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95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于一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凹设有一对接插槽,所述对接插槽的两侧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三侧壁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多个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第三端子组和第四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三端子组、所述第四端子组收容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端子组收容于所述第二侧壁;一金属片,嵌设于所述第三侧壁,所述金属片与对接方向垂直,平行于所述第三侧壁;当所述第三侧壁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时,所述金属片可以改善所述第三侧壁较薄容易变形的状况。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connector installed on a circuit board, which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body, provided with a docking slot, on both sides of the docking slot has a first side wall and a second opposite side walls; the first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ccommodating groove, the second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Trough, the third side wall is arranged on the circuit board;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including a first terminal group, a second terminal group, a third terminal group and fourth group of terminals, the first terminal group, and the third terminal group, and the fourth terminal group accommodated in the first side wall, the second terminal group is contained in the second side walls; a metal sheet is embedded in the third side wall, wherein the sheet metal and butt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third side wall; when the third side wall mounted on the circuit board, the gold The film can improve the condition that the third sides of the wall are thinner and easily deform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侧壁含有金属片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薄型化及小型化发展,电连接器做得越来越薄,从而使得电连接器侧壁厚度也逐渐减薄,当电连接器侧壁安装于电路板时,电连接器侧壁强度变弱且容易变形,影响电连接器的性能。现有一种电连接器通过在固定部靠近电路板一面设一金属片来提高电连接器结构强度。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在绝缘本体的多个端子和金属片。绝缘本体两端设有固定部,在固定部靠近电路板的一面设有金属片,金属片与固定部设有对应孔,用以在装配电连接器至电路板时起固定和加强的作用。然而所述金属片只是设在固定部保护电连接器,并没有起到提高整个侧壁结构强度和刚性的作用。当所述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时,所述侧壁强度较小容易变形,影响电连接器性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侧壁结构强度和刚性较好的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壁结构强度较好的电连接器,通过在整个侧壁嵌设一金属片,以提高侧壁的结构强度和刚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至一电路板,包括:一绝缘本体,凹设有一对接插槽,所述对接插槽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对接插槽设有一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多个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端子组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伸入所述对接插槽;一金属片,嵌设于所述第三侧壁,所述金属片与对接方向垂直,平行于所述第三侧壁。进一步,所述金属片沿纵长方向设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两侧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扣持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进一步,所述凸起设有第一水平段和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水平段与对接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所述第三侧壁平行。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壁设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朝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延伸;所述凸出部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设有第三收容槽;多个端子包括第三端子组,所述第三端子组收容于所述第三收容槽,所述第三端子组具有第三对接部,所述第三对接部伸入所述对接插槽。进一步,第四收容槽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四收容槽相对设于与所述凹槽连接的两侧;多个端子包括第四端子组,所述第四端子组收容于所述第四收容槽,所述第四端子组具有第四对接部,所述第四对接部伸入所述对接插槽。进一步,一第一加宽部设于所述主体部一侧,所述第一加宽部朝远离所述主体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宽部设有多个所述凸起。进一步,所述第三侧壁设有一第二加宽部,所述第一加宽部嵌设于所述第二加宽部,所述第二加宽部延伸方向与所述凸出部延伸方向平行。进一步,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三收容槽、所述第四收容槽均贯穿于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三收容槽、所述第四收容槽两侧设有隔栏,所述凸起嵌设于所述隔栏。进一步,所述金属片沿纵长方向末端部设有两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主体部两侧延伸;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二水平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二水平段与对接方向平行,所述第二竖直段与所述第三侧壁平行,所述固定部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三侧壁沿纵长方向上的两末端部。进一步,所述主体部设有第一细孔,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细孔沿纵长方向相间排列;所述第一加宽部设有第二细孔,所述第二细孔与所述凸起沿纵长方向相间排列。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金属片嵌设于所述第三侧壁,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三侧壁;当所述第三侧壁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时,所述金属片可以改善所述第三侧壁较薄容易变形的状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安装于电路板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金属片安装前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平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平面图;图8为图6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图6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10为图6的C-C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对接插槽10第一侧壁11凸出部111凹槽112第一收容槽113第一对接面1131第三收容槽114第三对接面1141第四收容槽115第四对接面1151第二侧壁12第二收容槽121第二对接面1211第三侧壁13中心部131隔栏132第三细孔133第二加宽部134第四细孔135导引柱14扣持槽141端子2第一端子组21第一对接部211第一连接部212第一焊接部213第二端子组22第二对接部221第二连接部222第二焊接部223第三端子组23第三对接部231第三连接部232第三焊接部233第四端子组24第四对接部241第四连接部242第四焊接部243金属片3主体部31第一细孔32凸起33第一水平段331第一竖直段332第一加宽部34第二细孔35固定部36第二水平段361第二竖直段362电路板4金属钩5第五焊接部51【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多个端子2,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一金属片3,嵌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于安装于一电路板4上。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呈纵长形,所述绝缘本体1凹设有一对接插槽10,所述对接插槽10的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设有第一收容槽113和第二收容槽121。所述第一收容槽113和所述第二收容槽121设有第一对接面1131和第二对接面1211,所述第一对接面1131和所述第二对接面1211设于所述对接插槽10内。所述第一收容槽113和所述第二收容槽121均与所述对接插槽10连通。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侧壁11设有一凸出部111,所述凸出部111朝远离所述第一侧壁11的方向延伸。所述凸出部111与所述第一侧壁11沿对接方向具有相同的宽度。所述凸出部111设有一凹槽112,所述凹槽112设有第三收容槽114。所述第三收容槽114设有一第三对接面1141,所述第三对接面1141设于所述对接插槽10内。所述第三收容槽114与所述对接插槽10连通。一第四收容槽115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所述第一收容槽113和所述第四收容槽115相对设于与所述凹槽112连接的两侧。所述第四收容槽115设有一第四对接面1151,所述第四对接面1151设于对接插槽10内。所述第四收容槽115与所述对接插槽10连通。如图2、图4、图7所示,所述对接插槽10设有一第三侧壁13,所述第三侧壁13安装于所述电路板4上。所述第一收容槽113、所述第二收容槽121、所述第三收容槽114和所述第四收容槽115贯穿于所述第三侧壁13。所述第三侧壁13沿纵长方向设有一中心部131,所述第一收容槽113、所述第三收容槽114、所述第四收容槽115和所述第二收容槽121位于所述中心部131两侧。所述第一收容槽113、所述第二收容槽121、所述第三收容槽114和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凹设有一对接插槽,所述对接插槽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对接插槽设有一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多个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端子组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伸入所述对接插槽;一金属片,嵌设于所述第三侧壁,所述金属片与对接方向垂直,平行于所述第三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凹设有一对接插槽,所述对接插槽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对接插槽设有一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多个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端子组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伸入所述对接插槽;一金属片,嵌设于所述第三侧壁,所述金属片与对接方向垂直,平行于所述第三侧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沿纵长方向设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两侧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扣持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有第一水平段和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水平段与对接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所述第三侧壁平行。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设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朝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延伸;所述凸出部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设有第三收容槽;多个端子包括第三端子组,所述第三端子组收容于所述第三收容槽,所述第三端子组设有第三对接部,所述第三对接部伸入所述对接插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四收容槽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隆权王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