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机出渣系统及泥水盾构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2564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机出渣系统,包括用于输入泥浆的中心螺旋机,中心螺旋机两侧分别连通有用于排渣的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还包括工作控制组件,用于控制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交替执行排渣工作。通过螺旋机的原理进行泥浆中的固液分离,即通过中心螺旋机将盾构机的开挖系统产生的夹杂渣料的泥浆输送至前端的两个并接的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通过两台螺旋机的交替工作进行排渣,当其中一台螺旋机进行排渣工作时,另一台螺旋机可进行内部渣料的清理,这样就保证了系统能够持续不断的连续进行排渣工作,有效保证了出渣的效率;同时泥浆中的固体渣料不需经过长距离的管道输送,降低能耗设备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泥水盾构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机出渣系统及泥水盾构机
本技术涉及挖掘钻探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盾构机出渣系统,还涉及一种泥水盾构机。
技术介绍
盾构机全称为盾构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机集光、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隧道工程。泥水盾构机是通过加压泥水或泥浆(通常为膨润土悬浮液)来稳定开挖面,其刀盘后面有一个密封隔板,与开挖面之间形成泥水室,里面充满了泥浆,开挖土料与泥浆混合由泥浆泵输送到洞外分离,经分离后泥浆重复使用。然而经研究发现,应用此类原理的盾构机设备还存在一定的使用问题,具体表现在:盾构机在后续的泥浆处理过程中,出渣绝大部分仍然依赖泥浆管道,通过大流量泥浆的悬浮和托举作用携带大量固体渣料出洞,这种方式有几个难以克服的缺陷:泥浆管道中需要携带的固体颗粒粒径和数量较大时,需要的泥浆流量和流速均较大,对泥浆泵的装机功率要求很高;大量、大颗粒固体在泥浆泵和管道内的高速运动,严重磨蚀泥浆泵和泥浆管道;虽然在排浆管道处安装采石箱对泥浆中的固体进行沉淀和粗滤分离后,再进入排浆泵可一定程度减少固体对泵和后续管道的磨蚀,但需要定期打开采石箱人工清理固体渣料,造成施工中断甚至停机,极大影响了施工效率、增加了施工成本。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现有的盾构机和泥水平衡盾构机中导出固体效率低和成本高、泥浆系统装机功率大、易损耗设备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机出渣系统,该盾构机出渣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盾构机和泥水平衡盾构机中导出固体效率低和成本高、泥浆系统装机功率大、易损耗设备等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盾构机出渣系统的泥水盾构机。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盾构机出渣系统,包括用于输入泥浆的中心螺旋机,所述中心螺旋机两侧分别连通有用于排渣的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还包括工作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交替执行排渣工作。优选的,上述盾构机出渣系统中,所述中心螺旋机与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分别连接的位置均设置有容纳泥浆的密封收纳室。优选的,上述盾构机出渣系统中,所述工作控制组件包括可控开闭的可控闸门组件,所述可控闸门组件设置于所述中心螺旋机的外壁上分别与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连通的位置。优选的,上述盾构机出渣系统中,所述密封收纳室均在底部设置有排浆阀,并连接排浆管路。优选的,上述盾构机出渣系统中,所述密封收纳室均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位于所述排浆阀上方,用于在排浆阀打开排液之前先对密封收纳室排气或排液泄压。优选的,上述盾构机出渣系统中,所述排浆管路上设置有泥浆泵,其尾端与污水容纳装置直接连通,或与盾构机土仓连通。优选的,上述盾构机出渣系统中,还包括送渣皮带,所述中心螺旋机、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的出口端设置于所述送渣皮带上方。优选的,上述盾构机出渣系统中,所述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的出口端均设置有可将螺旋机密封的可控闸门组件。优选的,上述盾构机出渣系统中,所述中心螺旋机的出口端设置有可将其封闭的、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可控闸门组件。本技术提供的盾构机出渣系统,包括用于输入泥浆的中心螺旋机,所述中心螺旋机两侧分别连通有用于排渣的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还包括工作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交替执行排渣工作。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盾构机出渣系统,通过螺旋机的原理进行泥浆中的固液分离,即通过中心螺旋机将盾构机的开挖系统产生的夹杂渣料的泥浆输送至前端的两个并接的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通过两台螺旋机的交替工作进行排渣,当其中一台螺旋机进行排渣工作时,另一台螺旋机可进行内部渣料的清理,这样就保证了系统能够持续不断的连续进行排渣工作,有效保证了出渣的效率;同时由于采用这种泥浆中的渣料分离方式,泥浆中的固体渣料不需经过长距离的管道输送,这样采用相对功率较小的泥浆泵即可完成输送,降低了能耗及设备成本,同时降低了堵塞的风险,减少了管道的磨损;并且通过两组不同的螺旋机分担泥浆分离的工作,有效实现分流,降低了设备排出功率要求。