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息送达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1781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息送达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响应用户在本端侧的操作创建待发送的消息;为所述待发送的消息设置对端的消息接收成员或群组、操作状态和/或处理权限;响应用户的操作将所述待发送的消息通过社交应用的展示空间或页面进行分享,并将分享所指向的交互页面进行呈现;获取消息接收用户于对端上作用于所述交互页面的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操作上报服务器;所述第一操作包括消息接收用户于对端上对所述消息所进行的操作和/或处理;接收并显示服务器反馈的消息接收用户通过所述交互页面对所述消息进行的操作和/或处理的执行结果或执行内容。

A control method, system and terminal for message deliver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ssage service control method, system and terminal, wherei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response to be sent at the end user side operation message; for the message to be sent to the message receiving end set members or groups, operation state and / or authority to deal with; shar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display space or pages in response to user operation will be sent the message, and share interactive pages to the present; get the message receiving user in the first operation of the end effect 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page, the first operating reporting server; the first operation including receiving messages in the end users of the message for the operation and / or processing; receive and display server feedback messages received by the user interactive page facing the message. The execution or execution of the execution and / or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息送达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消息送达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的大量普及,信息分享越来越便捷,比如,用户通过社交网站或者社交应用就可以便携地进行信息分享。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分享比传统的互联网时代更加方便。社交应用如今已经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用户已形成通过社交应用进行信息分享的习惯。这种习惯是指用户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将信息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分享,加速信息传播。将信息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分享的过程中,只有得到社交群组中的所有用户或指定用户的有效反馈,形成消息的闭环反馈后,才说明消息已经由发起者侧有效地送达至接收者侧,然而,相关技术中,对于该问题,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消息送达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消息送达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响应用户在本端侧的操作创建待发送的消息;为所述待发送的消息设置对端的消息接收成员或群组、操作状态和/或处理权限;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消息送达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息送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响应用户在本端侧的操作创建待发送的消息;为所述待发送的消息设置对端的消息接收成员或群组、操作状态和/或处理权限;响应用户的操作将所述待发送的消息通过社交应用的展示空间或页面进行分享,并将分享所指向的交互页面进行呈现;获取消息接收用户于对端上作用于所述交互页面的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操作上报服务器;所述第一操作包括消息接收用户于对端上对所述消息所进行的操作和/或处理;接收并显示服务器反馈的消息接收用户通过所述交互页面对所述消息进行的操作和/或处理的执行结果或执行内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息送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响应用户在本端侧的操作创建待发送的消息;为所述待发送的消息设置对端的消息接收成员或群组、操作状态和/或处理权限;响应用户的操作将所述待发送的消息通过社交应用的展示空间或页面进行分享,并将分享所指向的交互页面进行呈现;获取消息接收用户于对端上作用于所述交互页面的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操作上报服务器;所述第一操作包括消息接收用户于对端上对所述消息所进行的操作和/或处理;接收并显示服务器反馈的消息接收用户通过所述交互页面对所述消息进行的操作和/或处理的执行结果或执行内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执行结果或执行内容对发送给对端的消息进行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状态包括:用于表征对端对所述消息处于已读的回执状态、和/或用于对端对所述消息处于已确认的回执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权限包括:针对所述消息的阅读权限、和/或对所述消息的操作处理权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用户在本端侧的操作创建待发送的消息,包括:根据消息的性质对消息进行分类,得到消息类型;所述消息类型至少包括:图文类消息、语音类消息、文件类消息、公告类消息、任务类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消息类型创建所述消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本端收到所述执行结果或执行内容,判断出对端操作状态异常或超越对端处理权限时,撤回所述消息,使所述消息对社交群组中的所有人为不可见状态。7.一种消息送达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本端终端、服务器和对端终端;其中,所述本端终端包括:创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在本端侧的操作创建待发送的消息;设置单元,用于为所述待发送的消息设置对端的消息接收成员或群组、操作状态和/或处理权限;发送单元,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将所述待发送的消息通过社交应用的展示空间或页面进行分享,并将分享所指向的交互页面进行呈现;所述对端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消息接收用户于对端上作用于所述交互页面的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操作上报服务器;所述第一操作包括消息接收用户于对端上对所述消息所进行的操作和/或处理;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操作并进行处理,所述第一操作包括消息接收用户于对端上对所述消息所进行的操作和/或处理,将处理得到的消息接收用户通过所述交互页面对所述消息进行的操作和/或处理的执行结果或执行内容反馈给本端终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端终端还包括:查看单元,用于在本端查看服务器反馈的消息接收用户通过所述交互页面对所述消息进行的操作和/或处理的执行结果或执行内容;消息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执行结果或执行内容对发送给对端的消息进行控制。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状态包括:用于表征对端对所述消息处于已读的回执状态、和/或用于对端对所述消息处于已确认的回执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权限包括:针对所述消息的阅读权限、和/或对所述消息的操作处理权限。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消息的性质对消息进行分类,得到消息类型;所述消息类型至少包括:图文类消息、语音类消息、文件类消息、公告类消息、任务类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消息类型创建所述消息。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撤回单元,用于收到所述执行结果或执行内容,判断出对端操作状态异常或超越对端处理权限时,撤回所述消息,使所述消息对社交群组中的所有人为不可见状态。13.一种消息送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响应用户在本端侧的操作创建待发送的消息;为所述待发送的消息设置对端的消息接收成员或群组、操作状态和/或处理权限;响应用户的操作将所述待发送的消息通过社交应用的展示空间或页面进行分享,并将分享所指向的交互页面进行呈现。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本端查看服务器反馈的消息接收用户通过所述交互页面对所述消息进行的操作和/或处理的执行结果或执行内容;本端根据所述执行结果或执行内容对发送给对端的消息进行控制。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状态包括:用于表征对端对所述消息处于已读的回执状态、和/或用于对端对所述消息处于已确认的回执状态;其中,所述已读的回执状态为默认设置;所述已确认的回执状态需要用户预先进行设置。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权限包括:针对所述消息的阅读权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光刘博东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