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731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供热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其包括锅炉本体和加热盘管,在锅炉本体内设置有加热盘管,在锅炉本体上贯通有余热蒸汽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余热蒸汽实现供能加热,不需要为了锅炉产生热量专门提供燃料进行燃烧,不进能够节能减耗,而且能够避免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烟尘和污染物,有效保护环境,并且,余热蒸汽为清洁能源,为现场工作人员的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有效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的是余热蒸汽,余热蒸汽在加热锅炉本体1中的水时被消耗,锅炉本体1内为常压状态,相对于现有的高压蒸汽锅炉来说,避免了炸炉的危险,生产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供热装置
,是一种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工厂使用的普遍为蒸汽锅炉。蒸汽锅炉加热设备(燃烧器)释放热量,先通过辐射传热被水冷壁吸收,水冷壁的水沸腾汽化,产生大量蒸汽进入汽包进行汽水分离(直流炉除外),分离出的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通过辐射、对流方式继续吸收炉膛顶部和水平烟道、尾部烟道的烟气热量,并使过热蒸汽达到所要求的工作温度。发电用锅炉通常还设置有再热器,是用来加热经过高压缸做功后的蒸汽的,再热器出来的再热蒸汽再去中、低压缸继续做功发电。现在市面上的蒸汽锅炉不仅耗煤量大,且燃煤释放热量时会排放大量的烟尘,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长期从事司炉工作的人员易得尘肺,不利于身体健康。且蒸汽锅炉压力较大,操作不慎可能会引起炸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目前工厂使用的蒸汽锅炉不仅耗煤量大,且燃煤释放热量时会排放大量的烟尘,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长期从事司炉工作的人员易得尘肺,不利于身体健康,且蒸汽锅炉压力较大,操作不慎可能会引起炸炉风险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包括锅炉本体和加热盘管,在锅炉本体内设置有加热盘管,在锅炉本体上贯通有余热蒸汽管,在锅炉本体内设置有蒸汽分布管,余热蒸汽管的出口与蒸汽分布管的进口相连通,在蒸汽分布管上均布有蒸汽出口,在锅炉本体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贯通有生活热水管和生活冷水管,生活热水管的进口与加热盘管的出口相连通,生活冷水管的出口与加热盘管的进口相连通。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在锅炉本体的上部连通有暖气进水管,在锅炉本体的下部连通有暖气回水管。上述在余热蒸汽管上串接有蒸汽调节阀。上述在锅炉本体的上部连通有能够观测到锅炉本体内部液位的水位计;或/和,在锅炉本体的上部连通有溢水管;或/和,在锅炉本体上还设置有能够检测到锅炉本体内温度的温度计;或/和,在锅炉本体的下部连通有排污管,在排污管上串接有排污阀。上述在生活热水管、生活冷水管、暖气进水管和暖气回水管上分别串接有阀门。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余热蒸汽实现供能加热,不需要为了锅炉产生热量专门提供燃料进行燃烧,不进能够节能减耗,而且能够避免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烟尘和污染物,有效保护环境,并且,余热蒸汽为清洁能源,为现场工作人员的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有效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本技术利用的是余热蒸汽,余热蒸汽在加热锅炉本体1中的水时被消耗,锅炉本体1内为常压状态,相对于现有的高压蒸汽锅炉来说,避免了炸炉的危险,生产运行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工艺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锅炉本体,2为加热盘管,3为余热蒸汽管,4为蒸汽分布管,5为生活热水管,6为生活冷水管,7为暖气进水管,8为暖气回水管,9为蒸汽调节阀,10为水位计,11为溢水管,12为温度计,13为排污阀,14为阀门,15为排污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和加热盘管2,在锅炉本体1内设置有加热盘管2,在锅炉本体1上贯通有余热蒸汽管3,在锅炉本体1内设置有蒸汽分布管4,余热蒸汽管3的出口与蒸汽分布管4的进口相连通,在蒸汽分布管4上均布有蒸汽出口,在锅炉本体1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贯通有生活热水管5和生活冷水管6,生活热水管5的进口与加热盘管2的出口相连通,生活冷水管6的出口与加热盘管2的进口相连通。