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盾构机出渣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盾构机导出泥浆效率低、成本高,并且易损耗设备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泥水盾构机,该泥水盾构机包括上述任一种盾构机出渣系统。由于上述的盾构机出渣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盾构机出渣系统的泥水盾构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盾构机出渣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盾构机出渣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中心螺旋机1、第一螺旋机2、送渣皮带3、可控闸门组件4、密封收纳室5、排浆阀6、泄压阀7、第二螺旋机8、排浆管路9、泥浆泵1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盾构机出渣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盾构机和泥水平衡盾构机中导出固体效率低和成本高、泥浆系统装机功率大、易损耗设备等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盾构机出渣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盾构机出渣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盾构机出渣系统,包括用于输入泥浆的中心螺旋机1,所述中心螺旋机1两侧分别连通有用于排渣的第一螺旋机2及第二螺旋机8,还包括工作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螺旋机2及第二螺旋机8交替执行排渣工作。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螺旋机指的是一类用于输送流体物料的装置,其具有柱状的封闭外壳,内部设置有安装螺旋叶片的中轴,通过螺旋叶片的转动实现物料的输送。本实施例中的中心螺旋机主要用于将未处理的泥浆输送至第一及第二螺旋机,第一及第二螺旋机具有分离的功能,一般的工作方式是一个螺旋机进行分离固液物料的预处理时,另一个螺旋机将处理后剩余的固态渣料输出,依次循环往复实现连续的渣料输送分离。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盾构机出渣系统,通过螺旋机的原理进行泥浆中的固液分离,即通过中心螺旋机将盾构机的开挖系统产生的夹杂渣料的泥浆输送至前端的两个并接的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通过两台螺旋机的交替工作进行排渣,当其中一台螺旋机进行排渣工作时,另一台螺旋机可进行内部渣料的清理,这样就保证了系统能够持续不断的连续进行排渣工作,有效保证了出渣的效率;同时由于采用这种泥浆中的渣料分离方式,泥浆中的固体渣料不需经过长距离的管道输送,这样采用相对功率较小的泥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盾构机出渣系统及泥水盾构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盾构机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入泥浆的中心螺旋机,所述中心螺旋机两侧分别连通有用于排渣的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还包括工作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交替执行排渣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机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入泥浆的中心螺旋机,所述中心螺旋机两侧分别连通有用于排渣的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还包括工作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交替执行排渣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机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螺旋机与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分别连接的位置均设置有容纳泥浆的密封收纳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机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控制组件包括可控开闭的可控闸门组件,所述可控闸门组件设置于所述中心螺旋机的外壁上分别与第一螺旋机及第二螺旋机连通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机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收纳室均在底部设置有排浆阀,并连接排浆管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机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收纳室均设置有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香程永亮何其平彭正阳唐崇茂徐震万佩容锦梅勇兵陈亮陈勇廖倩燕丽存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铁电气物资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