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68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加大基板面积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具备:具有凹部的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表面的多个接合销;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底面的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侧相反的一侧的发光元件。从光的射出侧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时,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角部与所述多个接合销中的任意一个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技术介绍
有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具备:具有安装于车辆用灯具的安装部的灯座、容纳于安装部的内部且安装有发光二极管或控制元件等的基板。在这样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中,为了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小型化以及为了加大基板面积,提出有一种将基板的角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内部且安装部的外侧表面的附近的技术。由此,能够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加大基板面积。近年来,车辆用照明装置正在向高功能化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设置于基板上的元件或部件的数量或种类有增加的倾向。若元件或部件的数量或种类增加,则需要加大基板面积。此时,只要加长安装部的外形尺寸(剖面尺寸),即可加大基板面积。但是,若加长安装部的外形尺寸,则难以将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到已有的车辆用灯具中。另外,若加长安装部的外形尺寸,则无法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小型化。因此,希望研发一种能够进一步加大基板面积的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387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加大基板面积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具备:具有凹部的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表面的多个接合销;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底面的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侧相反的一侧的发光元件。从光的射出侧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时,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角部与所述多个接合销中的任意一个重叠。所述安装部具有从所述凹部的侧表面贯穿至所述安装部的外侧表面的狭缝,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角部的附近设置于所述狭缝的内部。所述多个接合销设置于比所述基板更靠所述凹部的底面侧。所述基板的平面形状为四角形。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具备:上述车辆用照明装置;供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的框体。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加大基板面积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从图1中的A方向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1时的示意图。图3(a)~图3(d)是图2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沿CC线方向的示意剖视图。图4是用于例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a的示意图。图5是用于例示车辆用灯具100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车辆用照明装置、1a-车辆用照明装置、10-灯座、11-安装部、11a-凹部、11a1-底面、11a2-侧表面、11c-外侧表面、11d-狭缝、12-接合销、12a-上表面、12a1-底面、12b-外侧表面、13-凸缘、14-散热片、20-发光模块、21-基板、21b-角部、21c-面、21d-面、22-发光元件、23-电阻、24-控制元件、30-供电部、100-车辆用灯具、101-框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例示。另外,在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车辆用照明装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可以设置于汽车或轨道车辆等。作为设置于汽车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可以使用于前组合灯(例如,日间行车灯、示宽灯、转向灯等适当组合在一起的组合灯)、后组合灯(例如,刹车灯、尾灯、转向灯、倒车灯、雾灯等适当组合在一起的组合灯)等。但是,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用途并未限定于此。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剖视图。另外,图1是图2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沿B-B线方向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从图1中的A方向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1时的示意图。即,图2是从光的射出侧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1时的示意图。图3(a)~图3(d)是图2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沿C-C线方向的示意剖视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车辆用照明装置1设置有灯座10、发光模块20及供电部30。灯座10具有安装部11、接合销12、凸缘13及散热片14。安装部11设置于凸缘13的与设置有散热片14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安装部11的外形形状可以为柱状。安装部11的外形例如为圆柱状。安装部11具有向与凸缘13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开口的凹部11a。在凹部11a的底面11a1设置有发光模块20。接合销12设置于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11c(安装部11的与凹部11a开口的端面交叉的面)。接合销12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外侧突出。接合销12与凸缘13对置。接合销12设置于比基板21更靠凹部11a的底面11a1侧(基板21的下方)。接合销12设置有多个。接合销12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框体10时使用。接合销12用作扭锁。凸缘13呈板状。凸缘13例如可以呈圆板状。凸缘13的外侧表面13a位于比接合销12的外侧表面12b更靠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外侧。散热片14设置于凸缘13的与设置有安装部11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散热片14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散热片14可以设置成彼此平行。散热片14可以呈平板状。另外,灯座10设置有供绝缘部31插入的孔10a和供连接器105插入的孔10b。具有密封部件105a的连接器105插入于孔10b中。因此,孔10b的剖面形状是与具有密封部件105a的连接器105的剖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发光模块20所产生的热量主要经由安装部11以及凸缘13传递到散热片14。传递到散热片14的热量主要从散热片14向外部释放。因此,考虑到将发光模块20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外部,优选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灯座10。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金属、高导热性树脂等。高导热性树脂例如为在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尼龙等树脂中混合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氧化铝等构成的填料而成的树脂。另外,若使用高导热性树脂形成灯座10,则能够有效地释放发光模块20所产生的热量,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发光模块20具有基板21、发光元件22、电阻23及控制元件24。基板21设置于凹部11a的底面11a1。基板21呈平板状。基板21的平面形状例如可以为四角形。基板21的材料或结构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由陶瓷(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等无机材料、酚醛纸或玻璃环氧等有机树脂等制成基板21。另外,基板21也可以是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而成的基板。另外,在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的情况下,绝缘性材料可以是由有机材料构成的绝缘材料,也可以是由无机材料构成的绝缘材料。在发光元件22的发热量较高的情况下,从散热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形成基板21。作为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可例举出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高导热性树脂、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而成的材料等。另外,基板21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另外,在基板21的表面设置有配线图案21a。配线图案21a例如可以由以银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形成。配线图案21a例如可以由银或银合金形成。但是,配线图案21a的材料并未限定于以银为主要成分的材料。配线图案21a例如可以由以铜为主要成分的材料等形成。发光元件22设置于基板21的与凹部11a的底面11a1侧相反的一侧。发光元件22设置于基板21上。发光元件22与设置于基板21的表面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发光元件22例如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发光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凹部的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表面的多个接合销;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底面的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侧相反的一侧的发光元件,从光的射出侧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时,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角部与所述多个接合销中的任意一个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27 JP 2016-1063401.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凹部的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表面的多个接合销;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底面的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侧相反的一侧的发光元件,从光的射出侧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时,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角部与所述多个接合销中的任意一个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从所述凹部的侧表面贯穿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山政之土屋竜二日野清和金子高志小杉大资畑中登志浩白石宽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