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桩船的撑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467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桩船的撑脚结构,包括撑脚主体和仅由顶板和底板扣合而成的双圆锥形撑脚腔体,所述撑脚主体下端呈锥形管状,其内部设置有通水管道和与所述通水管道相连的水箱,所述撑脚主体自撑脚腔体中心穿出并固定,所述撑脚腔体内设置有多根中空的导管,且自撑脚腔体中穿出,所述导管上下端口处设置成直径逐渐减小的管圈,所述导管以撑脚主体为中心,沿顶板和底板扣合相交圆形界面的半径方向平行向外排布,且长度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端塞效应原理,减少了撑脚插入和拔出海底泥土时所需的力和功率,进而提高了打桩船的工作效率。

The bracing structure of a pile driving shi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ace structure of a pile driving barge, including foot and body only by the roof and floor buckled by the double conical foot cavity, the supporting feet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main body is conical tub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pip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pipe of the water tank, the support self supporting feet feet and fixed through the center of the chamber, the supporting foot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avity of a plurality of hollow catheter and self supporting feet out of the chamber, the lower port of the catheter is set to coil diameter decreases, the catheter to the brace body as the center, along the top and bottom buckle the radius direction intersecting circular interface parallel to arrangement, and the length decreases graduall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nd plug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force and power needed for inserting and pulling off the sea bottom soil, and further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piling bo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桩船的撑脚结构
本技术涉及打桩船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打桩船的撑脚结构。
技术介绍
打桩船在海洋打桩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施工意义。打桩船上设有撑脚,其作者用是抵抗在打桩的过程中产生的船体倾斜力距,抵抗风浪等阻力,从而保证打桩船的水平位置不发生移动,便于打桩。打桩船的撑脚总体分为两种结构:一种没有脚靴,一种有脚靴。没有脚靴的撑脚需要足够大的直径来保证打桩船的稳定性,这在打桩船上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增加了撑脚的建造成本。有撑脚的脚靴,脚靴尺寸都较小,若其尺寸过大,则不便从泥土中拔出,有时候即使冲水也很难顺利拔出。所以,无论打桩船的撑脚有没有脚靴,都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高效的打桩船的撑脚结构,以保证打桩顺利进行。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桩船的撑脚结构,包括:撑脚主体,其下端呈锥形管状,在所述撑脚主体内部设置有通水管道和与所述通水管道相连的水箱;撑脚腔体,其为仅由顶板和底板扣合而成的双圆锥腔体,所述撑脚主体自撑脚腔体中心穿出并固定,所述撑脚腔体内设置有多根中空的导管,且自撑脚腔体中穿出,所述导管上下端口处设置成直径逐渐减小的管圈,所述导管以撑脚主体为中心,沿顶板和底板扣合相交圆形界面的半径方向平行向外排布,且长度逐渐减小。优选的是,所述管圈的高度小于所述导管长度的五分之一。优选的是,所述管圈端口最小直径大于所述导管直径的一半。优选的是,所述导管上设置有多个正方形筛网,筛网边长小于导管长度的三分之一。优选的是,所述顶板和底板内壁均设置有通水管道,所述通水管道以撑脚主体为中心,沿顶板和底板扣合相交圆形界面半径向外延伸。优选的是,所述通水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网。优选的是,所述通水管道与所述导管在撑脚腔体内间隔排布。优选的是,所述撑脚腔体的高度小于所述顶板和底板扣合相交圆形界面的直径。优选的是,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直径相同,且小于所述撑脚主体直径的四分之一。优选的是,所述通水管道与水箱之间设置有高压水泵和调节阀。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较大的腔体,能够承受足够大的端承阻力和摩擦力,保证了打桩船的定位稳定性。