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松录专利>正文

封闭干馏分层炭化管状立式焦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97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封闭干馏分层炭化管状立式焦炉,其炭化室采用锥体管式炭化室,每个锥体管式炭化室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烘干段、挥发段、干馏段、炭化段、夹套水冷干熄焦室,各段采用锥体管状碳化管。段与段之间设有煤气排气孔,焦炉本体内设有多组锥体管式炭化室,每组锥体管式炭化室之间密封隔开,每组内的多个锥体管式炭化室沿径向平行均布。在螺旋给煤机末端和螺旋分煤机的始端之间设有缓冲流煤管,螺旋分煤机的末端和斗式提升机之间设有余煤溢流管,从斗式提升机到余煤溢流管之间封闭且相通。整个过程全密封,煤气循环利用,余热循环利用,挥发物均匀挥发,无黑烟和有害气体污染。是一种节能环保型低温焦炉。(*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焦炉涉及一种原煤炭化焦炉,尤指一种多组、分段锥体管状干 馏炭化、挥发物分层挥发、独立排气道、燃气循环利用的封闭干馏分层炭化管 状立式焦炉。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碳化管式型焦炉(公开号公开日年月日),在 炉体内设有成组且平行排列的管状炭化室,每根管状炭化室相距一定间隔且水 平依次通过炉体内的倒焰室、隔墙和燃烧室。在炉体外的进料侧设有与管状炭 化室连接的焦坯进料器、在炉体外的出料侧设有与管状炭化室连接的干冷熄焦 管。焦坯进料器的焦坯进料管、管状炭化室与千冷熄焦管同轴线、同口径且相 通。还设有密闭落焦桶、水封熄焦池,煤气集气管、热风管、刮板出焦机等。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是需使用型煤炭化;二是炭化温度不能调节 原煤中的挥发份如焦油等不能回收利用;三是需要使用原煤供热,不利于环境 保护;四是管状炭化室水平布置,在炭化过程中需加装推进装置,能耗大。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焦化型铁合金焦炉(公开号1035557C,公开曰 1997年8月6日),该炭化室的墙壁为薄格子砖结构,与两侧燃烧室的立火道相 连,立火道通过底部的跨越孔与小烟道连通,小烟道的顶部设有焚烧室,使高 温废气中的残留物再次燃烧后,从烟道排出。在出料口下端设有液封熄焦槽和 刮板出焦机,其上部设有斗式提升机。其两侧还设有集气管。整个碳化室在煤 料的自动重力作用下缓慢下降,干镏区温度约60(TC,到下部时,经内热空气管 输入微量空气,会干馏温度提高,随即进入夹套水冷式出焦斗冷却,相继进入液封熄焦槽熄焦。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1. 该炭化室的墙壁为薄格子砖结构,该结构属方型结构,受原料煤热膨涨 力周边受力不均匀,加之内侧表面不光滑,干馏炭化时原料煤受热膨涨后容易 挂壁、粘壁而堵塞炭化室,严重时与炭化室内墙壁烧结成一体,而且格子砖结 构炭化室墙壁厚度受材料与工艺的限制,炭化室墙壁厚增加传导温度的阻力。2. 该炭化室与两侧燃烧室的立火道相连,炭化室周边只有两侧传热,原料 煤受热不均而影响炭化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组分层、锥体管状干馏炭化、 挥发物分段析出、独立排气道、燃气环保型封闭干馏分层炭化管状立式焦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炭化室设计为锥体管式 炭化室,每个锥体管式炭化室分为多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烘干段、挥发段、干 馏段、炭化段、夹套水冷干熄焦室。