能炉内的自动循环和上水套的不断换热,使出水温度达到所设定温度;当出水温度达到所设定温度时,温感探头再次发出信号至电控系统箱,电控系统箱根据设定的程序令风门控制器关闭风门,如此周而复始来实现恒定的热能输出,达到恒温供暖目的。所述的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所述水套的出水口处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电控系统箱连接。所述的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还设有室外温度探头,室外温度探头将室外温度数据传递给电控系统箱,电控系统箱根据接收到的室外温度数据控制电磁加热储能机构的储能时长。所述的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所述电磁加热储能机构为环状体结构,所述送风道位于环状体结构的中心处;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置在环状体结构的中部,电磁感应线圈的上、下部分别为一体式铁质材料-储能体;所述一体式铁质材料-储能体为铁质材料掺杂在储能体中或铁质材料夹设在储能体中,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绝缘耐高温电磁感应线圈。所述送风道为单孔送风道或多孔送风道。所述的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所述环状体结构的外壁设有隔温层,所述电磁加热储能机构通过隔温层将热量传递给环状水套。所述的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所述电磁加热储能机构为环状体结构,所述送风道位于环状体结构的中心处;所述环状体结构的内层为一体式铁质材料-储能体,中层为隔温层,外层为电磁感应线圈;所述一体式铁质材料-储能体为铁质材料掺杂在储能体中或铁质材料夹设在储能体中。所述的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所述储能材料为固体储能材料。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采用电磁加热则电热转换效率可达95%以上,大量节省了能源。使用寿命长,最少可达1万小时以上。按照沈阳地区采暖时间计算10000小时÷150天÷10小时=6.6个采暖季,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投入成本。因此本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电转热效率高等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的电磁加热原理图。图2为实施例1中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出水口,2-温感探头,3-上水套,4-风门,5-顶部换气腔,6-风门控制器,7-电磁感应线圈,8-回风道,9-铁质材料,10-循环泵,11-进水口,12-储能体,13-送风道,14-隔温层,15-室外温度探头,16-电控系统箱,17-环状水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具有电磁加热储能机构,风道,水套和电控系统箱16;所述电磁加热储能机构包括电磁感应线圈7、铁质材料9和储能体,电控系统箱16接通电源,经电控系统箱16内的主振荡回路,使电磁感应线圈7产生方向变化的振荡电流,形成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通过磁场的磁力线对铁质材料9的不断切割,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于储能体12中;所述水套具有环状水套17和与其连通的上水套3,该环状水套17为下部换热器,上水套3为顶部换热器;所述电磁加热储能机构设置在环状水套17内,电磁加热储能机构内还设有送风道13,该送风道为单孔送风道或多孔送风道。电磁加热储能机构的上部与上水套3之间形成一顶部换气腔5,该顶部换气腔5与送风道13联通,顶部换气腔5与送风道13之间设有风门4,所述风门4在风门控制器6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所述风门控制器受电控系统箱16控制。所述环状水套17的外侧壁和底部设有回风道8,所述回风道8的上部与换气腔5联通,回风道8的下部与送风道13联通。所述水套具有设置在上水套3上的出水口1和设置在环状水套17上的进水口11,进水口11和出水口1通过水循环系统(循环泵10)与外部终端设备联通将热能输出,实现供暖。优选地,该电磁加热储能机构为环状体结构,所述送风道13位于环状体结构的中心处;所述电磁感应线圈7设置在环状体结构的中部,电磁感应线圈7的上、下部分别为一体式铁质材料-储能体;所述一体式铁质材料-储能体为铁质材料9均匀掺杂在储能体12中或铁质材料9夹设在储能体12中,所述电磁感应线圈7为绝缘耐高温电磁感应线圈7(可耐温1000℃高温且1000℃环境下保持绝缘的电磁感应线圈),隔温层14设置在环状体结构的外壁,所述电磁加热储能机构通过隔温层14将热量传递给环状水套17。更为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储能机构为环状体结构,所述送风道13位于环状体结构的中心处;所述环状体结构的内层为一体式铁质材料-储能体,中层为隔温层14,外层为电磁感应线圈7;所述一体式铁质材料-储能体为铁质材料9均匀掺杂在储能体12中或铁质材料9夹设在储能体12中。储能体12为固体储能材料。优选地,所述上水套3的出水口1处设有温感探头2,进水口11处设有循环泵10,所述温感探头2和循环泵10均与电控系统箱16连接。优选地,在电磁加热储能机构与环状水套17之间设有隔温层14,电磁加热储能机构通过隔温层14将热量传递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

【技术保护点】
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其特征在于,具有电磁加热储能机构,风道,水套和电控系统箱;所述电控系统箱与电磁加热储能机构连接,所述电磁加热储能机构包括电磁感应线圈、铁质材料和储能体;所述水套包括相互连通的环状水套和上水套;所述电磁加热储能机构设置在环状水套内;电磁加热储能机构内还设有送风道,电磁加热储能机构的顶部与上水套之间形成一顶部换气腔,所述顶部换气腔与送风道联通,所述环状水套的外侧壁和底部设有回风道,所述回风道的上部与顶部换气腔联通,回风道的下部与送风道联通;所述水套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水循环系统与外部终端设备联通将热能输出,实现供暖。

【技术特征摘要】
1.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其特征在于,具有电磁加热储能机构,风道,水套和电控系统箱;所述电控系统箱与电磁加热储能机构连接,所述电磁加热储能机构包括电磁感应线圈、铁质材料和储能体;所述水套包括相互连通的环状水套和上水套;所述电磁加热储能机构设置在环状水套内;电磁加热储能机构内还设有送风道,电磁加热储能机构的顶部与上水套之间形成一顶部换气腔,所述顶部换气腔与送风道联通,所述环状水套的外侧壁和底部设有回风道,所述回风道的上部与顶部换气腔联通,回风道的下部与送风道联通;所述水套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水循环系统与外部终端设备联通将热能输出,实现供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系统箱在谷电时段接通电源,经电控系统箱内的主振荡回路,使电磁感应线圈产生方向变化的振荡电流,形成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通过磁场的磁力线对铁质材料的不断切割,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于储能体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换气腔与送风道之间设有风门,所述风门在风门控制器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所述风门控制器受电控系统箱控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谷电电磁加热固体储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的出水口处设有温感探头,当水套出水口的出水温度达不到电控系统箱所设定温度时,温感探头将信号传递给电控系统箱的设定系统,其设定系统随即发出指令给风门控制器,风门控制器控制风门开启,高温热空气经送风道进入顶部换气腔,位于顶部换气腔的上水套开始不断地将热气中的热量带走,而降温后的气体由于质量的增大而经回风道下行,再次循环至送风道中加热,从而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伦刘宏
申请(专利权)人:张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