本技术中,将工厂工业生产中加热设备的富余蒸汽收集后,通过余热蒸汽管3送入锅炉本体1内,正常使用情况下,锅炉本体1内装有水,送入锅炉本体1内的余热蒸汽加热锅炉本体1内的水,然后被加热温度升高后的水为加热盘管2内的生活用水提供热量,加热盘管2内的水温度升高后由生活热水管5送出,供员工生活用水,如洗脸洗澡等,加热盘管2内的水由生活冷水管6提供,加热盘管2内的水可以为自来水。本技术通过余热蒸汽实现供能加热,不需要为了锅炉产生热量专门提供燃料进行燃烧,不进能够节能减耗,而且能够避免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烟尘和污染物,有效保护环境,并且,余热蒸汽为清洁能源,为现场工作人员的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有效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本技术利用的是余热蒸汽,余热蒸汽在加热锅炉本体1中的水时被消耗,锅炉本体1内为常压状态,相对于现有的高压蒸汽锅炉来说,避免了炸炉的危险,生产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在锅炉本体1的上部连通有暖气进水管7,在锅炉本体1的下部连通有暖气回水管8。设置暖气进水管7和暖气回水管8,可以将锅炉本体1内被加热后的水通过暖气进水管7送入厂区各需要供暖区域的暖气装置中,满足供暖所需,同时,被利用热量后的暖气装置的水可以通过暖气回水管8回到锅炉本体1内,实现暖气用水的循环利用,减小用水量,同时进一步节能减耗,最大程度利用余热蒸汽的能量。如附图1所示,在余热蒸汽管3上串接有蒸汽调节阀9。设置蒸汽调节阀9能够调节余热蒸汽的供给量,可以根据是需要调节锅炉本体1内水的温度。如附图1所示,在锅炉本体1的上部连通有能够观测到锅炉本体1内部液位的水位计10;或/和,在锅炉本体1的上部连通有溢水管11;或/和,在锅炉本体1上还设置有能够检测到锅炉本体1内温度的温度计12;或/和,在锅炉本体1的下部连通有排污管15,在排污管15上串接有排污阀13。设置水位计11,方便实时观测锅炉本体1内水的液位高低,避免满罐造成危险;设置溢水管11能够在当锅炉本体1内的水液位过高时,及时排出多余的水量,为锅炉本体1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设置温度计12,可以实时监测到锅炉本体1内水的温度高低,为调节锅炉本体1内水的温度提供依据;设置排污阀13能够及时排出锅炉本体1内沉降下来的污泥垃圾,为锅炉本体1提供暖气供水创造洁净的运行环境。如附图1所示,在生活热水管5、生活冷水管6、暖气进水管7和暖气回水管8上分别串接有阀门14,能够根据实际生活生产需要,调节热量供需的大小。本技术利用生产排出的余热蒸汽加热暖气供水,达到供热要求为全厂冬季取暖提供热能,并加热自来水供员工洗澡、洗脸,节能降耗,每年可省块煤约150吨,并降低燃煤加热带来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及人工劳动力,达到环保验收标准。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和加热盘管,在锅炉本体内设置有加热盘管,在锅炉本体上贯通有余热蒸汽管,在锅炉本体内设置有蒸汽分布管,余热蒸汽管的出口与蒸汽分布管的进口相连通,在蒸汽分布管上均布有蒸汽出口,在锅炉本体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贯通有生活热水管和生活冷水管,生活热水管的进口与加热盘管的出口相连通,生活冷水管的出口与加热盘管的进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和加热盘管,在锅炉本体内设置有加热盘管,在锅炉本体上贯通有余热蒸汽管,在锅炉本体内设置有蒸汽分布管,余热蒸汽管的出口与蒸汽分布管的进口相连通,在蒸汽分布管上均布有蒸汽出口,在锅炉本体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贯通有生活热水管和生活冷水管,生活热水管的进口与加热盘管的出口相连通,生活冷水管的出口与加热盘管的进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锅炉本体的上部连通有暖气进水管,在锅炉本体的下部连通有暖气回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余热蒸汽管上串接有蒸汽调节阀。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锅炉本体的上部连通有能够观测到锅炉本体内部液位的水位计;或/和,在锅炉本体的上部连通有溢水管;或/和,在锅炉本体上还设置有能够检测到锅炉本体内温度的温度计;或/和,在锅炉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永红赵志芳聂树显吴萌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现代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