根据端塞效应原理,该技术减少了撑脚插入和拔出海底泥土所需的力和功率,双圆锥撑脚腔体和导管两端口管圈的设计也有助于撑脚的插入和拔出,综合提高了打桩船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撑脚腔体的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撑脚腔体的透视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导管的结构图。图中:1-撑脚主体,2-撑脚腔体,21-顶板,22-底板,3-水箱,31-进水管道,32-出水管道,4-高压水泵,5-调节阀,6-导管,61-筛网,62-管圈,7-通水管道,71-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打桩船的撑脚结构,包括:撑脚主体1,其下端呈锥形管状,在所述撑脚主体1内部设置有通水管道7和与所述通水管道7相连的水箱3;撑脚腔体2,其为仅由顶板21和底板22扣合而成的双圆锥腔体,所述撑脚主体1自撑脚腔体2中心穿出并固定,所述撑脚腔体2内设置有多根中空的导管6,且自撑脚腔体2中穿出,所述导管6上下端口处设置成直径逐渐减小的管圈62,所述导管6以撑脚主体1为中心,沿顶板21和底板22扣合相交圆形界面的半径方向平行向外排布,且长度逐渐减小。如图4所示,所述管圈62的高度小于所述导管6长度的五分之一。如图4所示,所述管圈62端口最小直径大于所述导管6直径的一半。如图4所示,所述导管6上设置有多个正方形筛网61,筛网61边长小于导管6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筛网61保证导管6与撑脚腔体2之间水的通过,且保证撑脚腔体2不会堵塞。如图3所示,所述顶板21和底板22内壁均设置有通水管道7,所述通水管道7以撑脚主体1为中心,沿顶板21和底板22扣合相交圆形界面的半径方向向外延伸。如图3所示,所述通水管道7上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圆形过滤网71,所述过滤网71保证了通水管道7与撑脚腔体2之间的水的通过,同时也保证了通水管道7内不会堵塞。如图3所示,所述通水管道7与所述导管6在撑脚腔体2内间隔排布。如图2所示,所述撑脚腔体2的高度小于所述顶板21和底板22扣合相交圆形界面的直径,保证撑脚在泥土中更加稳定。如图1所示,所述水箱3上设有进水管道31和出水管道32,所述进水管道31和出水管道32的直径相同,且小于所述撑脚主体1直径的四分之一。如图1所示,所述通水管道7与水箱3之间设置有高压水泵4和调节阀5。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打桩船在特定工作位置通过撑脚主体1定位,撑脚主体1在工作中逐渐插入海底的泥土中,且插入泥土越深受到的阻力越大,为了减小其插入阻力,打开撑脚主体1中的进水管道31,打开高压水泵4,向通水管道7中压水,通过调节阀5的作用还可调节水的流量,水通过通水管道7中的过滤网进入撑脚腔体2内,撑脚腔体2内的水又通过导管6上的筛网61进入导管6内,从而增加导管6、撑脚腔体2和底板22下方泥土的含水率,增加泥土流动性,使底板22下方的泥土顺利从导管6下端进入、上端排出,使撑脚主体1能够继续下插。当撑脚主体1到达定位深度后,停止向进水管道31中压水,接通出水管道32,在高压水泵4的作用下向外抽水,减少撑脚腔体2、底板22下方和导管6中的泥土含水率,使撑脚腔体2和导管6中泥土固结,成为一个泥土不能通过的整体,完成撑脚的定位工作。当定位完成需要拔出撑脚时,接通撑脚主体1上的进水管道31,在高压水泵的作用下向通水管道7中压水,使撑脚腔体2和导管6中泥土含水率增加,从而活化泥土,使撑脚腔体顶板21上的泥土更容易从导管6的上端进入、下端排出。综上所述,根据端塞效应原理,该技术采用冲水和抽水的方法减少了撑脚插入和拔出海底泥土所需的力和功率,且本技术设计的由顶板和底板扣合而成的双圆锥撑脚腔体2和导管6的管圈62结构,也有助于撑脚的插入和拔出。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打桩船的撑脚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桩船的撑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撑脚主体,其下端呈锥形管状,在所述撑脚主体内部设置有通水管道和与所述通水管道相连的水箱;撑脚腔体,其为仅由顶板和底板扣合而成的双圆锥腔体,所述撑脚主体自撑脚腔体中心穿出并固定,所述撑脚腔体内设置有多根中空的导管,且自撑脚腔体中穿出,所述导管上下端口处设置成直径逐渐减小的管圈,所述导管以撑脚主体为中心,沿顶板和底板扣合相交圆形界面的半径方向平行向外排布,且长度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桩船的撑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撑脚主体,其下端呈锥形管状,在所述撑脚主体内部设置有通水管道和与所述通水管道相连的水箱;撑脚腔体,其为仅由顶板和底板扣合而成的双圆锥腔体,所述撑脚主体自撑脚腔体中心穿出并固定,所述撑脚腔体内设置有多根中空的导管,且自撑脚腔体中穿出,所述导管上下端口处设置成直径逐渐减小的管圈,所述导管以撑脚主体为中心,沿顶板和底板扣合相交圆形界面的半径方向平行向外排布,且长度逐渐减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桩船的撑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圈的高度小于所述导管长度的五分之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桩船的撑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圈端口最小直径大于所述导管直径的一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桩船的撑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设置有多个正方形筛网,筛网边长小于导管长度的三分之一。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