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翼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217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展翼车厢,包括左右两侧开放的车厢;液压杆,一端与固定在车厢前后端面外的第一旋转销铰接,前或后的车厢同侧面上置有控制两个液压杆张合的双向液压杆;上厢门,在与立柱连接处的侧壁上置有相对于滑轨滑动的凸起滑条,所述上厢门的凸起滑条同轴线上方的第二旋转销与液压杆活塞杆的自由端铰接;下厢门,为底边通过转轴与车厢铰接且顶边通过锁紧机构与立柱可拆卸连接。有益效果是:通过把同侧的车厢门分解成旋转运动的下厢门和垂直上下运动的上厢门,再通过液压装置控制上厢门的开合,并且通过旋转机构,达到把上厢门平躺在车厢顶部,这样就达到不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就可以打开车厢的两个侧面的目的,便于装卸货物。

A flank carri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ng compartment, including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open carriage; hydraulic rod end and fixed to the front end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hinge, before or after the carriage is arrang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two hydraulic control rod of a two-way hydraulic rod; on the car door, the side wall is provided the connection and column with respect to the convex slide rail sliding bar, free end hinged on the bulge of the elevator door sliding coaxial line above the rotary pin second and a hydraulic piston rod; under the car door, and the carriage by a rotary shaft as the bottom and the top edge is hinged through a locking mechanism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post.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e car door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decomposition into rotary motion under the car door and move vertically on the car door, and then through the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on the car door open, and through the rotary mechanism, to turn on the car door on the top compartment, thus does not need to occupy a lot of space two, you can open the side of the carriage to facilitate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go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展翼车厢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厢,具体为一种展翼车厢。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厢型货车大都是车门设置在车厢的后端,由于车厢是长方体的,后开门使得装卸货物十分不便,并存在开启车门费时费力的问题,增加了重卡、大型厢车装卸货物的工作难度和时间,物流市场机械装卸的不便,也加大了装卸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人们设计了侧开门的全打开车厢,这种侧开门的车厢解决了后开门车厢装卸货物不方便的问题,这种车厢由于两侧是可以通过液压结构直接打开,并且打开后的状态像鸟的翅膀,因此又叫展翼车厢。目前的展翼车厢的确解决了以前传统车厢装卸货物不便的问题,但是展翼车厢同样也存在其他的问题,比如:展翼车厢的打开必须在场所环境比较空旷的环境下才可以实现;并且当打开后由于展翼的上方空间占用较多,这就导致整个车身处于不稳定的情况下,因此不利于货车稳定性。对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在车厢外界环境不够空旷的环境下,依然可以很方便车厢打开的展翼车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展翼车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展翼车厢,包括左右两侧开放的车厢,包括:液压杆,一端与固定在车厢前后端面外的第一旋转销铰接,前或后车厢的同侧面上置有控制两个液压杆张合的双向液压杆,所述双向液压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杆的缸体铰接;上厢门,在与立柱连接处的侧壁上置有相对于滑轨滑动的凸起滑条,以及在凸起滑条同轴线位置的下方还固定有在滑轨内部的贯穿槽内作上下直线运动的第三旋转销,所述上厢门的凸起滑条同轴线上方的第二旋转销与液压杆活塞杆的自由端铰接;下厢门,为底边通过转轴与车厢铰接且顶边通过锁紧机构与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凸起滑条的下端设有便于凸起滑条下端进入滑轨的尖端圆弧拐角。所述双向液压杆和液压杆通过液压泵直接控制。所述下厢门的上边沿固定有当下厢门关闭时处于挤压状态的空心橡胶套。