所述的烘干段、挥发段、干馏段、炭化段、 夹套水冷干熄焦室设计为锥体管状碳化管,锥体管状碳化管的两端和固定在焦 炉本体的炭化管托盘接触固定配合。烘干段与挥发段之间、挥发段与干馏段之间、干馏段与炭化段之间设有煤气排气孔、煤气排气孔通过设在焦炉本体内的 煤气道和煤气集气室相连通。焦炉本体内设有多组锥体管式炭化室,每组锥体 管式炭化室内设有多个锥体管式炭化室,每个锥体管式炭化室沿径向平行均布。 每组锥体管式炭化室之间密封隔开。每组锥体管式炭化室的烘干段共用一个煤 气集气室,每组锥体管式炭化室的挥发段、干馏段、炭化段各共用一个燃烧室。 斗式提升机的顶端和炉顶仓相连通,在炉顶仓的下部设有与焦炉本体内沿横向排列的锥体管式炭化室相配合的螺旋给煤机和螺旋分煤机,在螺旋给煤机末端 和螺旋分煤机的始端之间设有缓冲流煤管。螺旋分煤机分别与该横向排列的每 个锥体管式炭化室的顶侧端连通并固定配合,螺旋分煤机的末端和斗式提升机 之间设有余煤溢流管,从斗式提升机到余煤溢流管之间封闭且相通。赤焦进入 连体夹套水冷熄焦套管后,循环冷却水带走赤焦通过熄焦套管传出的大量热量, 使赤焦热量放出后而冷却,已冷却的焦炭再落入浸在密闭的水槽内与夹套熄焦 套管有一定间距的托板上,经调速往复刮板推焦机推出,再由水槽内的刮板运 输机将焦炭运出。所述的锥体管式炭化室根据原煤中挥发成分的不同可为2—6段所述的锥体管状炭化管形状为圆形,管子内径锥度范围为l: 10~1: 200, 管子长度范围在0.6米一6米之间,管子内经范围在0.2米一1.2米之内,管壁厚 度范围20毫米一120毫米,管子材料为刚玉复合材料。总烟道内设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和热风管相连,热风管和夹套水冷干熄 焦室的下端呈供气配合。其目的是通过热风管给风供氧使原料煤内热自燃,调 整热风管的给风量来控制原料煤内热自燃温度。碳化温度低时也可调整热风管 的微量给风来提高炭化温度。所述的焦炉本体内设有与每个燃烧室相配合的多孔格子上火道,火焰从煤 气燃烧进火口经上火道进入燃烧室内。燃烧室经排烟口通过设在焦炉本体内的 排烟道和总烟道相连通,总烟道和焦炉外的烟囱相连通。本技术采用圆锥管状干馏炭化室技术使管壁薄传导热快、干馏炭化室 周边受热均匀、热传导均匀,干馏炭化室壁受原料煤热膨涨力时受力均匀,内 径上小下大圆锥体管状干馏炭化室,使受热膨涨后的煤与管壁保持一定缝隙,加之管壁光滑而不挂壁不粘壁。采用分层多组燃烧室,多段分层干馏炭化室技 术,分层多组燃烧室分层燃烧,可单独调整各段燃烧室的温度,使各段干馏炭 化室在各段得到不同的干馏炭化温度,解决了长烟煤种在不同温度下挥发出不 同的所需要的低炭低灰煤焦油及化学产物。采用多孔格子火道技术煤气燃烧 器将火焰喷入多孔格子火道后,多孔格子火道使火焰均匀的进入燃烧室对干馏 炭化室进行充分加热,使长烟煤种在干馏炭化室各段都能均匀受热,使挥发物 均匀挥发,提高了挥发物的品质和焦炭质量。采用全密闭连续高效干馏炭化技 术从焦炉附属机械设备到干馏炭化室入煤口,干馏炭化室,连体夹套水冷干 式熄焦段,出焦口整个工艺流程采用全密闭连续高效干馏炭化工艺技术,解决 了焦炉加煤时泄漏黑烟和有害气体的污染,焦炉熄焦时无灰尘和硫化氢排放污 染,做到了真正的环保型焦炉。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一是本技术的主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二是本技术的右视剖面示意图图三是本技术锥体管式炭化室烘干段与挥发段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四是本技术锥体管式炭化室干馏段与炭化段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五是本技术锥体管式炭化室夹套水冷干熄焦室出焦口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斗式提升机2-炉顶煤仓3-观测孔4-螺旋给煤机5-螺旋分煤机6-缓冲流煤管7-煤气集气室8-楼梯平台9-煤气输气管10-煤气排气孔11-热交换管12-总烟道13-热风管14-焦炉本体15-煤气管16-煤气集气管 