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管桩基岩钻孔锚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3764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管桩锚固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钢管桩基岩钻孔锚固方法。一种新型钢管桩基岩钻孔锚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施工靠近岸边河床覆盖层较厚处的栈桥或平台,铺设好桥面板,形成作业平台;利用作业平台先下放钢管,先下放的钢管形成作业空间,使用施工套管钻在钢管正下方的基岩上钻锚杆孔,钻锚杆孔后下放锚固钢筋并注浆固结,再在钢管内回填碎石或混凝土后形成锚固钢筋体与钢管共同作用的锚固体,达到稳定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同时使用多台钻机进行锚固作业,施工进度有保证,投入较少,对临时用电线路的负荷增加不多,不需要专门布设线路。

A new drilling and anchoring method for rock foundation of steel pipe pi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teel pipe pile anchoring, in particular to a new drilling and anchoring method for rock foundation of steel pipe pile. A new type of steel pipe pile rock hole anchorage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 the construction of Zhanqiao or platform near the shore of riverbed overburden is thick, paved deck, the formation of the work platform; using the platform first decentralization of steel pipe, steel pipe to the formation of decentralized operation space, the construction of casing drill bolt hole is in the bottom the rock drill pipe, anchor bars and anchor holes after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grouting consolidation, then backfill gravel or concrete form anchor anchor bar body and the interaction of steel in steel tube, to achieve stable effect. The invention can simultaneously use a plurality of drilling machines for anchoring operation,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is guaranteed, the investment is less, the load of temporary power lines is not increased, and no special layout lines are nee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管桩基岩钻孔锚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桩锚固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钢管桩基岩钻孔锚固方法。
技术介绍
铁路或公路桥梁跨越水道或港口时,需要在覆盖层较薄,甚至没有覆盖层的浅滩或水深较浅且河床下伏卵石的水域处修建栈桥及水上作业平台等涉水结构物,涉水结构物大多采用插打各种型号的钢管桩作为基础,而钢管桩又无法打入覆盖层下方的基岩中,在施工时经常会遇见钢管桩打入深度不足,无法满足抗冲刷要求的情况,此时需要对钢管桩进行桩底锚固作业,桩底锚固作业多数情况需要采用冲击钻冲孔后再打入钢管桩并在桩内灌注混凝土。而采用“冲击钻冲孔锚固”方式存在的问题有:1)需要使用冲击钻机,增加机械设备投入,钻机需要反复进出工作面,增加了交叉作业工序,安全风险加大;2)必须在搭设的大型临时施工平台上冲击成孔,冲击施工时安全风险高,多数为高空作业,需要精确对位,施工难度较大;3)每次只能冲击一个孔位,待完成后再施工下一个孔位,耗时长,冲击施工时其余施工工序均需要等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钢管桩基岩钻孔锚固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钢管桩基岩钻孔锚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施工靠近岸边河床覆盖层较厚处的栈桥或平台,铺设好桥面板,形成作业平台;利用作业平台先下放钢管,先下放的钢管形成作业空间,使用施工套管钻在钢管正下方的基岩上钻锚杆孔,钻锚杆孔后下放锚固钢筋并注浆固结,此时锚固钢筋的下部分插入锚杆孔,上部分裸露在钢管内,再在钢管内回填碎石或混凝土后形成锚固钢筋体与钢管共同作用的锚固体,达到稳定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方案比较,解决了以下几项问题:(1)采用施工套管钻在钢管桩内钻孔,机械设备简单、体积小、进出场方便、施工速度快、不需要大型施工平台;(2)施工锚固钻孔不影响栈桥或平台的继续搭设或正常使用,可以同时安排不同工序同时施工,可以提高水上施工作业面有限空间的利用率;(3)增加的锚固钢筋与混凝土或碎石的结合体,大大增加了基岩与钢管桩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了锚固长度,确保了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抗冲刷性能,提高了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锚固方法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基岩,2-锚杆孔,3-锚固钢筋,4-碎石或混凝土,5-钢管。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新型钢管桩基岩钻孔锚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施工靠近岸边河床覆盖层较厚处的栈桥或平台,铺设好桥面板,形成作业平台;利用作业平台先下放Φ630mm钢管,先下放的Φ630mm钢管形成作业空间,使用施工套管钻在钢管正下方的基岩1上钻锚杆孔2,钻锚杆孔后下放锚固钢筋3并注浆固结,再在Φ630mm钢管内回填碎石或混凝土4后形成锚固钢筋体与钢管共同作用的锚固体,达到稳定的效果。在施工时栈桥、平台等临时结构本身已满足承载力要求,在锚固钢管桩的同时可以继续向前搭设其他结构物,不影响临时结构物的搭设进度;锚固施工占地少,不影响车辆通行,可选择在施工搭设过程中锚固,亦可选择在全部临时结构完成后再锚固,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物施工;可以同时使用多台钻机进行锚固作业,施工进度有保证,投入较少,对临时用电线路的负荷增加不多,不需要专门布设线路。锚固一根钢管桩需要钻孔3个(平均深度为5米)、下放锚固钢筋9根、注浆、灌注管内混凝土4道工序,各工序耗时为:钻孔:3*60分钟+接钻杆+换孔位=300分钟;下放锚固钢筋:20分钟;注浆:60分钟;灌注管内混凝土:30分钟;总计410分钟(约7个小时)即可完成一根钢管桩的锚固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钢管桩基岩钻孔锚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钢管桩基岩钻孔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施工靠近岸边河床覆盖层较厚处的栈桥或平台,铺设好桥面板,形成作业平台;利用作业平台先下放钢管(5),先下放的钢管(5)形成作业空间,使用施工套管钻在钢管正下方的基岩(1)上钻锚杆孔(2),钻锚杆孔后下放锚固钢筋(3)并注浆固结,再在钢管内回填碎石或混凝土(4)后形成锚固钢筋体与钢管共同作用的锚固体,达到稳定的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管桩基岩钻孔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施工靠近岸边河床覆盖层较厚处的栈桥或平台,铺设好桥面板,形成作业平台;利用作业平台先下放钢管(5),先下放的钢管(5)形成作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勇岳海飞袁志富金路胡为谷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