所述锁紧机构为弹簧结构的货车栏板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把同侧的车厢门分解成旋转运动的下厢门和垂直上下运动的上厢门,再通过液压装置控制上厢门的开合,并且通过旋转机构,达到把上厢门平躺在车厢顶部,这样就达到不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就可以打开车厢的两个侧面的目的,便于装卸货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车厢侧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厢侧面其他工作状态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厢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柱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厢、11立柱、111贯穿槽、12滑轨、13转轴、2第一旋转销、3液压杆、4双向液压杆、5上厢门、51第二旋转销、52凸起滑条、53第三旋转销、6下厢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至4所示,一种展翼车厢,包括左右两侧开放的车厢1,包括:液压杆3,一端与固定在车厢1前后端面外的第一旋转销2铰接,前或后车厢1的同侧面上置有控制两个液压杆3张合的双向液压杆4,所述双向液压杆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杆3的缸体铰接;上厢门5,在与立柱11连接处的侧壁上置有相对于滑轨12滑动的凸起滑条52,以及在凸起滑条52同轴线位置的下方还固定有在滑轨12内部的贯穿槽111内作上下直线运动的第三旋转销53,所述上厢门5的凸起滑条52同轴线上方的第二旋转销51与液压杆3活塞杆的自由端铰接;下厢门6,为底边通过转轴13与车厢1铰接且顶边通过锁紧机构与立柱11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本技术进行装卸货物需要打开车厢门的时候,可以通过控制所有液压杆3上活塞杆的缓慢伸出,这样缓慢运动的活塞杆相对于上厢门5就会产生向上的分力和向外的分力;向上的分力就会缓慢的提升上车厢5,达到开启车厢的目的,同时由于双向液压杆4的两端分别铰接两个液压杆3的缸体。因此,由于液压杆3的缓慢提升出现向外的分力,也会由于双向液压杆4收缩后抵消。因此,对于上厢门5的开启而言,仅存在向上的提升力。当液压杆3在把上厢门5提升到足够打开的位置过程中,由于凸起滑条52与第三旋转销53之间存在一定的断开距离,因此凸起滑条52就会很早脱离滑轨12的约束,此时,仅有设在立柱11内的贯穿槽111内的第三旋转销53还一直处于滑动约束,随着把上厢门5一直被提升到最高处,这样整个上厢门5就处在以第三旋转销53为中心的摆动状态。这时候,为了使得车厢1上方安全尽量不占用较多的空间,此时,就会控制液压杆3缩回,这样就使得上厢门5向车厢1顶部中心缓慢平躺,这样达到了上厢门5从侧面平方在车厢1顶部的状态,这样就实现了在很小的空间,不仅打开了车厢1还不占用车身周围太多的空间。同时,车厢1通过铰接的转轴13,就可以控制很轻松的打开下厢门6,实现了在很小的空间打开车厢1。在需要把车厢1的车厢门关闭的时候,只需要把打开的步骤相反操作即可。进一步地,所述凸起滑条52的下端设有便于凸起滑条52下端进入滑轨12的尖端圆弧拐角。由于凸起滑条52从滑轨12脱离的时候比较容易,但是当上厢门5需要关闭的时候,凸起滑条52进入滑轨12时候就容易撞击到滑轨12的侧壁,因此当凸起滑条52下端为尖端圆弧拐角时候,就可以实现很平稳的进入滑轨12。进一步地,所述双向液压杆4和液压杆3通过液压泵直接控制。进一步地,所述下厢门6的上边沿固定有当下厢门6关闭时处于挤压状态的空心橡胶套。在上厢门5和下厢门6都处于关闭状态时候,这两个厢门之间会存在间隙,因此为了保护车厢内物品的安全,在二者中间增加了空心橡胶管,这样向下运动的上厢门5会挤压空心橡胶管,达到密封住间隙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为弹簧结构的货车栏板锁。在上厢门5打开后,车厢1侧面仅有下厢门6,整个车厢和普通的车厢相同,因此使用普通的货车栏板锁即可很好的关闭下厢门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展翼车厢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展翼车厢,包括左右两侧开放的车厢(1),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杆(3),一端与固定在车厢(1)前后端面外的第一旋转销(2)铰接,前或后车厢(1)的同侧面上置有控制两个液压杆(3)张合的双向液压杆(4),所述双向液压杆(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杆(3)的缸体铰接;上厢门(5),在与立柱(11)连接处的侧壁上置有相对于滑轨(12)滑动的凸起滑条(52),以及在凸起滑条(52)同轴线位置的下方还固定有在滑轨(12)内部的贯穿槽(111)内作上下直线运动的第三旋转销(53),所述上厢门(5)的凸起滑条(52)同轴线上方的第二旋转销(51)与液压杆(3)活塞杆的自由端铰接;下厢门(6),为底边通过转轴(13)与车厢(1)铰接且顶边通过锁紧机构与立柱(11)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展翼车厢,包括左右两侧开放的车厢(1),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杆(3),一端与固定在车厢(1)前后端面外的第一旋转销(2)铰接,前或后车厢(1)的同侧面上置有控制两个液压杆(3)张合的双向液压杆(4),所述双向液压杆(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杆(3)的缸体铰接;上厢门(5),在与立柱(11)连接处的侧壁上置有相对于滑轨(12)滑动的凸起滑条(52),以及在凸起滑条(52)同轴线位置的下方还固定有在滑轨(12)内部的贯穿槽(111)内作上下直线运动的第三旋转销(53),所述上厢门(5)的凸起滑条(52)同轴线上方的第二旋转销(51)与液压杆(3)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尊振刘佳苑东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华交通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