17-砼梁18-冷却水管19-热风管20-冷却水溢流管21-水槽22-刮板推焦 机23-砼拄24-砼基础25-往复刮板推焦机26-夹套水冷干熄焦室27-炭 化段28-煤气燃烧进火口 29-干馏段30-排烟口 31-挥发段32-余煤溢流 管33-烘干段34-上火道35-燃烧室36-排烟道37-煤气道38-炉底托焦 板39-引火口 40-锥体管式炭化室41-碳化管托板42-锥体管状碳化管 43-水冷干熄焦室水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所示,斗式提升机1将原料煤送入炉顶 煤仓2,有螺旋给煤机4经缓冲流煤管6将煤分送给各螺旋分煤机5,螺旋分煤 机5按各预热脱水烘干室33的需要将原煤分送给各预热脱水烘干室33,并通过 观测孔3 了解给煤量,螺旋分煤机5将本组烘干室33装填后余剩的煤有溢流管 32送回斗式提升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闭干馏分层炭化管状立式焦炉,包括焦炉本体(14)、斗式提升机(1)、炉顶仓(2)、水槽(21)、刮板出焦机(22)、往复刮板推焦机(25)、夹套水冷干熄焦室(26)、煤气燃烧进火口(28)、排烟口(30)、燃烧室(35)、排烟道(36)、总烟道(12),夹套水冷干熄焦室(26)的出焦口浸在水槽(21)内,往复刮板推焦机(25)和刮板出焦机(22)安装在水槽(21)内处于与夹套水冷干熄焦室(26)的出焦口下方,其特征在于炭化室设计为锥体管式炭化室(40),每个锥体管式炭化室(40)分为多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烘干段(33)、挥发段(31)、干馏段(29)、炭化段(27)、夹套水冷干熄焦室(26),所述的烘干段(33)、挥发段(31)、干馏段(29)、炭化段(27)、夹套水冷干熄焦室(26)设计为锥体管状炭化管(42),锥体管状炭化管(42)的两端和固定在焦炉本体(14)的炭化管托盘(41)接触固定配合,烘干段(33)与挥发段(31)之间、挥发段(31)与干馏段(29)之间、干馏段(29)与炭化段(27)之间设有煤气排气孔(10)、煤气排气孔(10)通过设在焦炉本体(14)内的煤气道(37)和煤气集气室(7)相连通,焦炉本体(14)内设有多组锥体管式炭化室(40),每组锥体管式炭化室(40)内设有多个锥体管式炭化室(40),每个锥体管式炭化室(40)沿径向平行均布,每组锥体管式炭化室(40)之间密封隔开,每组锥体管式炭化室(40)的烘干段(33)共用一个煤气集气室(7),每组锥体管式炭化室(40)的挥发段(31)、干馏段(29)、炭化段(27)各共用一个燃烧室(35),斗式提升机(1)的顶端和炉顶仓(2)相连通,在炉顶仓(2)的下部设有与焦炉本体(14)内沿横向排列的锥体管式炭化室(40)相配合的螺旋给煤机(4)和螺旋分煤机(5)、在螺旋给煤机(4)末端和螺旋分煤机(5)的始端之间设有缓冲流煤管(6),螺旋分煤机(5)分别与该横向排列的每个锥体管式炭化室(40)的顶侧端连通并固定配合,螺旋分煤机(5)的末端和斗式提升机(1)之间设有余煤溢流管(32),从斗式提升机(1)到余煤溢流管(32)之间封闭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录邵宾刘子臣李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王松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