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下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48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下水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管和同轴固定连接的内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管的内壁设有裙边一和裙边二,所述裙边一和所述裙边二呈双螺旋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下水管内的水流冲击管壁产生噪音的问题。

De-noising water pi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ise reduction pip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includes an outer tube and is coaxially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tube, the outer tube and the inner tube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cavity;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skirt and a skirt two, the skirt and the skirt two is double spiral distribution.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noise caused by the impact tube wall of water flow in the curren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噪下水管
本技术涉及建筑管道,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降噪下水管。
技术介绍
下水管作为房屋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建材,用于排出居民楼的生活污水。授权公告号为CN2820977Y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渗漏上下水管件,包括管体,在管体上与隔层地面或墙体相接处段设置有一环形凸沿。由于在管体外壁上其与混凝土相接处加设了凸沿,能方便的实现配合面的密封,从而解决了排水管件在在在配置过程中因接触封闭不严出现的渗水问题。但是该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由于管体内壁光滑,水流冲击下水管的管壁产生噪音,尤其对于楼层较低的居民来说,水下落的高度差更大,水速增加使得产生的噪音更大,这种噪音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因此,设计一种降噪的下水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下水管,有效降低水流冲击管壁产生的噪音,提高居住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噪下水管,包括外管和同轴固定连接的内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管的内壁设有裙边一和裙边二,所述裙边一和所述裙边二呈双螺旋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水管内的水流沿着裙边一和裙边二流动,水流经过裙边一和裙边二的分流作用,每道水流的流量减少,携带的能量降低,对内管的冲击减弱,产生的噪音减小;裙边一和裙边二呈双螺旋分布,水流运动时形成绕流,流势相比于直接下落要小,水流的流速相对平缓,对内管的冲击力减弱,水流与内管的撞击产生的噪音减小。此外,外管、内管以及二者之间的空腔形成双层隔音结构,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的端部通过密封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腔被密封环密封,空腔内的气体不会向外流动,声音穿过空腔时向外传播受到限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环为橡胶环,所述密封环分别与所述外管和内管热熔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环的成本较低,且热熔使得密封环与外管和内管的连接紧密,不会松开;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对内管受到的水流冲击具有减缓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管为软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冲击内管时为软接触,避免水流与硬质面撞击产生噪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管为硅胶软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软管柔软且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此外,硅胶软管具有优良的弹性,使得水流冲击内管时,内管发生弹性变形抵消水流的冲击,减轻噪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裙边一和所述裙边二的端面与所述内管端面夹角呈1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的流势更加平缓,对内管的冲击进一步减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为硬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管不易发生变形或损坏,以便对内管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硬管为PVC工程塑料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管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使用寿命长;PVC工程塑料管应用广泛,节约生产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的两端设有外螺纹,两根外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管之间连接牢靠,不易松脱;若干外管可组成不同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需求。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具有良好的耐水流冲击能力,产生噪音小,提高居住环境质量;2.隔音效果好,下水管产生的噪音被吸收和阻隔;3.制作材料为常见的普通材料,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内壁的双螺旋裙边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显示外管与内管的连接的内部结构做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实际应用时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外管;11、外螺纹;2、内管;21、裙边一;22、裙边二;3、密封环;31、空腔;4、连接管;5、隔音层;6、耐火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降噪下水管,如图1所示,包括外管1、与外管1通过密封环3连接的内管2,内管2的内壁上设有裙边一21和裙边二22,裙边一21与裙边二22呈双螺旋结构。参考图1和图2,外管1呈圆柱体,也可以是其他几何形状如长方体,外管1采用PVC工程塑料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以便对内管2进行保护。外管1的两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1,以便外管1之间或者外管1与其他管件螺纹连接。参考图1和图2,内管2呈圆柱体,内管2采用硅胶制作,具有优良的弹性且柔软、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裙边一21和裙边二22与内管2的材质相同且整体通过注塑工艺成型,裙边一21和裙边二22增加了内管2的整体强度。裙边一21和裙边二22在内管2的端部对称设置并与管口端面呈锐角设置,锐角为10°-30°之间。当水流沿着内管2管壁向下流动时,被裙边一21和裙边二22阻挡,使得水流沿着裙边一21或者裙边二22螺线形的下降,从而对水流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水流下落冲击管壁的高度差。裙边一21和裙边二22的宽度分别为内管2内径的1/3,使得水流较多时,裙边一21和裙边二22上的水流溢出并落在下层的裙边一21或裙边二22上,实现分流传输,减少每道水流的能量,降低水流对内管2的冲击力。密封环3为橡胶环,密封环3的内侧与内管2通过热熔固定连接,密封环3的外侧与外管1通过热熔固定连接。密封环3与外管1和内管2的接触位置进一步用硅胶密封,使得外管1和内管2之间形成封闭的空腔31。当水流冲击内管2时,由于内管2具有弹性,内管2向空腔31一侧发生变形,以减弱水流的冲击,减少噪音。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相比于固体传播速度大大降低,使得声音经过空腔31时具有初步隔音作用。外管1、内管2以及之间的空腔31三者共同形成双层隔音结构,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结合图1和图3,相邻两根外管1通过连接管4固定连接,连接管4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11相配合,使得两根外管1连接一起。连接管4与外管1的连接处设有“O”形密封圈,以防止水从连接处渗漏。根据需要,若干外管1连接形成不同长度的下水管道。在下水管道外侧包覆有隔音层5,隔音层5与外管1通过铁丝捆扎固定,也可以使用胶粘接固定。隔音层5为聚酯纤维隔音棉,采用聚脂纤维经过叠置热压粘结而成,纤维之间形成空腔,它可以通过纤维的特殊高密度组织使声音在其空腔内形成回流,有效地实现吸音降噪功能。在隔音层5的表面包覆有耐火层6,耐火层6为双层铝箔,具有轻便柔软、隔热阻燃的性能,以防止发生火灾时隔音层被引燃导致下水道烧损漏水。该降噪下水管的安装使用方法如下:外管1与内管2在工厂分别生产后,两者端部用密封圈3通过热熔连接形成预制的下水管道。需要安装下水管时,将连接管4的一端与一根预制的下水管道螺纹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另一根下水管道,直到整个下水管道的长度满足需求。将隔音层5裁剪成长条形并缠绕包覆在外管1上,耐火层6包覆在隔音层5外,然后用铁丝捆扎固定。也可以在外管1上涂抹胶水,然后将长条形的隔音层5粘固在外管1表面,最后将耐火层6包覆在隔音层5外后用铁丝捆扎固定。当楼上的生活污水排入到下水道时,若排水量较小,水流沿着内管2的内壁留下,由于内壁上设有裙边一21和裙边二22,水流被分成两道并分别沿着裙边一21和裙边二22流动。若排水量较大,一部分水流落在上层的裙边一21和裙边二22上,另一部分从上层的裙边一21和裙边二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降噪下水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噪下水管,包括外管(1)和同轴固定连接的内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与所述内管(2)之间形成空腔(31);所述内管(2)的内壁设有裙边一(21)和裙边二(22),所述裙边一(21)和所述裙边二(22)呈双螺旋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下水管,包括外管(1)和同轴固定连接的内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与所述内管(2)之间形成空腔(31);所述内管(2)的内壁设有裙边一(21)和裙边二(22),所述裙边一(21)和所述裙边二(22)呈双螺旋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与所述内管(2)的端部通过密封环(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3)为橡胶环,所述密封环(3)分别与所述外管(1)和内管(2)热熔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下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尊军陈满龙郭双雨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晟通弘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