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夹套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646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夹套调节阀,解决调节阀保温效果差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上方的阀盖,所述阀体外侧套设有阀体夹套,阀体夹套和阀体之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第一腔体,阀体夹套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输入口,阀体夹套的顶部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输出口,阀盖外侧套设有阀盖夹套,阀盖夹套和阀盖之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第二腔体,阀盖夹套的底部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输入口,阀盖夹套的顶部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输出口,第二输入口位于第一输出口上方并通过连接管连通于第一输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保温介质与阀体和阀盖贴合更加紧密,避免调节阀内流体热量的流失,保温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夹套调节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夹套调节阀。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工业的发展需求使调节阀产品也向大容量、高参数、高要求、多效多用以及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满足各方面对技术参数新要求的同时,调节阀结构、材质和生产工艺也对提高调节阀性能、可靠性及降低成本等有着重要影响。调节阀作为流体输送调节的载体,调节阀内的流体在管路中的热量损失较大,容易引发介质结晶或凝固而影响调节阀正常启闭,也影响到了装置能耗及生产的工艺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一般在调节阀外侧包裹矿渣棉、玻璃棉等保温材料,将保温材料用带状物绑扎固定于调节阀上,最后涂覆沥青或包扎铁皮,上述保温措施不仅操作繁琐,施工成本高、外观粗糙、而且很难将保温材料按照合适的尺寸进行包裹,保温材料与调节阀之间会产生空隙,容易造成热量的流失,保温效果差,同时,上述保温方式只能使用一次,调节阀检修拆除后只能丢弃,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保温夹套调节阀,其保温效果好,保温介质的利用率更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夹套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上方的阀盖,所述阀体外侧套设有阀体夹套,阀体夹套和阀体之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第一腔体,阀体夹套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输入口,阀体夹套的顶部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输出口,阀盖外侧套设有阀盖夹套,阀盖夹套和阀盖之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第二腔体,阀盖夹套的底部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输入口,阀盖夹套的顶部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输出口,第二输入口位于第一输出口上方并通过连接管连通于第一输出口。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夹套为矩形结构,阀体夹套的长度L为210mm~260mm,阀体夹套的宽度S为180mm~210mm,阀体夹套的高度H为190mm~220mm。进一步的,所述阀盖夹套为矩形结构,阀盖夹套的长度l为110mm~150mm,阀盖夹套的宽度s为110mm~150mm,阀盖夹套的高度h为150mm~180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出口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一输出管,第一输出管上设有第一法兰盘,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法兰盘,第一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二法兰盘。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之间设有缠绕垫片。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入口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二输入管,第二输入管上设有第三法兰盘,连接管上设有第四法兰盘,第三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于第四法兰盘。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法兰盘与第四法兰盘之间设有缠绕垫片。进一步的,所述阀盖夹套焊接于阀盖,阀体夹套焊接于阀体上。进一步的,所述阀盖夹套和阀体夹套均由碳钢或不锈钢材质组焊而成。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夹套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排污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首先,作为流体的保温介质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流动,从而保温介质与阀体和阀盖贴合更加紧密,避免调节阀内流体热量的流失,保温效果更好,同时,调节阀通过流动的保温介质保温,降低了阀体夹套和阀盖夹套的外形的复杂度,易于加工和安装密封;其次,第一输入口设于阀体夹套的底部,第一输出口设于阀体夹套的顶部,从而保温介质充满第一腔体后才从第一输出口流出,不仅增大了保温介质与阀体的接触面积,而且延长了保温介质在第一腔体的停留时间,进一步提高了阀体的保温效果,同样,第二输入口低于第二输出口,进一步提高了阀盖的保温效果;最后,保温介质通过第一输入口注入第一腔体内,并依次通过第一输出口、连接管、第二输入口流入第二腔体中,最终从第二输出口再次回流至第一输入口,从而形成保温介质的流通回路,不仅循环使用保温介质,提高保温介质的利用率,而且提高了保温介质的流通动力。2、阀体夹套为矩形结构,结构简单,不仅方便加工成型和安装,而且利于阀体夹套与调节阀连接处的密封,阀体夹套的长度L为210mm~260mm,阀体夹套的宽度S为180mm~210mm,阀体夹套的高度H为190mm~220mm,在保证阀体外侧具有足够厚度的流动的保温介质的条件下,减小了整个阀体夹套的占用空间,利于整个保温夹套调节阀的小型化。