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捆机草捆压紧油缸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604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捆机草捆压紧油缸驱动结构,属于打捆机的液压装置技术领域。其主动带轮固定在离合器的外圈上,从动带轮固定在驱动泵上,固定在离合器上的主动带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驱动泵转动;液压油箱固定在机架上,驱动泵进油管另一端与液压油箱相连接;竖直油缸有两个进油口并且进油管之间相连通,竖直油缸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水平油缸联接,水平油缸通过回油管联接固定在竖直油缸下方出油口固定的回油三通上;竖直油缸与水平油缸串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飞轮前端离合器外圈安装带轮方式,离合器还能提供安全保护;打捆机自身配备液压油箱,减少维护成本;竖直油缸与水平油缸实现串联,草捆密度均匀,提高草捆密实度,方便草捆运输与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捆机草捆压紧油缸驱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捆机草捆压紧油缸驱动结构,属于打捆机的液压装置

技术介绍
从原理角度来讲打捆机分为玉米秸秆打捆机、麦草打捆机、稻草打捆机等。打捆机在将粉碎后的秸秆、牧草打捆时需要用到压紧结构。一方面,传统打捆机压紧结构采用机械弹簧压紧,存在操作不便利、草捆密度底、草捆运输与储存不方便等问题。另一方面,传统打捆机压紧结构也有的采用液压方式压紧草捆的,液压油缸的动力来源拖拉机液压系统,对拖拉机要求较高,拖拉机具备液压动力输出功能,打捆机压紧液压系统布置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打捆机草捆压紧油缸驱动结构,采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传递到飞轮前面安装在的离合器带轮驱动马达的方式,不需要拖拉机输出液压动力,借用飞轮前端离合器输出动力,结构紧凑;离合器还可以提供过载保护,打捆机工作装置过在后离合器打滑油缸同时停止工作;采用打捆机自带液压油箱,容量大,维修方便,提高了打捆机的维护性。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打捆机草捆压紧油缸驱动结构,包括主动带轮、离合器、驱动泵、液压油箱、竖直油缸和水平油缸;主动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打捆机草捆压紧油缸驱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捆机草捆压紧油缸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带轮(2)、离合器(1)、驱动泵(17)、液压油箱(6)、竖直油缸(12)和水平油缸(14);主动带轮(2)固定在离合器(1)的外圈上,从动带轮(26)固定在驱动泵(17)上,固定在离合器(1)上的主动带轮(2)转动通过皮带(19)带动驱动泵(17)转动;液压油箱(6)固定在机架(21)上,驱动泵(17)进油管Ⅰ(16)另一端与液压油箱(6)相连接;竖直油缸(12)有两个进油口(20)并且进油管Ⅱ(24)和进油管Ⅲ(30)相连通,竖直油缸(12)进油口(20)通过进油管Ⅲ(30)与水平油缸(14)联接,水平油缸(14)通过回油管Ⅱ(29)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捆机草捆压紧油缸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带轮(2)、离合器(1)、驱动泵(17)、液压油箱(6)、竖直油缸(12)和水平油缸(14);主动带轮(2)固定在离合器(1)的外圈上,从动带轮(26)固定在驱动泵(17)上,固定在离合器(1)上的主动带轮(2)转动通过皮带(19)带动驱动泵(17)转动;液压油箱(6)固定在机架(21)上,驱动泵(17)进油管Ⅰ(16)另一端与液压油箱(6)相连接;竖直油缸(12)有两个进油口(20)并且进油管Ⅱ(24)和进油管Ⅲ(30)相连通,竖直油缸(12)进油口(20)通过进油管Ⅲ(30)与水平油缸(14)联接,水平油缸(14)通过回油管Ⅱ(29)联接固定在竖直油缸(12)下方,出油口Ⅱ(28)固定在回油三通(31)上;竖直油缸(12)与水平油缸(14)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捆机草捆压紧油缸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泵(17)出油压力测量表(4)通过测量表油管(5)、三通(22)与泵出油管(15)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捆机草捆压紧油缸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存超李丽萍沈勇吴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丰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