3、连接管和阀体夹套为分体件,方便分开加工,也利于更换连接管和阀体夹套,连接管通过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连接,方便拆装,连接强度高。4、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之间设有缠绕垫片,增加了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的预紧力,保证了连接管与第一输出管连接处的密封性,也降低了两个法兰盘的密封面的精度要求。5、阀盖夹套焊接于阀盖,阀体夹套焊接于阀体上。避免在阀盖夹套和阀体夹套上另设连接结构,减少了整个保温夹套的加工工序,也保证了焊接处的气密封性、耐高温和耐高压性能,从而提高了保温夹套调节阀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保温夹套调节阀的侧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保温夹套调节阀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夹套调节阀,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上方的阀盖,所述阀体外侧套设有阀体夹套1,阀体夹套1和阀体之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第一腔体,阀体夹套1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输入口11,阀体夹套1的顶部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输出口12,阀盖外侧套设有阀盖夹套2,阀盖夹套2和阀盖之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第二腔体,阀盖夹套2的底部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输入口21,阀盖夹套2的顶部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输出口22,第二输入口21位于第一输出口12上方并通过连接管3连通于第一输出口12。首先,作为流体的保温介质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流动,从而保温介质与阀体和阀盖贴合更加紧密,避免调节阀内流体热量的流失,保温效果好,同时,调节阀通过流动的保温介质保温,降低了阀体夹套1和阀盖夹套2的外形的复杂度,易于加工和安装密封;其次,第一输入口11设于阀体夹套1的底部,第一输出口12设于阀体夹套1的顶部,从而保温介质充满第一腔体后才从第一输出口12流出,不仅增大了保温介质与阀体的接触面积,而且延长了保温介质在第一腔体的停留时间,进一步提高了阀体的保温效果,同样,第二输入口21低于第二输出口22,进一步提高了阀盖的保温效果;最后,保温介质通过第一输入口11注入第一腔体内,并依次通过第一输出口12、连接管3、第二输入口21流入第二腔体中,最终从第二输出口22再次回流至第一输入口11,从而形成保温介质的流通回路,不仅循环使用保温介质,提高保温介质的利用率,而且提高了保温介质的流通动力。阀体夹套1和阀盖夹套2均为矩形结构,结构简单,不仅方便加工成型和安装,而且利于保证夹套与调节阀连接处的密封性,阀体夹套1的长度L为210mm~260mm,L优选220mm、228mm和235mm,阀体夹套1的宽度S为180mm~210mm,S优选195mm、202mm和210mm,阀体夹套1的高度H为190mm~220mm,H优选200mm、208mm和215mm,在保证阀体外侧具有足够厚度的流动的保温介质的条件下,减小了整个阀体夹套1的占用空间,利于整个保温夹套调节阀的小型化。阀盖夹套2的长度l为110mm~150mm,l优选120mm、133mm和140mm,阀盖夹套2的宽度s为110mm~150mm,s优选120mm、133mm和140mm,阀盖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保温夹套调节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夹套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上方的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外侧套设有阀体夹套,阀体夹套和阀体之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第一腔体,阀体夹套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输入口,阀体夹套的顶部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输出口,阀盖外侧套设有阀盖夹套,阀盖夹套和阀盖之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第二腔体,阀盖夹套的底部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输入口,阀盖夹套的顶部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输出口,第二输入口位于第一输出口上方并通过连接管连通于第一输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夹套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上方的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外侧套设有阀体夹套,阀体夹套和阀体之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第一腔体,阀体夹套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输入口,阀体夹套的顶部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输出口,阀盖外侧套设有阀盖夹套,阀盖夹套和阀盖之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第二腔体,阀盖夹套的底部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输入口,阀盖夹套的顶部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输出口,第二输入口位于第一输出口上方并通过连接管连通于第一输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夹套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夹套为矩形结构,阀体夹套的长度L为210mm~260mm,阀体夹套的宽度S为180mm~210mm,阀体夹套的高度H为190mm~2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夹套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夹套为矩形结构,阀盖夹套的长度l为110mm~150mm,阀盖夹套的宽度s为110mm~150mm,阀盖夹套的高度h为150mm~180mm。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上波张小华黄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卡控制阀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